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阜阳疫情以谎言辟谣言 行政良知何在

2008年04月28日
1
1

        新京报社论

       一起公共卫生事件,让谣言与恐慌迅速通过网路与手机短信,弥漫在4月的阜阳城市上空。当地政府辟谣称:确有“几名”婴幼儿因患春季呼吸道疾病相继夭折,且这几例病没有相互传染联系。但市民普遍觉得政府的公告迟缓与暧昧,因为出现在医院和幼稚园门口的宣传单内容是“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而且,随著疫情真相的逐步揭开,“谣言”与“谎言”迅即同时瓦解。4月27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报导,当地政府所称的“呼吸道疾病”,其实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该病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而所谓“几例”,据昨日新华社报导,阜阳市政府提供的消息称,阜阳市3月份以来已有789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19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目前仍在医院住院治疗和留院观察204例。而之所以说是“几例”,是怕引起百姓不必要的恐慌。

       目前我国尚未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缺乏统一的病例诊断与报告标准。但面对传染疫情,阜阳市各医院和幼稚园不无例外地选择了沉默,却极不正常。“上级有安排,这件事情,不准乱说,谁说出去,谁丢饭碗。”面对“怪病”以及汹涌全城的谣言与恐慌,当地政府姗姗来迟的“辟谣”,竟然是谎言,从而一再延误社会及公众防治疫情的时机,以致在医院里“抱著孩子来看病的家长络绎不绝,大家挤在一起,没有任何隔绝措施”。

       “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反而引起更大的恐慌,更严峻的后果。其实,“谣言止於公开,恐慌止於公开”这样的常识,从几年前的非典开始,舆论曾重复多次。然而,到此番阜阳手足口病疫情事件,人们发现与常识背驰的、以捂为主的应对办法,依旧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主导思路。

       很多线民“又是阜阳,又是婴幼儿”的浩叹声,更让人对阜阳市以谎言应对谣言的做法愤怒。人们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前后阜阳市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此事件导致189例婴儿患轻中度营养不良,12例婴儿死亡,造成恶劣影响。事后证明,尽管“大头娃娃”早已成为阜阳人民的恐慌,但从群众举报到有关部门介入查处,竟历经长达16个月。

       为什么疫情发生了将近两个月,已经死亡19人,才公布相关资讯?为什么在此之前,阜阳市政府部门选择了沉默与谎言?越是紧要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拷问著政府的行政良知。这种行政良知体现於,当地政府部门到底是不是以人民生命安全为本。之所以一再发生瞒报事件,无一例外地出於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对自身利益的考虑。阜阳市政府部门以撒谎的方式“辟谣”,并明令相关部门三缄其口,其背后行政价值的取向,已不言而喻。

       在非典之后,卫生部专门发布《关於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讯发布方案》,国务院也於去年颁布《政府资讯公开条例》。但是,仍旧发生在阜阳的以谎言应对谣言的现象,表明政府资讯的公开化以及相关问责制度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1
1

来源:    2008年04月28日     新京报
1
1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