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剩余数量高达1.7亿之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总体状况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各地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比2000年增加267万人,增长0.6%,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
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7%,女劳动力为48.3%;
分行业看,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5%,第二产业的占11%,其中工业为7.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5%。
分地区看,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辖市、江浙及沿海地区,比重低的分布在边远地区。二、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重达到35%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比重在20%以下的有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18―30岁人员比重最高。各年龄组的构成为:18岁以下的比重为5.2%,18―30岁的比重为27.6%,30―40岁的比重为25.6%,40―50岁的比重为24.9
%,50岁以上的比重为16.7%。
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为49.3%,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度的为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徵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见说明)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万人。
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0年一些大的国债项目及其他工程较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高於常年,转移比例由1999年的6.4%增加到8.3%。二是今年返回比例大幅度提高,由2000年的0.55%增加到1.4%,增加了0.85个百分点。据安徽省反映,由於工作难找,再加上收入不稳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去年转移的部份农村劳动力只得返乡务农。另外,陕西、广西等一些大省反映,去年有些铁路、水利等大工程竣工,村村通路、茅草房改造、地头水柜建设等各种基础设施基本告一段落,使得打工返回人数明显增多。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特徵之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2001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特徵之二:向建制镇和各级城市转移的热度开始降温。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向省会城市的占18.5%,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17.7%,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的占14.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建制镇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当年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9.2%,比上年又减少4.5个百分点。
特徵之三: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36.5%,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为13.3%,下降4.7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
特徵之四:东部地区仍是转移热点。在2001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4.2%,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7.7%,转向西部地区的比重为8.1%。
特徵之五: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达到65.8%,比上年上升7个百分点;转向外省的占34.0%,下降了7 个百分点;转向省外的占34%,下降7.1个百分点。转向外省的劳动力又以就近转移为主,如流入北京的以河北、河南为多,流入上海的又以苏北人为最多。就近转移的背后有经济成本在起作用;转向国外的占0.1%。
2001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35.1%,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15.4%,基本持平;转移到省内县外的为15.4%,下降3.4个百分点。
特徵之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著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於自发进行。
特徵之七: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著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比率为3.4%
,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1-5月的比率为18.3%。
特徵之八:地理位置的不同,转移速度有明显差别,山区、丘陵地区高於平原地区。平原地区1999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山区的比重为5.0%,高出平原地区1.4个百分点;而丘陵地区的比重达到5.4%,高出平原地区1.8个百分点。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著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几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根据协议,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入世虽然有利於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但从短期看,入世将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减少。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如果按进口3%的粮食计算,同比减少的就业机会约上千万个,这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其主要是在技术含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的外延扩张而吸收的。「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著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於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另据抽样调查,2001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比去下降了4.5个百分点。
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份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目前我国还有不少荒地和草山草坡、滩涂等尚待开发的资源,中低产农田占现有耕地的2/3,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目前我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於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谘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通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三)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於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随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著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四)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於发达国家,而且落后於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根据对国际劳务市场总体情况的分析,国际市场仍然有条件吸纳新的劳动力,无论是老龄化趋势的增强,还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说明:
1、外出农村劳动力是指离开本乡到外地从业的所有农村劳动力,其时间定义为一个月以上。
2、农村转移劳动力包括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所有劳动力,同时还包括离开本乡到外地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并且时间严格定义为半年以上者。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范小玉、且淑芬)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