本篇重点
一. 工人遇到危机,工会伸出援手帮助,会令工人信任工会能力。但更重要是将工人进一步转化成工会力量一员。
二. 工会组织者应学会用一个又一个好消息、谈判成果、工作成果去得到更多工人支持,滚大雪球。
这篇周记,我要谈的是如何运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成果去牢牢抓紧工人。如果工会是一个军团,工人就是兵源,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工人的工会,充其量就是一个非牟利团体,最终这样的工会不可能有足够的代表性为工人发声,所以,如何抓住时机发展工会会员、令工人信任工会并认同自己是工会的一员,是工会组织者的第一要务。
危机介入「帮工人」模式的局限
医保改革爆抗议工人维权,学者料未来中国医疗保险将出现赤字
2023年2月在武汉爆发抗议医疗保险改革的示威,而同时在广州,亦有退休工人因为医保费用下降而展开法律维权。
在2021年4月,国家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将一部分的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转由国家整体统筹。因为过往退休职工多以用个人医疗帐户复诊领药,因此这次改革令退休职工认为“自己在手上的钱变少了”,担心日后无法在药店购药,因而上街抗议。
2014年,关注女工权益的平台“尖椒部落”在深圳成立。平台既在线上为基层女工群体提供实用资讯,鼓励女工为自己发声——为机构写稿的作者中,有半数都是女工,也组织线下的工作坊和法律讲座。用主编雅清的话来说,尖椒部落致力于“在赋权女工透过文字表达自我的同时,让社会看到女工真实的诉求,以及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她们对于自己生命故事的叙述。”
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报名,争夺数万个岗位,不过当中不少岗位设有性别限制。“就业性别歧视检查大队”今年2月发布研究报告,发现2023年国考招考人数超过四成仍存在性别偏好,偏好男性的情况比偏好女性情况严重,偏好男性的岗位人数是偏好女性的1.33倍——这意味着女性更多在报考阶段就被排除在外。
而在国考招收的26类系统中,9类仍存在性别偏好,比例超过3成,而有性别偏好的情况,省级以下的直属机构是重灾区,99%发生在这些机构。国考涉及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性别偏好,其中22省性别偏好人数比例更超过4成。
报告原文请见链接。
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然而,数百万传统行业的工人被下岗,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转型中,许多新兴工作要么薪水较低、要么令工人缺乏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十多年前建立的保护工人的法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实现,甚至于无法保证工人们能按时获得劳动报酬,逐渐增多的灵活用工人士依然难以被社会保障网所覆盖。
2014年3月4日,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沃尔玛2024号门店宣布关闭。沃尔玛(中国)区域公共关系总监李呈舫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说:“常德店处于亏损已有较长时间,公司经过努力后,仍达不到预期,不得不放弃”。就员工安置,李呈舫对媒体表示,员工可以选择公司在国内任何一家门店的营运岗位继续发展,也可选择其他工作机会,并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安排合理的解决方案。亦即是,沃尔玛(中国)决定关闭常德2024门店,属经营亏损之下的经济性裁员。
临近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时份,上月建筑行业的讨薪抗议明显较12月上升,占比由51.8%增至61.7%。求助地图的建筑工人求助事件也有所增加,占比由44.1%增至51%。不少大型房企均有发生建筑工人讨薪,例如河北省任丘市的绿地小区项目便有工人讨薪,表示工资拖欠一年多,要求给工人结算工资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