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窑奴工”再跟踪:寻子家长在路上

2008年03月28日
1
1

2008年的第一次寻子征程,家长们一无所获。唯一打探出来的消息是,“黑窑奴工都已被转走,或者被转到黑煤窑,或者拉到河南或运到外省,或者到其他黑色产业链:黑钢厂、黑砂轮厂、黑网练等。”而黑窑奴工究竟是怎么被转移的?除了家长们听说曾有窑奴被装进布袋从山西转移到河南外,这迄今仍是一个谜。
1

袁成(右)和他的弟弟袁立。儿子失踪后,一向不怎么喝酒抽烟的袁成也变了,晚上他需要喝酒催眠;白天则烟不离口。

“黑窑奴工”再跟踪:寻子家长在路上

南都周刊特约记者 方颖 河南、山西 报导
王小山 摄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经典京剧《苏三起解》的一声唱,无数人为之潸然。在这历史故事中,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现实世界里,骨肉仍难相见。40岁的父亲袁成离开山西时还是笑著,笑著笑著转脸就拿衣袖抹起了泪。

       从儿子袁学宇失踪的那天起,这位河北汉子已在无望、等待和奔波中度过了近一年。他怀疑儿子被拐卖到了黑砖窑。他参与了寻子联盟在山西、河南发起的查访黑砖窑活动,其间他们成功举报了多家黑砖窑,解救出上百名被拐骗而后沦为黑窑奴工的“孩子”(注:家长语,并非专指未成年人),最终引发了席卷整个山西、河南的黑砖窑排查风暴。

       风暴过后,黑砖窑似乎消失了。政府忙著善后处理:黑砖窑主被查处,渎职官员被除职;父母们则忙著照顾身心俱伤的孩子。在事件不断的2007年下半年,后黑砖窑时代的黑窑奴工已渐渐从舆论焦点中淡出,而袁成及其他近百名家长,依然奔波在渺茫的寻子路上。

       六赴山西

       2008年2月29日,鼠年元宵节过后不久,袁成和其他几位失踪孩子的家长——59岁的苗立松、50多岁的胡小娇等,踏上了2008年第一次寻找孩子的征程。此行目的仍然是山西,在袁成的记忆中,这已是他第六次赴山西了。

       一周前,他们从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看到,21岁的河南商丘少年张新,13日从山西运城地区的一家黑砖窑中成功逃出。张新说,从2007年2月开始,他在黑砖窑中被奴役了约一年。

       和往常一样,在得到这一线索之后,袁成和其他家长再次上路。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寻子家长们孤军深入,同行的,还有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人员。从袁学宇失踪报案至今,这是警方第一次帮袁成出来寻找儿子。

       3月1日,袁成一行抵达了张新描述的山西临漪县临晋镇赵窑村岳西山砖窑。在近一年与黑砖窑的交手过程中,袁成等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临晋镇,他们先是藏起了警车;在计程车集散地,袁成通过他的老关系,又走路到不起眼的地方,最终等上了愿意带他们上砖窑的计程车。将到砖窑时,计程车司机卸下车牌,绕到了砖窑侧面停车。

       “你们已经打草惊蛇了。”司机说道,旋即又开口:“砖窑都正规了。”袁成看到,这些整顿后的砖窑,外墙上有农民工维权公示牌、农民工保护条例和厂规厂纪等,已经看不出昔日的痕迹。

       “小飞,小鹏……”袁成、苗立松开始四散呼喊寻找。苗立松的儿子苗旭鹏,2004年失踪时已经25岁。去年四五月间,有人告诉苗立松曾在山西临漪县见过他儿子,为此,苗立松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几次赴晋寻访。

       家长的喊声惊动了窑主岳西山。“你们这是违反厂规厂纪,出去,出去。”他走出办公室嚷道。得知警方要问话,岳西山又表示,当地派出所有交待,不让乱说话。

       砖窑内,十几名窑工正在挖土或清场子。岳西山说,这些都是南阳工头刚带去没几天的老乡,下午才完全开工,砖窑正常运转需要四五十人。唯恐警方和家长不信,他反复强调:“等人到齐了就会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再签劳动合同。”

