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多少钱吃饭?”
“最多5块钱!”
“生病的时候怎麽办?”
“挺著呗!”
这是在杭州市建国路一个高档小区施工的农民工李虎对自己生活的描述。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8月2日消息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劳科院)昨天发布了《关於杭州市部分农民工体质测试调查分析报告》,这是全国首次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体质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体质状况堪忧,有25.4%左右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甚至高达36.8%。
食
想吃其他菜就得自己掏钱
7月30日早上5时40分左右,紫荆花路上某建筑工地,正是晚餐时分,工地上的菜谱如下:主食——米饭、菜——豆腐炒白菜。
“饭菜都是管够,一份1块钱。”负责做饭的吴小莲边说,边从一个蓝色大塑胶盆里舀了一勺白菜豆腐,装进一个个来打饭的民工的饭盆里,菜盆旁边的塑胶桶里装的是米饭,“但是要想吃其他菜,老板是不管的,只能自己再掏钱买。”
“已经五六年没有买新衣服了,吃饭基本是米饭就白菜,一个月也能吃上一两回肉。”来自河南商丘、在建北桥的施工工地上工作的曹小金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比有的农民工还好些。
干活实在太累时才吃一回肉
7月31日中午11点10分左右,下沙某建筑工地。正是太阳“咄咄逼人”的时候,52岁的张家兴砌完了手头最后一块砖头,走下脚手架,径直去食堂打了一份饭、一份炒青菜和一份炒海带,蹲在宿舍门口开始吃饭。这一顿中餐总共花去了老张1.5元。
老张告诉记者,工地上的菜,素菜5毛,荤菜1元至2元不等,自己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扣肉,“吃了肉,干活才有劲!”他说,“可又不能顿顿吃肉,吃不起啊!”
所以,他每天只吃大白菜、青菜之类的素菜,只有在干活实在太累了,或者情绪特别好的时候才买一份红烧肉或者扣肉。时间长了,连食堂卖菜的阿姨都认识老张了,一见他来打饭就问:“大白菜?”
“现在这个工地已经算好了,虽然菜里很少看到油的影子,但至少还干净些。”老张满足地说,“我以前做过一个工地,食堂是包头的老婆开的,居然拿菜市场捡来的菜叶子做菜卖给我们!”说起这个事情,老张就气不打一处来,手里拿著刚洗完的碗和筷子,狠狠地甩了一下上面残留的水。
看著老张稀疏的头发,苍老的面容,记者不禁问他:“你这麽个省法,身体能吃得消吗?”
“家里有两个书包(老张有两个孩子都在念大学),没办法啊!”来自绍兴上虞的老张无奈地摇摇头,“就指望著孩子能出山,做爹的苦点累点没关系。”
近四成民工每天伙食费低於5元
在朝晖路一个建筑工地干活的老刘喜欢喝点酒。不过,啤酒太贵,一元多的西湖啤酒已经是最难得的享受了。买上一盆咸菜,拿塑胶杯倒上满满一杯啤酒,几个人就能在工棚里面喝上几个小时。
晚上6点干活回来,老刘先去小卖部捎了瓶西湖啤酒,然后在食堂买了饭和菜,就著啤酒喝起来。“夏天热,喝点啤酒凉快、解渴。”老刘一边夹菜,一边说,“这麽大热天干活,不喝酒、不抽烟,总觉得浑身没劲。”
报告显示:农民工每天伙食费在5元以下的占37.78%,6至8元的占33.29%,9至10元的占22.26%,10元以上的占6.67%,而他们平均日工资在30到50元不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像老张一样,一心只想著把省下的钱寄回老家。
住
“每天晚上都像刚出笼的包子”
7月26日晚8点,当记者走进黄大品的宿舍时,一股热浪迎面逼来。宿舍是用蓝色铁皮板临时搭建的,大约五六个平方。这个房间住著4个人,都是贵州人,床是分上下铺的那种,下铺睡人。惟一的窗户被床架子堵上了,低功率的电灯炮发出的光是那麽微弱,以致於整个屋子有一种令人疲乏的感觉,屋里也越发显得闷热。
61岁的黄大品正一边抽著烟一边和室友聊天,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精瘦的他此时显得比较有精神,但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几绺白发暴露了他的年龄。
当记者提到晚上睡觉的问题时,老黄和屋里的工友们像炸开了锅,纷纷向记者诉苦。
“我们都快成了蒸笼里面的包子。”老黄告诉记者。
“哪能睡觉啊,躺在床上汗直流。”
“电风扇根本不顶事,吹的风都是热的。我们都睡外面的水泥地上的。”
“晚上到11点多才能睡著,早上5点多就得起来,可折磨人了!”
