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洛杉矶时报》8月18日(周日)报道,23岁的李莎(音)刚获得污水管理大学文凭,这个周六,她来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招聘会上找工作。
她所经过的招聘摊位,有的要为软件神童招人,或是为川菜馆聘请厨师。但即使是在这个空气和水质出现惊人问题的国家,对于她这个专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却没有发现任何的职缺。
“我只是想找到一个与我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李莎说,每月低至2000元人民币(330美元)的工资,她也可以接受。“但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在这一领域,要招女生就更难了。”
今年,中国有近700万学生从高校毕业,创下最高纪录。而十年前为212万大学毕业生。但中国的经济正在放缓,已经导致了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字下降。现在,像李莎这样的毕业生,很多人发现他们的专业训练很难对口。
据估计,中国21岁至25岁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达16%,是蓝领工人的近4倍。教育部对500家企业的一份调查发现,雇主们已经在削减今年新的招聘职位,减幅约为15%。北京市教委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北京,大约有9.8万个职位供22.9万名新的毕业生。
“制造业仍然出现劳动力短缺。”位于香港的研究小组 - 中国劳工通讯的Geoffrey Crothall说。但是,在各大城市的许多大学毕业生最终在所在城市从事电话推销或者房产销售的低薪工作。他说,“往往这些工资低于在深圳工厂工人的工资。”
据国家统计局的计算,在201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每个月2800元人民币(461美元),比外来民工每月2300元人民币(381美元)的平均工资只高出约20%。
李莎三年前选择了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因为她认为这在将来肯定能找到一份工作,或许是为一家公司做污染报告或监控设备。但她说,她所在的中国环境管理学院的同学中,只有10%在6月份毕业前通过到他们学校的招聘人员找到工作。
“在过去的五、六年中,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多是在私营部门或合资企业,而国有企业没有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忠(音)说,“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可以得到优厚的待遇,如获得贷款。”
清华大学经济学家蔡继明(音)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尚未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少一些纯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更多的实用培训,职业培训与大学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赵忠表示,当局必须建立小额贷款计划,以鼓励新的毕业生成为企业家。
23岁的王旭(音)在西安的陕西科技大学学习包装设计。今年春季,他与在福建厦门的一家制造商签订了一个短期就业合同。
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其就业统计数字,要求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需要有就业合同。这导致了在网上售卖假合同。在淘宝网,花90元人民币(15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个看上去是正式的文书,甚至还有电话服务,以便应付学校官员打去验证该合同的有效性。
虽然王旭的工作是真实的,但是他很失望,厦门对他不是一个便利的地方,他每月的薪水是1500元人民币(250美元),“我的家乡在北京附近,回家的机票就得花2050元人民币(333美元)”他说,所以他辞职了,这个周六来招聘会上找工作。
黯淡的前景已促使一些大学毕业生离开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国的国营媒体纷纷报道了有文凭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保姆、女佣、按摩师、屠夫、面条制造商、家具搬运工,甚至公共厕所的清洁工这样的工作。
28岁的赖章平(音)于2009年毕业于华侨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但今年,他与两个朋友在上海的街道上开了一个摊位卖烤猪蹄。
“在城市里生存很艰难;通胀高,工资不够花”,他说。“我想趁还年轻闯一闯。”
赖章平和他的朋友们选择了卖猪蹄,因为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他们每个月能有2万到3万元人民币(3300美元到5000美元)的收入。他说,每个猪蹄卖7元人民币(1.15美元)左右。他并不担心人们问,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会屈尊在人行道上卖猪蹄。
他说,“我不觉得有什么耻辱,我是用我的辛勤工作赚钱”。
许多其他的毕业生和他们的父母仍然希望在国营企业或政府办公室工作。
22岁的郭雅冉(音)与她的母亲 - 51岁的会计师张继平(音)在北京这个招聘会上转。
当被问及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时,刚拿到市场营销学士学位的郭雅冉说,“我真的在期待点什么”,并补充说,每月2000元人民币(330美元)的工资她也乐于接受。
很快,她的母亲打断了她的话,“作为家长,我不期望我女儿的工资有多高,但我希望她能得到五大福利”。她指的是医疗、失业、退休、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津贴,国有部门通常配备这些福利。“另外,我不希望她要加班,没有周末。”
“对年轻人私人公司有时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我还是希望我女儿能找个稳定点的”,她说。“作为家长,我希望我女儿留在北京,但我想,如果她发现其他一些地方真是太好了,我也不会阻拦她。”
郭插话道:“我不认为你会放我走。”
她说,因为自己仍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她并没有强大的压力一定要接受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但我不打算等太久”,“因为在我后面,我知道下一个班也要毕业了。”
原文链接:求专业对口?中国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