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民工荒:劳动力总供给相对不足导致民工荒 [下]

2006年08月21日

劳动力总供给相对不足导致民工荒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访谈
    
  编者按:一个拥有1.5亿富余农民人口的国家怎麽可能缺少劳动力?

  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前年发端于珠三角的民工荒,现在已蔓延至作爲大量劳动力输出地的中部大省,并逐渐演变爲更大范围的民工荒。

  被称爲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正面临著民工短缺的窘境,这不仅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甚至生存,还将带动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历痛苦的嬗变。同时,对地方而言,是否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也渐渐成爲吸引投资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在未来10年里,民工短缺将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考验。

  本组报道旨在从政府、企业、专家、农民工以及産业转移等多个视角来解读民工荒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记者:在民工荒刚刚出现的时候,普遍认爲是局部和结构性矛盾,你认爲现在发生了怎麽样的变化?

  蔡昉:当时我也认爲是和经济形势相关的局部的、暂时性的劳动力短缺,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和户籍制度有关,因爲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中西部的农村,需求是东部沿海外向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空间的不统一,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变化在供给上不能及时地反映。现在我认爲这样的原因仍然存在,但民工荒从珠三角地区扩张到长三角地区,再到很多内地原本是劳动力输出的地区。无论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出现民工荒,而且不仅仅是技工荒,就说明普通劳动力也是不足的。

  我们看人口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将越来越慢,直到2013年左右达到零,我们发现这个供给是逐年减少的,尤其是16岁到25岁的年轻劳动力。从2004年开始,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将持续低於劳动力需求量,而且两者差距越来越大,供求关系出现拐点。由此可以判断,劳动力短缺呈现出一个全局性特点,劳动力整体供给不足。

  记者:刚才你说劳动力供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变爲有限供给,什麽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蔡昉: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劳动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另一个就是人口结构在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从1980年以来,降低了生育率。那时候生育下来的人,现在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批人少了,以后还会少,但是进入老年的人口却多了起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就影响了劳动力的总供给。

  记者:你认爲现在劳动力供给是绝对不足还是相对不足?

  蔡昉:从目前来看,还不能说绝对的供给不足,但是经济发展不是短期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不是短期变化,不可逆,所以我们称之爲劳动力供给的阶段化变化。从劳动力充分供给变化到短缺,在发展经济学上叫刘易斯转捩点,这个点就是一个阶段变化。在转捩点之前,有一系列的经济特徵,比如说,经济增长无论吸纳多少劳动力,都可以在不增长工资的情况下获得。我们看到,在2004年前的10年内,民工的工资基本没有增长。但是2004年以后,民工工资一年的增长速度,比过去十年增长的速度都要快。与此同时,劳动者与雇佣者的相对谈判地位提高。

  记者:那是否意味著中国今后将不可能再享受这样的“人口红利”?

  蔡昉:没错。在刘易斯转捩点之前,劳动力是一直增长的,带来两个好的条件,一是劳动力供给非常充分,另外,人口结构生産性比较高,储蓄率也比较高,有利於我们的投资,给经济增长带来了额外的源泉,我们称之爲人口红利。我们用的人口指标是总抚养比。也就是说,1个百分点人口抚养率的下降导致0.115个百分点人均GDP的增长。但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到什麽时候结束呢?到2013年结束,2013年之后就返回去了,假如我们模型还成立的话,每个百分点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就会导致0.115个百分点人均GDP的下降。

  记者:这一变化可能对中国经济産生什麽样的影响?

  蔡昉:这个影响不一定是坏的影响。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包括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取得经济增长效果。我们在这种资源相对丰富的时候,爲什麽不充分利用呢?但劳动力供给已经发生变化了。那麽经济增长方式可能会出现很多变化,比如从劳动集约型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但是最核心的变化,应该是转向以生産率的提高带动经济发展。

  记者: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有什麽样的角色定位?

  蔡昉:企业最重要的是对经济信号作出反应。企业是单纯依靠增加劳动还是依靠投资,或者转到以提高生産率爲主要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是取决於生産要素的价格。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时候,他当然是选择劳动密集型産业;在资金供给充裕的时候,他会尽可能地获得投资;但这些变得相对稀缺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提高生産率。

  但是企业能否得到正确的市场信号呢?就得依靠市场是否完善。维护市场信号的正确性,维持市场的竞争性,从而给企业正确的信号,就是政府要做的事。在生産要素市场,价格不能扭曲,但现在我们还存在扭曲现象。比如企业获得的贷款并不是真实的成本的反映,利率也是被人爲扭曲的;爲了维持城市人的利益,城市人的工资被人爲保护;有的地方爲了吸引投资,把土地这种稀缺性资源定到零成本。这些都是人爲地扭曲了生産要素价格,政府就应该规范市场,让市场真实地反映生産要素的价格。
2006年8月18日   南方周末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