       岳西山的说词并未取得家长的信任。事实上,这是寻子联盟与岳西山的二度交锋。9个月前,家长们曾从岳西山的砖窑厂中解救出23个窑奴。

       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的话,更是加重了家长们的疑虑。“你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是哪里的?”“不知道。”“想回家不?”“不想。要打死我,打死我……”这个年轻人急促地回答道。岳西山的妻子在一旁解释,这个年轻人是临漪县民政局敬老院“安排”过去的,有些憨傻,别人只知他叫“娃娃”。

       一番寻找下来,家长们没有在砖窑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寻子一事至此被搁置。调查的重点随即转移到张新逃跑一事上。在砖窑厂,家长们听到了岳西山截然相反的解释。

       岳西山有些气愤。他说,2007年5月下旬,张新从砖窑借了20元说出去买肉吃,趁机跑了。之后,张新到当地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告状。岳西山通过劳动部门把工资清了,张新被遣送回家。

       岳西山随后拿出一张证明。证明上白纸黑字写著:岳西山砖窑付给民工张新2、3、4、5四个月工资3400元,至此工资全清。落款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梅红军、王耀武,2007年5月25日”,但证明上没有加盖公章。

        之后,警方又到当地派出所和市公安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所述与岳西山一致。而在郑州,河南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不久,张新再度失踪。

       是谁在说谎?张新,还是岳西山?家长们有些疑惑。但不管怎样,对家长们来说,这条线索又中断了。

       袁成微微有些无奈,这个结果并不让他感到意外,一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失望。

       失踪少年袁学宇

       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袁成不时会陷入对儿子的记忆中,先是笑,然后抽烟,继而沉思。

       与大多数被拐骗至黑砖窑的少年一样,15岁的袁学宇也有类似的家境和梦想。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关营乡西窝铺村是一个有著2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尽管家境艰难,但父亲袁成期望儿子能读好书,考上大学,於是给他起名为“学宇”。

       袁学宇成绩中等,但相比学习,他更喜欢上树掏鸟窝,周末也总是往山上跑。2006年夏季,刚上初二的袁学宇告诉父亲,他不愿再上学了。他希望能像同龄的儿时玩伴那样,走出大山,到外面闯世界。

       袁成气急败坏,但看著个头快和自己一样高的儿子,他放下了举起的巴掌。2007年农历正月二十四,经过一番细致考察后,袁成决定送儿子去郑州,在一个有老乡工作的工地上学习安装铝合金窗。袁成觉得,既然无法阻拦,让儿子出去见见世面也好,还能学到一技之长。

       然而,2007年3月的一天,袁学宇离家15天之际,袁成便接到了老乡的电话——他儿子失踪了。

       一名工友告诉袁成,就在给他打电话的前一天下午,袁学宇从工地24层楼往23层楼送工具,之后再没见人影。两层楼上的人互相以为袁学宇在彼此楼层,直到晚上回宿舍吃饭,工友们要改善伙食时,却等不到袁学宇。工友们返回一里外的工地,一层层地找,地下室也没放过,但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是袁学宇自动离开了工地,还是被人盯上后拐卖?无人知道答案,而其父袁成的生活,从知道消息的这一天起,已被全盘改变。

       袁成在儿子失踪的那个工地上打起了工,但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寻找儿子。从工地附近到郑州市,到周围郊区,再到河南其他县市,无数张寻人启事被贴到了墙头,甚至上了报纸,但十多天过去,袁成依然没有线索。

       他开始接二连三地被骗。有人从洛阳打来电话,说袁学宇在洛阳病倒了,要求送钱;有人从平顶山打来电话,说孩子出了车祸,急需汇钱做手术。时间一久,袁成也便摸出了经验,不再上当。