“每天半夜都要跑到外面水龙头边冲上四五次,整夜整夜地没法睡著,白天干活一点精神也没有。”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事实上,节俭的老黄爲了省几个钱,居然连电风扇都没买,每天晚上硬是在“蒸笼”里面熬到天亮。
当第二天晚上记者再次来到老黄的宿舍的时候,老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喃喃地告诉记者:“腿脚发软,要休息一下。”让记者自便。
他旁边的工友告诉记者,老黄有风湿病,今天估计是累坏了,连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休息了。记者走的时候,老黄的工友们开始张罗著在门口的水泥地铺席子,然后躺到上面,聊会儿天,消磨消磨时间。大伙儿都期盼睡意早点儿来,能多睡一会儿,早上起来干活才有力气。
当天晚上,记者在从下沙回市区的公交车上看到,在四季青服饰城附近的草坪上,有几十个人横七竖八地躺著睡觉,场面很是壮观;而在中河、上塘高架附近的一些个阴凉处,隔三差五地都能撞见有人在那儿睡觉。
体质测评
1/4农民工体质不合格
从今年年初开始,浙江省劳科院和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对分布在二三産业中的建筑业、高新电子业、重工业和服务业的30岁左右的农民工,进行体质测试研究,此次调查按行业抽样共发出问卷3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248份,并召开了4次有40余名农民工参加的座谈会。7月17日、18日两天,20余名研究人员深入到农民工公寓和他们的工作现场,对建筑业、高新电子业、重工业和服务业的近300名农民工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测试。检测的专案包括身体形态专案(身高指标、体重指标、身体成分指标),身体机能专案(肺活量指标、心率指标、微循环指标)和身体素质专案(握力指标、体前屈指标、闭目单脚站立指标、反应时指标),共10个指标。
测评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体质状况堪忧,有25.4%左右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甚至高达36.8%。而他们多数都是30岁左右、年富力强的劳动力。
对农民工进行体质测试研究的负责人之一、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周君来老师对记者说,“像这样专门针对农民工进行的体质测评在全国尚属首次,测评结果表明,多数农民工的体质状况堪忧。”
“体质处於优良水平的人只有9.9%,而体质不合格的人达到25.4%,男女的体能状况基本一致;行业中建筑业的农民工体能状况最差,不合格率达到36.8%,重工业稍好,但也达到17.8%。”周君来对记者说,对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而言,长时间高空作业已经远远超出他们体质承受的范围。
农民工体质明显比城市人差
“通过对比也发现,农民工的体质状况比城市人口要明显差很多,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上显著性低於常规数位,基本要低5至10个百分点,而在躯体疼痛上却要显著性高於杭州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农民工已经在显著性地衰老。”浙江省劳科院院长陈诗达对记者说,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对农民工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损害,长期没有时间休息使他们在身体上疲劳不堪;而长期远离家乡、缺乏社会交往,使这些外来务工者容易産生孤独情绪。农民工进城后发现自己与城市人群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而容易産生心理失衡。
调查结果表明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亟待改善,希望能通过完善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改善农民工的劳动安全生産环境来实现这一点。
“随著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群体已经成爲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无法排除的重要力量,爲农民工的生存提供必要保障,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希望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地关注农民工体质状况,通过一些政策性手段干预农民工体质,保护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权益。”陈诗达说。
2006-08-02 浙江在线
“最多5块钱!”
