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加速产权改革 下岗人员有望获得股权补偿

2002年12月09日

孙健芳

职工身份双重置换

12月3日,国家经贸委等8大部委联合颁布了2002年859号文,此文件的发布解决了国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时,是否应对原国企职工给予经济补偿和能否以净资产支付经济补偿的问 题。至此,国有企业职工将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变革。

“此文件意义重大,它意味著国企改革可以通过两个置换,实现两个走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放生说。

周所说的“这份重要文件”即国家经贸委等8大部委联合颁布的2002年859号文,文件题目为《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周所提到的“两个置换”就是国有企业产权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双重置换;“两个走向”就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和国有企业职工走向市场。

此文件酝酿了大概有三四年之久,此前最大的争议是国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时,是否应对原国企职工给予经济补偿,是否能以净资产作为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如果以国有净资产作为支付解除、变更和理顺国企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现在,这些问题已达成了共识。”周放生说。

他认为,859号文件的出台可以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调整问题,即将过去的“全能企业”分离为主业精干的专业化企业;二是辅业改制的问题,将辅助企业股份化;三是职工“身份置换”问题,即有偿地解除和变更劳动关系;四是职工就业岗位问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其实,国企改制从80年代就开始被不断提出和进行,期间政府出台了不少文件,刚开始叫股份制改制,1994年《公司法》颁布以后,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制。截至目前,地市级以下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改制已经推进得比较到位了,但省属以上的、相当一部分地市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上没有重大突破,其原因在于整体改制难度大,必须分拆改制。

周对国企改革和钻探工程做了形象的类比。他说,前20年我们国企改革好比在土壤层钻探,虽碰到一些困难但依旧向著纵深发展;而现在的国企改革就像进入了岩石层,你能感觉钻机的钻头在冒火花,但往下极其艰难,还不时出现打滑。

而国企改革目前面对的最坚硬的两块岩石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和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的调整、变更、理顺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周认为虽然国企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仍会有序地进行,现在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战阶段,但这将不会是速胜战,而是持久战,将会以渐进的方式进行。

在此之前,解决国有企业冗员的主要手段是“下岗分流、经济补偿”。此次859号文件中有关有偿解除劳动关系,既区别于无偿量化的概念,又区别于之前的“下岗分流、买断工龄”的概念,周放生表示,此次有偿解除劳动关系是“身份置换”的概念。

“单纯企业改制并不等于职工身份置换。”他告诉记者,浙江国企改革问题就充分说明职工身份“置换”的紧迫性。由于浙江国有企业改革比较早,1997年部分国有企业产权已经被彻底置换成民营企业了,改制后由于部分企业运营比较差,仍旧不得不面临破产,在企业破产时一些职工就提出,虽然企业已改制,但职工身份仍为国有企业职工,提出让政府重新给安排工作的要求。这说明企业改制与职工身份置换应同步进行。企业改制解决企业进入市场,身份置换解决职工进入市场。

“既然我们现在企业改制了,职工的身份就要从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转化成合同制职工身份,使其直接进入市场。”周反复强调,“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置换,就是要解决企业对职工承担的无限责任,要解决职工进入市场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偿解除劳动关系,必须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这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支付标准与工龄挂钩,与职位无关,身份置换要体现公平。”

至于员工身份“置换”所依据的资产来源,将会是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后的资产。过去有的地方通过将企业部分净资产界定为集体资产用于置换员工身份的做法是路径迷途,在法律上缺少合法的依据,改革的方向确定后,路径的合法性就成为关键。

这次出台的文件规定可以用“三产”安置职工,“三产”分别是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这就是859号文件的核心,即把国有企业的非主业剥离出去,然后将辅业改制,改制后这些辅业就和主业或者没有产权关系,或者仅有少量法人股权关系,两者之间关系是市场关系,这也意味著非关键领域、辅助性、配套性的国有企业将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渐退出。

操作

关于国有企业的主业和辅业怎么划分,文件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主业和辅业的划分比例。周认为不同的企业主辅业划分标准不一样,就拿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它们上市的部分基本上都属于主业,而留在“存续企业”的大部分属于辅业。

中石油的改革和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主辅分离的案例”。从1999年开始,中石油集团将集团内部石油、炼化及销售、油气管道运输等主营业务,连同48万名职工整体分离出来,同年11月创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4月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筹资并上市。

周放生认为,中石油在改变过去“大而全”的全能企业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就是将企业主辅业成功地分离。他认为,企业分离后如果用工制度是固化的,企业仍没有活力,它必须是能胀能缩的,否则就不能生存。

至于辅业怎么转制,具体运作办法是:职工首先要和原来的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然后跟新的企业--辅业改制后的企业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在企业以净资产安置员工后,原先的员工同时具备了员工和股东的双重身份,这样将原先的“下岗分流”转为“改制分流”,既达到职工再就业的目的,又实现身份转换;而主业精干后,也更容易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介入。

在具体安置职工的方式上,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对用现金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比较容易接受,而对用净资产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则有疑义。

“859号文件确定国有企业以净资产偿付员工,用净资产做经济补偿只是偿付的手段不同,既可以减轻现金支付的压力,又可以实现企业改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仍然有就业岗位,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国企改革的现实选择。”周认为这正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用净资产安置员工”的前提是员工自愿,企业不能强迫职工入股,可以选择不同的偿付方式,除了净资产安置员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把股权转成债权;二是可以转换成优先股;三是用现金支付;四是由经营者来收购这些员工的股权。如果员工选择以净资产来偿付,还可以享受各种税收优惠。

当然,用净资产安置过程中涉及的价值评估问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评估完的价值应属于合理价值。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2年12月09日 (责任编辑:陈云)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