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学生有过自杀未遂行为 青少年自感压力过大

2002年11月29日

近日,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青少年中竟有近七成(69.5%)肯定自己在工作或学习上受到很大的压力。来自社会、学习、家庭以及恋爱等多方面的压力作用到青少年身上,令到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感到不堪重负,出现疲倦、焦虑、睡眠不好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做出极端不智行为。
\ \ \ \ \ \ \ \ \   

据调查,在广州市中小学生中,有5.2%的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1.9%的学生有过自杀未遂行为。
\ \ \ \ \ \ \ \ \   

广州团市委维护青少年权益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於人手紧缺,她一天要接30多个求助电话,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精神长期处於高度紧张状态。而在香港,早在80年代便推行“一校一社工”措施,由政府出资培养专业的社工人员,然后分派到各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 \ \ \ \ \ \ \ \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3月份至今,广州及深圳两地便已有9名大学生先后跳楼自杀。今年5月9日,深圳更有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因心理问题,爬上自家楼上的天台,纵身跳楼自杀身亡。这一系列的事件让人惊叹――压力,已逐渐成为了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头号杀手”!
\ \ \ \ \ \ \ \ \   

过早感受社会压力
\ \ \ \ \ \ \ \ \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心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过去常把青少年一代称为“无忧无虑”的一代。然而,“无忧无虑”的生活,如今似乎已渐渐地远离了青少年一代。
\ \ \ \ \ \ \ \ \   

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给现代人带来的压力也不断加大。特别是成年人,不少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心,害怕下岗,害怕被“炒鱿鱼”……
\ \ \ \ \ \ \ \ \   

应该引起社会重视的是,这种社会的压力不单作用在成年人的身上,同时还深深地影响了青少年。

小彬今年读初>,父母今年年初的时候分别下岗了,这让本就不算富裕的小彬家更陷入了新的困境中。下岗的父母在家中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让小彬每每回到家中都感到“透不过气”。与此同时,小彬的父母又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儿子的身上,於是他们不断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儿子。
\ \ \ \ \ \ \ \ \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却让小彬感到格外地“沉重”。“他们总是说,如果我不努力学好,将来也就只能落得个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 \ \ \ \ \ \ \ \   

在这种压力之下,小彬总感到忧心忡忡,还常常感到疲倦,失眠,学习成绩也因此而下滑了不少。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如小彬父母一样做法的家长大有人在。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的苦心,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下一代教育的社会,也大可以理解。只是,许多为人父母者忽略了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 \ \ \ \ \ \ \ \   

由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大多数的青少年都缺乏化解压力的能力。如果过早地把孩子暴露在这种压力之下,会直接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 \ \ \ \ \ \ \ \   

据了解,在国外,许多父母都会避免在孩子面前提起自己在社会上遭遇的不愉快。而在国内,许多父母却缺乏对孩子的基本保护意识,直接就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的种种负面,还动辄一句“你要是考得差,将来就只能去市场当小贩”之类的话,让成长中的青少年预先就感知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妨碍了他们的正常成长。
\ \ \ \ \ \ \ \ \   

攀比带来无谓烦恼
\ \ \ \ \ \ \ \ \   

由於青少年处於一个十分敏感的发育成长时期,自尊心十分强烈,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强,於是便出现了竞相攀比的现象。
\ \ \ \ \ \ \ \ \   

刚刚升读高一的文婕家中经济条件不太好,偏偏同桌的嘉嘉家中环境十分优越。每每看到嘉嘉又买了新鞋子、新衣服,文婕就自觉抬不起头来,心里感到很压抑,成绩也因此下滑了不少。到了后来,文婕甚至认为嘉嘉是特意在自己面前炫耀,对嘉嘉产生一种油然的敌意,处处与嘉嘉作对,还特意把水泼到嘉嘉的新衣服上。
\ \ \ \ \ \ \ \ \   

无休止的攀比,不仅为文婕带来了很多无谓的烦恼,久而久之,最后还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形成。
\ \ \ \ \ \ \ \ \   

处於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电影、电视等众多媒体在把各种各样的新鲜资讯带到我们身边的同时,也使青少年的攀比对象不再局限於周围的几个朋友或者同学,而是有了更多的可比对象。
\ \ \ \ \ \ \ \ \   

读初二的小席满脸“痘痘”,身高也只有1米50左右。每当在电视上看见那些长得又帅,身材又高大的港台明星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十分自卑难受。小席的父母询问其为什麽不开心的时候,小席竟一边哭,一边埋怨父母为什麽不把他生得帅一点,高一点:“生得我这麽丑这麽矮,倒不如不生我好了!”据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陈所长介绍,青少年喜欢比较,而其中的大多数又拒绝和父母一辈做纵向的比较。当一些父母企图用过去的艰苦日子和自己孩子如今的幸福生活对比时,不少孩子都感到那是“天方夜谭”。
\ \ \ \ \ \ \ \ \   

俗话说:“人比人,比死人!”一味地横向比较,使得不少青少年都感觉不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导致许多青少年都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平添了许多无谓的心理压力。
\ \ \ \ \ \ \ \ \   