“生病的时候怎麽办?”
“挺著呗!”
这是在杭州市建国路一个高档小区施工的农民工李虎对自己生活的描述。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8月2日消息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劳科院)昨天发布了《关於杭州市部分农民工体质测试调查分析报告》,这是全国首次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体质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体质状况堪忧,有25.4%左右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甚至高达36.8%。
食
想吃其他菜就得自己掏钱
7月30日早上5时40分左右,紫荆花路上某建筑工地,正是晚餐时分,工地上的菜谱如下:主食——米饭、菜——豆腐炒白菜。
“饭菜都是管够,一份1块钱。”负责做饭的吴小莲边说,边从一个蓝色大塑胶盆里舀了一勺白菜豆腐,装进一个个来打饭的民工的饭盆里,菜盆旁边的塑胶桶里装的是米饭,“但是要想吃其他菜,老板是不管的,只能自己再掏钱买。”
“已经五六年没有买新衣服了,吃饭基本是米饭就白菜,一个月也能吃上一两回肉。”来自河南商丘、在建北桥的施工工地上工作的曹小金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比有的农民工还好些。
干活实在太累时才吃一回肉
7月31日中午11点10分左右,下沙某建筑工地。正是太阳“咄咄逼人”的时候,52岁的张家兴砌完了手头最后一块砖头,走下脚手架,径直去食堂打了一份饭、一份炒青菜和一份炒海带,蹲在宿舍门口开始吃饭。这一顿中餐总共花去了老张1.5元。
老张告诉记者,工地上的菜,素菜5毛,荤菜1元至2元不等,自己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扣肉,“吃了肉,干活才有劲!”他说,“可又不能顿顿吃肉,吃不起啊!”
所以,他每天只吃大白菜、青菜之类的素菜,只有在干活实在太累了,或者情绪特别好的时候才买一份红烧肉或者扣肉。时间长了,连食堂卖菜的阿姨都认识老张了,一见他来打饭就问:“大白菜?”
“现在这个工地已经算好了,虽然菜里很少看到油的影子,但至少还干净些。”老张满足地说,“我以前做过一个工地,食堂是包头的老婆开的,居然拿菜市场捡来的菜叶子做菜卖给我们!”说起这个事情,老张就气不打一处来,手里拿著刚洗完的碗和筷子,狠狠地甩了一下上面残留的水。
看著老张稀疏的头发,苍老的面容,记者不禁问他:“你这麽个省法,身体能吃得消吗?”
“家里有两个书包(老张有两个孩子都在念大学),没办法啊!”来自绍兴上虞的老张无奈地摇摇头,“就指望著孩子能出山,做爹的苦点累点没关系。”
近四成民工每天伙食费低於5元
在朝晖路一个建筑工地干活的老刘喜欢喝点酒。不过,啤酒太贵,一元多的西湖啤酒已经是最难得的享受了。买上一盆咸菜,拿塑胶杯倒上满满一杯啤酒,几个人就能在工棚里面喝上几个小时。
晚上6点干活回来,老刘先去小卖部捎了瓶西湖啤酒,然后在食堂买了饭和菜,就著啤酒喝起来。“夏天热,喝点啤酒凉快、解渴。”老刘一边夹菜,一边说,“这麽大热天干活,不喝酒、不抽烟,总觉得浑身没劲。”
报告显示:农民工每天伙食费在5元以下的占37.78%,6至8元的占33.29%,9至10元的占22.26%,10元以上的占6.67%,而他们平均日工资在30到50元不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像老张一样,一心只想著把省下的钱寄回老家。
住
“每天晚上都像刚出笼的包子”
7月26日晚8点,当记者走进黄大品的宿舍时,一股热浪迎面逼来。宿舍是用蓝色铁皮板临时搭建的,大约五六个平方。这个房间住著4个人,都是贵州人,床是分上下铺的那种,下铺睡人。惟一的窗户被床架子堵上了,低功率的电灯炮发出的光是那麽微弱,以致於整个屋子有一种令人疲乏的感觉,屋里也越发显得闷热。
61岁的黄大品正一边抽著烟一边和室友聊天,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精瘦的他此时显得比较有精神,但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几绺白发暴露了他的年龄。
当记者提到晚上睡觉的问题时,老黄和屋里的工友们像炸开了锅,纷纷向记者诉苦。
“我们都快成了蒸笼里面的包子。”老黄告诉记者。
“哪能睡觉啊,躺在床上汗直流。”
“电风扇根本不顶事,吹的风都是热的。我们都睡外面的水泥地上的。”
“晚上到11点多才能睡著,早上5点多就得起来,可折磨人了!”
