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委员李永海:“我要为企业退休职工说句公道话” 。“同样是退休,就因为企业与事业的‘身份’差异,退休工资居然会相差三、四倍,甚至更多。全国2481万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收入偏低的状况,已经成为社会分配有失公平正义的一个突出矛盾。”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海一面修改整理著自己的提案材料和联组讨论发言,一面向记者吐露心中忧虑。为此,李永海委员本次大会的重点提案和发言材料都锁定“尽快提高国有企业退休干部职工的退休金标准”的题目。
其实,早在去年两会上,李委员已经就此递交过提案,引起了社会强烈共鸣,央视《东方之子》栏目还对他进行了专访。在随后的一年中,他相继收到了上百封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来信。这些来信有的是上百位职工联名,有的印著90多位职工的红红手印……但都集中反映了退休待遇过低问题。“每每收到他们那满怀期盼的来信,每每看到他们那充满泪水的诉说,每每读到他们那充满字里行间的晚年贫苦与疾病困绕,我的心就难以平静,为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够和谐而深感忧虑。”李委员说,特别希望借助两会这个平台,为企业退休职工说句公道话。为何在企业退休就低人一等?
李永海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国有退休职工3778万人,其中属於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2481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企业退休干部职工的待遇有所提高,但问题并没有获得根本解决,企业退休职工与在岗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
“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论公平。”从下列几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差距 ——— 与在岗职工比较,1990年时企业平均退休工资比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低537元,到2005年时相差9799元;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退休金比较,三者在1990年时分别是1607元、1715元、1771元,到2005年时,三者分别为8565元、17633元、16147元;从待遇提升的幅度看,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全国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以年均14.05%的速度增长,同时期,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但是,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
“山西某毛纺厂的一位高工,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前几年的退休金是400多元,现在提高了但也仅有700多元,和他在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至少相差五倍以上。”
李永海委员举例后说:“退休待遇相差如此巨大,致使众多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百思不得其解,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吃亏感和被伤害感。这样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必然不利於和谐社会建设。”他们的历史贡献应该获得公平回报
李永海委员分析说:在计划经济年代,所有的干部职工完全是由组织上来统编、统配、统调、统待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职工,皆是国家的干部职工,从管理、调动、待遇上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党中央也一直鼓励和号召大家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许多优秀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技术人员和职工,就是服从调动,为充实和加强企业力量而到企业去的。
“但是,在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政策的连续性,中央提出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指导原则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他认为,企业退休干部职工的诉求,无非是要求考虑他们在低工资条件下的历史贡献与牺牲、考虑巨大的现实收入分配差距、考虑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尽快提高待遇水平。
“这样的要求在情在理。随著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已经到了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李永海委员说,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还会错误地影响社会就业观念,引导大家拼命往机关和事业单位挤。建议通过财政补偿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待遇
如何解决企业退休职工工资待遇低问题呢?李永海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应尽快把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调整、统一到与同年代、同情况的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职工的相同水平,同时,其年增长率与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都应该保持同步。
他认为,国家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企业退休干部职工是欠了账的,当时几十年的低工资与没有社会保障积累,才使国民经济得以较快发展。“欠了账就要还,现在已经具备了还账的条件。”
李永海委员主张,应该采取老人老办法,对那些国有企业的老退休职工采取经济补偿,其补偿资金由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从现在上亿元的增收财政中列支,并设立补偿资金专项科目,做到专款专用。“这种补偿的实质,是对这部分退休干部职工当年劳动报酬的延长支付和对无社会保障积累的事后补偿。”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