父母怕做亏本生意
\ \ \ \ \ \ \ \ \   

如今的孩子,从小学起就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怀”下,在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中,背负>沉重的学业,为了达到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目标,不分白天和黑夜,埋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学习早就不再是一种快乐。家长也纷纷从严要求自己的子女,殊不知这种对孩子的过份苛求,也成为不少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 \ \ \ \ \ \ \ \   

小林今年读高二,平时在学校已是品学兼优,但父母偏偏要求甚高。一日,小林数学考了95分,其父母却深感不满,质问小林为什麽没能拿100分,小林因不堪重压,冲进厨房拿出一把刀,对>父母大喊:“要不你们把我斩了吧!”
\ \ \ \ \ \ \ \ \   

父母所施加的过份压力,让不少青少年都感到力不从心。根据调查反映,不少在学校表现得十分开朗的孩子,回到家里都自感与父母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出了问题。在中国,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投资:今天花钱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学英语……其实都是希望将来孩子能够有所回报,即所谓的“有出息”,“息”,利息也!
\ \ \ \ \ \ \ \ \   

在这种功利思想的指导下,当孩子没能取得优秀成绩的时候,有的父母就会深感做了一笔“亏本生意”,大声训斥起孩子来,和孩子算账,自己怎麽为孩子辛苦,怎麽为孩子不惜一切代价,云云。
\ \ \ \ \ \ \ \ \   

另外,不少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习惯於把“眼睛”一味向上望,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到第一、没考到满分就是做得不好,特别是和同事的子女比较时,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就会自觉脸上无光;回到家中,便把火气撒在孩子的身上,狠狠地训斥一顿,不管孩子的自尊心受不受得了。这种苛刻的教育方式作用到青少年一代身上,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 \ \ \ \ \ \ \ \   

宣泄渠道少之又少
\ \ \ \ \ \ \ \ \   

调查结果显示,当青少年遇到烦恼时,最有信心的倾诉对象是朋友(61.2%),其次是亲友(11.1%),然后是同学□同事(8.7%),选择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辅导员)的只占2.6%,老师仅占了1.5%,值得注意的是,还有7%的青少年遇到烦恼事时,“不找人,自己闷在心里”,6.1%的青少年表示遇到烦恼时不知道向谁倾诉。
\ \ \ \ \ \ \ \ \   

由此可见,宣泄渠道的不足,令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难以排解,一层层叠压起来。
\ \ \ \ \ \ \ \ \   

小君今年上高二,平时有什麽不开心的事情都会选择和好朋友倾诉,但好朋友听了也仅仅只能对小君表示一种同情,“陪□大哭一场”,哭完以后,事情也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 \ \ \ \ \ \ \ \   

有关专家指出,由於同辈对生活的感知程度,以及生活经验、背景等都大多相差无几,当青少年遇到烦恼时,同辈间的朋友最多只能表现出一种同情,而不能起到什麽实质性的作用。可如果青少年能够向父母,老师等长辈倾诉的话,他们反而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们提供好的建议,启发孩子的思维,“伸手带孩子走一段路”。
\ \ \ \ \ \ \ \ \   

在国外,青少年遇到烦恼时,首选的倾诉对象就是父母。但在我国,由於父母们更愿意将自身定位於高高在上,或者由於平日里家长不大顾忌孩子自尊心,只是一味苛刻,所以很多的孩子宁愿把烦恼积在心中,也不愿向父母倾诉。
\ \ \ \ \ \ \ \ \   

长期的压抑,终在青少年一代中酿成“压力病”。
\ \ \ \ \ \ \ \ \   

根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 \ \ \ \ \ \ \   

在过去的>个月,有63.9%的青少年感到“疲倦”,51.2%的青少年感到睡眠不好□失眠,25.0%的青少年感到“腰酸背疼”,其它不适的情况依次是:“肠胃不适□肚子痛(23.8%)。”眼花□头晕“(15.1%),其它”症状“(17.2%)。
\ \ \ \ \ \ \ \ \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过大的压力已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 \ \ \ \ \ \ \ \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困惑的阶段,身处於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产生自卑、攻击性、自杀倾向,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违规、犯罪行为。为此,加强对青少年心理方面的辅导,为其释放压力,实现“轻装上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 \ \ \ \ \ \   

资料:近期青少年自杀事件回顾
\ \ \ \ \ \ \ \ \   

2001年10月9日晚,广州某大学化学系学生石某不顾同学和女友的劝阻,从海印桥上纵身跳下珠江自杀。他的两位同学见状急忙跳江营救。水警赶到现场救起1人,但石某以及为救他的另一位同学未能获救。据悉,石某生前为情所困,谈过3个女朋友,不知选择哪一个。出事当天下午,他曾对同学说:选了哪一个都会对另外两个造成伤害,感情困惑让他觉得活>没什麽意思。
\ \ \ \ \ \ \ \ \   

