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的苦果

2001年11月01日

入世以后,我国的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有>庞
大的从业人员和五十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会面临危局险境,一
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慢了。 

一个沉重的话题

“入世以后,国内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对於
加入WTO,张克似乎过於悲观了。

这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中国汽车工业
技术进步太慢。

张克说:“这是一个人们普遍议论的沉重话题。”在科协学术年会上,
中国汽车界仅有的一位院士、吉林大学教授郭孔辉,一汽集团年仅40岁的
董事长竺延风,以及业内外的许多人士,就在用不轻松的语调,为这个话题
加上各自的注解。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犹如一辆老爷车,这让张克感到痛心:
“东风公司发动机的设计能力与20年前相比就没有太大差别。”而竺延风
的评价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
平差距很大。

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国汽车业即将为自己蜗牛般的发展速度付出惨重代价,一种人们通常
难以想象、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亲身体验到的代价。

郭孔辉以2.2升丰田佳美车为例说,入世以后,最终关税将降到25
%,这种车的价格将由目前约40万降到约28万,而质量和价格正是“国
际竞争的核心”。此外,更强烈的冲击在於,对外商的政策将发生变化,本
地股权、贸易平衡、国产化比例等要求将不复存在。

在严峻的形势下,张克认为,我们只能暂时把民族自尊心放下来,那种
由国内独立开发、形成独立品牌的念头根本不切实际。

张克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外国公司蜂拥而入,即使国内汽车企
业都垮了,做技术不也还要依靠中国人吗?只要中国人在做,>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早晚会有中国人自己的公司。再说,入世以后,国内企业不会
一下子就垮掉,我们也还有努力的机会。”

为什麽慢如蜗牛

在探讨隐藏在巨大差距背后的原因时,竺延风说,以往人们更多地谈论
技术层面的东西,忽略了科技创新管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作用。

与竺延风不谋而合的是,张克也将技术进步慢归结为汽车工业自身的管
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弊端导致中长期技术工作不受重视,没有扎扎实实地
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企业领导关心的只是机器、厂房和生产线,而不是技
术的消化吸收和设计能力的形成。”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金履忠还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只强
调提高国产化率,不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船
舶工业从一开始就不强调国产化率,第一艘船出口时国产化率还不到50%
,如今也不过70%,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排到了世界第>。

相形之下,汽车工业则令人失望。尽管像桑塔纳等许多车型的国产化率
在不断提高,但正如郭孔辉所说:“这些年来,我们引进再引进,但并未摆
脱依赖外国的局面,尤其是在轿车制造方面。”

据介绍,上海大众桑塔纳投产后的10多年里,德国的桑塔纳4次换型
,其中两次大改,上海的桑塔纳却还是老样子。直到1997年后才出了个
桑塔纳2000,但改动不很大,没有什麽质的飞跃,而且改型时以德国大
众和巴西大众为主,中方只是作为小兄弟参加。到了1999年,又去买德
方的帕萨特图纸资料来转型生产。而帕萨特已经生产了若干年,图纸是现成
的,净赚中方1亿美元。

关於中国汽车业技术进步慢的原因,人们还能找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例
如,一位汽车工业的老前辈在吉利集团看到这家私有汽车企业的活力后,发
出由衷感叹:“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半个世纪还长不大,就是由於”只准我
干,不准你干“的行业垄断”。

合资不能白头偕老

“国外公司就是想赚钱,不是培养竞争对手,”金履忠说,“合资这条
道路,用市场换技术,虽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根本的问题是,不可能培养我
们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可能让我们的汽车工业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郭孔辉也说,作为合资一方的中方技术无份、资金短缺,过去的一个主
要资本----受关税保护的市场也将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很快失
去它原有的价值,这样合资的伙伴关系不可能“白头偕老”。

对於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卡车合资的消息,金履忠感到□心忡忡。
据报导,中国卡车业正与国际>大卡车企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热恋期”。
“如果卡车也合资了,中国汽车业将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这位研究
员说。

而近邻韩国的表现,当令中国汽车业无地自容。张克说,韩国汽车业大
约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比中国汽车业晚了差不多30年,却已经走过
了从引进到消化,再到自主开发的路。韩国人早就意识到,要自主开发,在
合资企业是办不到的,“合资的目的是消灭合资”,於是在“翅膀硬了”以
后开始“收复失地”,通过购买外方股权的办法,把合资企业变成单一的民
族工业。今天的韩国汽车业,面对国际竞争已经比较坦然。

自主开发并不神秘

不过,金履忠认为,自主开发轿车其实并不神秘。比如说,捷达轿车尾
部改型,中德双方都要求开发。德国人一开始瞧不起中国人,说“既然你们
要做,就搞个东西试试看”。结果,中方开发出来了。德国人一看,确实不
错,就认账了,还花上9000万人民币把知识产权买走。当然,同样的事
情发生在神龙。富康车要改为>厢型,结果由外方来开发,中方出了几亿法
郎。

一汽拿到的钱虽少,但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并不是不能开发,金履忠说
。他还认为,尽管有专家指出,国外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但国内的
开发成本肯定要比国外低得多。

还有一些专家,更是把新一代汽车,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看作中国汽
车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难得的最后机会。郭孔辉认为,在新一代汽车的技术
方面,中国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一个机会。

“拉郎配”能行吗?

在机会面前,竺延风建议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积极进行新一代汽车
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发达国家,由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做
法值得我们借鉴。”竺延风如是说。

但张克却不以为然,他将政府部门组织的攻关项目比作“拉郎配”,“
虽然培育出了一批成果和专家,但所有的攻关项目都只是做出了演示车,没
有形成生产能力,这也正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根
源,汽车技术投入大、回报大,负责任的应当是企业自身,而攻关项目并非
如此。换句话说,攻关项目形成的技术无主体,像东风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两
家研究所最近联合推出的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说不清楚到底属於哪个单位。

此外,张克还指出,高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之上产生的,我们不能低估
高新技术的难度。在新一代汽车技术上,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前面提
到的那辆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还相当原始。



《南方周末》2001年11月1日 记者 李虎军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