       正当袁成觉得有些无望的时候,郑州警方透露的一个消息,多少让他找到一点方向。“河南可能有黑砖窑。”警方说,有成年人从郑州被拐骗到三门峡后逃出。

       袁成想起了此前通过寻人启事与他联系的郑州母亲羊爱枝。羊爱枝曾说,袁学宇可能在黑砖窑中,希望与他一同寻找。她那酷爱上网的16岁儿子王新磊,也在同月失踪。她怀疑儿子被拐到了黑砖窑。但当时袁成觉得不可信。“我曾在砖窑干过,知道那里都是些重活,需要有力气的成年人,怎么可能要小孩子?”

       现在,听到警方这么说后,袁成又主动联系了羊爱枝。此时已是2007年4月下旬,郑州母亲羊爱枝、河北父亲袁成、郑州父亲柴伟、河南巩义父亲张山林、河南济源母亲张小英,青海西宁母亲老陶,6个家庭相聚郑州,组成了最初的寻子联盟。6个家长研究后发现,他们失踪了的孩子年龄相仿,失踪时间间隔不过20天,失踪地点都在郑州。



岳西山和他的砖厂。这些整顿后的砖窑,外墙上有农民工维权公示牌、农民工保护条例和厂规厂纪等,已经看不出昔日的痕迹。

       从河南,转战山西

       寻子联盟开始了对河南省内黑砖窑的查找。他们在几天内转了100多家砖窑,其中三分之一为黑砖窑。袁成等人一开始不敢说是去找孩子,只说想买砖,到砖窑看看,但不被相信。无奈之下,他们亮明了来意。几番好话,几番哀求,窑主最终允可了,但只许每次进两人。

       家长们带著彼此孩子的照片开始寻找。当著家长们的面,窑主、包工头和打手不时叮嘱窑奴们:“没见过就别瞎说!”袁成看到,劳累一天的窑奴根本不被计工分。

       5月初,袁成从河南转战山西。他说,在他走过的上千家山西砖窑里,只有三分之一正规。其他砖窑里,一半是自由人,一半是黑窑奴工。

       这些窑奴,包括不满16岁的童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六十多岁的老年人,甚至还有智障者。老窑工们多数不敢说话,眼神木讷,身上带著陈旧伤疤。听话的老窑奴可以晋升为打手。被打得厉害的,则多是一些新人。有的孩子拉著砖车,瘦小的身躯被车子压起来,更像是砖车在拉人。

       看著这些做苦力的孩子,袁成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也正在同样他“半辈子没见过的血汗工厂”中过著永无出头之日的生活。

       袁成愤怒了。他一边寻找自己的孩子,一边找机会解救其他窑奴。窑主告诉袁成,是你的孩子你带走,不是你的就别管。双方产生了争吵,直至冲突。

       但对袁成来说,一个可能解救儿子的机会,已经永远失去了。

       2007年5月末的一天,正当袁成徘徊在郑州街头倍感无助的时候,他听到了儿子的声音。有人给他打电话说,孩子就在他那里。对方自称是山西一个砖窑打手,只要给他3至5万元,钱到账后,他会把袁学宇带到河北石家庄交给他。

       经历过太多波折的袁成起初不大相信。对方於是让孩子和袁成通电话。“爸爸,快来接我……”虽然话音未落就没了声,但日夜思念儿子的袁成还是立刻确定,“那就是我的孩子。”

       但从大山走出的袁成来不及拿那么多钱。经过反复对话,询问孩子情况,讨价还价,那个砖场打手终於忍耐不住,认为袁成没有诚意而中断了联系。袁成发短信,对方回复说:“你不给我打钱,我现在也不管了,以后别再联系。”

       手机随即关机了,同时也关上了袁学宇通向重生之门。

      
网友V(左)、黑窑奴工陈小军(中)和诗人伊沙在西安。

       后黑窑时代的网路

      
在2007年的5月,由於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案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排查黑砖窑行动得以展开。袁成心想,既然有政府帮忙找,就不用自己找了,於是安心地呆在郑州,随时留意各地传出的解救消息。
      

