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碎碎念】集体行动地图的背后
本月编辑部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劳工通讯集体行动地图10月收录的工人抗议事件为225起,不光达到了本年度新高,也是我们自地图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最高月数据。从2011年开始,中国劳工通讯开始建立一个在线地图数据库,从工人集体行动地图开始,分门别类地记录发生在全国各地的行动个案。我们希望通过此地图数据库,令政府决策者、企业老板以及各级工会组织能够更全面也更真实地看清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
【编辑部的故事】一封中国劳工关系研究者的来信
这个月,编辑部收到了一封中国国内研究劳动关系和全国总工会学生的来信,他说关注CLB的网站感到十分振奋。他说面对工会的不作为和来自社会对工会的诟病,过去的学习令他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研究是否能推动工会改革和成为劳动者的代表是否有意义。
在电子电器生产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工厂工人超时工作十分常见,衍生的“过劳死”状况令人担忧。2023年8月14日,23岁的工人小徐在连续上了13天每天至少10小时夜班后,猝死在员工宿舍。人社部门告诉死者家属小徐的状况难以被认定为工伤,建议只能和劳务公司及厂方协调解决,惟几番拉锯后,厂方开出的赔偿仍与死者家属的期待相差甚远。
过去三年国际订单减少,不少工厂透过长时间停工、大规模裁员的方式应对,产生许多单方面降薪、拖欠工人工资和遣散费的情况。永明电子有限公司是美国上市公司Bel Fuse在广东省中山市开设的工厂,2023年工厂宣布将逐步搬厂至广西,惟对工人的去留和补偿安排没有交代。
工人们曾向当地行政部门求助,也和工厂谈判,但最终工厂给出的处理方案仍明显违反中国社保及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若从中国的法律角度来看,面对“摆烂”的工厂工人们只能透过法律途径维权,过程复杂而漫长,更动用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然而若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思考,工厂的母企仍在国际上继续运作,且母企受限于国际上多种认证和调查,有责任去处理上游工厂的劳资问题。
2023年至今,中国劳工通讯的安全事故地图收集到12宗燃气事故;而有11宗是密集发生在6月至8月间,可见今年夏天呈现出燃气事故高发的情况。这12宗燃气事故造成至少38人死亡,32人受伤。在这12宗燃气事故中,8宗涉及餐馆。餐馆事故造成32人死亡,24人受伤。其中,6月21日在宁夏银川市富洋烧烤店的燃气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
有读者问阿东师傅能不能谈谈中国的工会和工人故事,最近正好印度制衣厂的谈判胶着进展不多,我就在网络上观察到中国一群广东的港惠针织厂工人,他们面对厂方拖欠工资遣散费,应对的有理有节有勇有谋,在官方不给力的情况下自我组织、团结合作,和厂方沟通谈判。另外也会谈谈,有这么多高素质的工人,官方工会究竟能协助他们什么?
话说疫情期间大型封控、加上供应链转移令很多中国沿海的工厂都大受打击,引发大型的失业潮。广东的港惠针织有限公司亦受影响。今年3月25日工厂发公告指在4月1号开始复工,但是在6月又宣布解散。而4月到6月期间,工人的收入已经大为减少,有工人在4月的收入只有前一年8月时的一半,工厂也取消工人大量补贴。有工人在工作的微信群组上,质问公司,为何在没有复工的条件下复工,又不断扣减工资,既然明知无法营运,为何不马上结业,然后向员工依法支付足额的遣散费?
“没来富士康之前想去跑马拉松,是有梦想的。流水线把这些都磨灭了,每天回去只想躺着玩手机……长期干流水线的话,唯一增长的只有时间。最后人只会被电子厂淘汰。”
深圳夏夜夜晚,篮球厂前,B站UP主“唐仁发现平凡”面对镜头讲出在观澜富士康做满一年的体验,用简简单单几句话道出了流水线的实质。这位不到十六岁就出来打工,已有十三年工龄的湖南小伙的另一个身份,是自封为“全网黑厂挑战跑路第一人”的视频博主。过去三年间,他上传了九百多个记录打工日常的视频,在各个平台上已经累计了十多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