“每天半夜都要跑到外面水龙头边冲上四五次,整夜整夜地没法睡著,白天干活一点精神也没有。”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事实上,节俭的老黄爲了省几个钱,居然连电风扇都没买,每天晚上硬是在“蒸笼”里面熬到天亮。
当第二天晚上记者再次来到老黄的宿舍的时候,老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喃喃地告诉记者:“腿脚发软,要休息一下。”让记者自便。
他旁边的工友告诉记者,老黄有风湿病,今天估计是累坏了,连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休息了。记者走的时候,老黄的工友们开始张罗著在门口的水泥地铺席子,然后躺到上面,聊会儿天,消磨消磨时间。大伙儿都期盼睡意早点儿来,能多睡一会儿,早上起来干活才有力气。
当天晚上,记者在从下沙回市区的公交车上看到,在四季青服饰城附近的草坪上,有几十个人横七竖八地躺著睡觉,场面很是壮观;而在中河、上塘高架附近的一些个阴凉处,隔三差五地都能撞见有人在那儿睡觉。
体质测评
1/4农民工体质不合格
从今年年初开始,浙江省劳科院和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对分布在二三産业中的建筑业、高新电子业、重工业和服务业的30岁左右的农民工,进行体质测试研究,此次调查按行业抽样共发出问卷3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248份,并召开了4次有40余名农民工参加的座谈会。7月17日、18日两天,20余名研究人员深入到农民工公寓和他们的工作现场,对建筑业、高新电子业、重工业和服务业的近300名农民工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测试。检测的专案包括身体形态专案(身高指标、体重指标、身体成分指标),身体机能专案(肺活量指标、心率指标、微循环指标)和身体素质专案(握力指标、体前屈指标、闭目单脚站立指标、反应时指标),共10个指标。
测评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体质状况堪忧,有25.4%左右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体质不合格甚至高达36.8%。而他们多数都是30岁左右、年富力强的劳动力。
对农民工进行体质测试研究的负责人之一、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周君来老师对记者说,“像这样专门针对农民工进行的体质测评在全国尚属首次,测评结果表明,多数农民工的体质状况堪忧。”
“体质处於优良水平的人只有9.9%,而体质不合格的人达到25.4%,男女的体能状况基本一致;行业中建筑业的农民工体能状况最差,不合格率达到36.8%,重工业稍好,但也达到17.8%。”周君来对记者说,对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而言,长时间高空作业已经远远超出他们体质承受的范围。
农民工体质明显比城市人差
“通过对比也发现,农民工的体质状况比城市人口要明显差很多,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上显著性低於常规数位,基本要低5至10个百分点,而在躯体疼痛上却要显著性高於杭州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农民工已经在显著性地衰老。”浙江省劳科院院长陈诗达对记者说,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对农民工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损害,长期没有时间休息使他们在身体上疲劳不堪;而长期远离家乡、缺乏社会交往,使这些外来务工者容易産生孤独情绪。农民工进城后发现自己与城市人群在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教育、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而容易産生心理失衡。
调查结果表明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亟待改善,希望能通过完善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改善农民工的劳动安全生産环境来实现这一点。
“随著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群体已经成爲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无法排除的重要力量,爲农民工的生存提供必要保障,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希望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地关注农民工体质状况,通过一些政策性手段干预农民工体质,保护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权益。”陈诗达说。
2006-08-02 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