        8月份,黑砖窑全国联合工作组在山西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黑砖窑排查行动圆满结束。此次共解救出农民工359人,其中童工15人,智障者121人。但相当多数寻子家长仍然没有等来自己的孩子。
      

        袁成等几家人商量,不能光是等和盼。那一时候,他们已意识到,如果连大排查也找不到孩子,以后恐怕更难找了。

        事实也是如此。在大排查后期,袁成等人再赴山西,发现曾经去过的那些黑砖窑,停的停,封的封,几乎全部处於停产整顿中。“大排查结束,孩子却离我越来越远了。”面对在大排查期间结识的志愿者,袁成不无难过地说。

  不过,袁成也意识到,网友和民间志愿者的加入,肯定将大大加强他们寻找失踪孩子和举报黑砖窑的力量。“车轮子跑不过电话”,当初向警方求助时他用的比喻,如今在志愿者身上得到了印证。通过志愿者“V”在各大网站开设的博客,袁成的经历和遭遇,以寻子日记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而“V”的博客,也成为一个播报黑砖窑消息和进展的公共平台。

       黑砖窑风暴过后,在平面媒体上一度冷却的舆论,在网路上也得以重新凝聚和接力。2008年1月14日,网友“V”发起了“2008和谐春节黑窑母亲网路交流会”,当天下午引来了三万人点击流览,跟帖数千。袁成说,当知道这么多人仍在关注著他们时,觉得精神上好像又有了支持。

       8天后网友“V”等发起的“为黑窑群体过年红包捐款活动”,也给了袁成等人以物质上的支持。为找孩子,很多家长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负了一身债。

       放弃和坚持

       在2007年的下半年和2008年之初,袁成更多还是在无望中等待。一旦发现新的线索,他便东挪西借凑路费奔过去,而没有线索的时候,他就在儿子曾经干过的工地打工。

       最初发起寻子联盟的6家,此时已经剩下了2家。38岁的青海母亲老陶家花7000元买到了可靠的消息,成功地从一家黑砖窑中救出了孩子;46岁的郑州母亲羊爱枝,其子王新磊被警方从黑网吧中解救出来;河南父亲张山林因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选择了退出。

       不过,袁成不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除了志愿者的支持外,还有更多的家长与他一样,同在寻子路上跋涉。只要黑砖窑还在,与黑砖窑的这场持久战,永远不会结束。

       2008年的第一次寻子征程,家长们一无所获。唯一打探出来的消息是,“黑窑奴工都已被转走,或者被转到黑煤窑,或者拉到河南或运到外省,或者到其他黑色产业链:黑钢厂、黑砂轮厂、黑网练等。”而黑窑奴工究竟是怎么被转移的?除了家长们听说曾有窑奴被装进布袋从山西转移到河南外,这迄今仍是一个谜。

       袁成等人还另外听说了一个不幸的消息:2008年2月,42岁的河南漯河人霍耀周接到了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警方的通知:郑州市郊发现一具尸体,具有霍家夫妇的遗传特徵,疑为他们失踪10个月的儿子——16岁的霍阳(化名)。

       袁成已回到郑州。他的生活仍然在不停的奔波中延续。有时候,他还要去求政府,先到省里,再到北京,然后回来继续等待和寻找。袁成总是问别人:“该到哪里找我的孩子?”

       一向不怎么喝酒抽烟的袁成也变了。晚上,他需要喝酒催眠;白天,烟不离口。“太烦了。”他说。

       3月11日,儿子袁学宇失踪一周年前夕,袁成又去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孩子有望很快找到。已经在算卦上花了数千元的袁成尽管依旧不信,但他还是从中获得了些慰藉。

欢迎订阅南都周刊,邮发代号45-139。网路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电子报编辑:夏之荷

1
1

来源:    2008-3-20    南都周刊生活报导
1
1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