2001年12月31日上午,广州市五山某高校2000级研究生坠楼身亡。据了解,他们研究生的每门课要根据成绩排名,排在最后5%~10%的学生,给予黄牌,累计>个黄牌就换一个红牌,得红牌的学生毕业难度较大。该学生可能是成绩太差,受不了刺激。
\ \ \ \ \ \ \ \ \   

2002年5月9日,深圳一名年仅13岁的女生从所住大厦的23楼跳下。该女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而且十分在意人家对她的评价,别人对她的每一句评价都会记在日记本上。老师也曾开导过她,但是效果不显>。家长对她的要求并不算苛刻,但是林某还是觉得不能接受,最终走向了绝路。
\ \ \ \ \ \ \ \ \   

2002年8月23日,东莞一名17岁的花季少女忽然从3楼跳下,当场脑浆四溅气绝身亡。她身上两封绝笔信揭开了少女跳楼自杀的原因:父母离婚让她感到生活失去意义,甚至觉得无脸见人。
\ \ \ \ \ \ \ \ \   

记者观察:
\ \ \ \ \ \ \ \ \   

放飞心灵
\ \ \ \ \ \ \ \ \   

采访归来,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如果不是深入其中,怎能知道一个个稚嫩的面孔下,竟躲藏>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 \ \ \ \ \ \ \ \   

那麽,怎麽才能尽可能地让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无忧无虑回归呢?
\ \ \ \ \ \ \ \ \   

□暇生活多运动
\ \ \ \ \ \ \ \ \   

文娱、康乐生活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同时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对於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亦有重要意义。然而,广州青少年的□暇生活大多趋向於“静”,如看电视和读书,而“动”的方面有所欠缺。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发达国家中的青少年□暇时普遍追求“动”,提倡体育锻炼,提倡户外生活。
\ \ \ \ \ \ \ \ \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鲜明的对比,无疑与目前国内升学和生活压力较大有莫大的关系。为保证孩子能读上好学校,不少的家长都对青少年一代灌输了错误的思想,认为参加户外活动,会让孩子把心玩“疯”了,导致无心向学。
\ \ \ \ \ \ \ \ \   

其实不然。教育专家早就提出了“7+1〉8”的说法,“1”,即指适当的户外活动,不单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而且有助青少年舒缓平时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
\ \ \ \ \ \ \ \ \   

小铭是市内某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挑战的他,在节假日里总喜欢到附近的运动场地打打篮球、游游泳,如果碰上时间比较长的假期,还会和家里人一起出外旅游。
\ \ \ \ \ \ \ \ \   

小铭认为:只要能合理地安排户外运动的时间,并不会对学习造成任何的影响,相反,还能提高“身体素质”,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在户外实践中,还能得到很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是十分难得的。
\ \ \ \ \ \ \ \ \   

可是,由於户外活动场地的严重不足,而不少运动场所又是收费的,也使相当一部份的青少年感叹“无处可玩”之馀,只好放弃这一爱好,转向其他方面的休□活动。因此,为青少年开辟更多的社会活动场所,鼓励他们多参加户外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有>非常的意义的。
\ \ \ \ \ \ \ \ \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 \ \ \ \ \ \ \ \   

由於青少年人生经验不足,在遇到烦恼时都会感到十分彷徨,甚至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能够得到父母或者是有关专家的引导,或许就能排解压力,重新振作。
\ \ \ \ \ \ \ \ \   

然而,据了解,目前我国心理学专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广州为例,全广州只有一条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的电话热线,从事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广州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也少之又少,一间医院顶多一两个心理医生,且大部份都是精神科医生兼职的。
\ \ \ \ \ \ \ \ \   

广州团市委维护青少年权益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於人手紧缺,她一天要接30多个求助电话,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精神长期处於高度紧张状态。而在与广州邻近的香港,早在80年代便推行“一校一社工”措施,由政府出资培养专业的社工人员,然后分派到各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 \ \ \ \ \ \ \ \   

除了心理医生紧缺外,中国人长期错误的看病观念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病人不断增加的原因。调查显示,我国36%的人认为有严重心理疾病并且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咨询,正常人无心理咨询的必要。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心理疾病仍然是与精神分裂症划等号的。不少的父母和教师也未能够正确地对待青少年的心理疾病问题,很多时候仅仅把其看成是学生不努力、无心向学的表现。可见,只有尽快转变父母和教师的错误观念,同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辅导,才能帮助青少年减轻压力。
\ \ \ \ \ \ \ \ \   

自我调控张弛有道
\ \ \ \ \ \ \ \ \   

除参加体育运动以及找寻外界心理指导之外,自我调控也是青少年舒缓压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於个人来说,青少年要有健康的心态,一方面不要给自己树立过高的目标,盲目和别人相比,自寻无谓烦恼;另一方面也不能毫无目标,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同时,青少年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适应社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时刻保持以一种轻松的态度,以对待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挑战。不要过份执>,要面对现实,对不能达到的目标,要学会放弃,千万不能强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积极地交朋友,遇到什麽挫折和困惑不要闷在心里,可找朋友或看心理医生。

记者:谭亦芳 实习生:王薇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2002-11-29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