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中国经济的真相

2007年03月06日

   ——2006最好的经济分析文章

    一般理解中,竞争是比谁更优异的竞优过程。但这种理解遗漏了重要的例外,相当多的情况下,竞争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它不仅不能使竞争参与者变得更优异,而且会使他们放宽自己的道德约束,不择手段,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全球化时代,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办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加大经济活动中的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另一种相反,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人为压低工资,放任自然环境损害为代价,从而赢得价格优势。后一种办法被形象地称之为竞次(race to the bottom),即打到底线的竞争。
     顾名思义,在竞次游戏中比的不是谁更优秀,谁投入了更多的科技,更多的教育,而是比谁更能够苛待本国的劳动阶层,更能够容忍本国环境的破坏,比谁更有能力向人类文明的底线退化。以竞次手段所获得所谓竞争力,其内里是一个民族向道德野蛮状态的复归。
    
  打到底线的竞争,正是90年代后中国的全球化实践的最佳隐喻。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一直是中国某些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所谓比较优势。与美日比,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当於它们的4%。对这样悬殊的劳动力价格差距,人们一般将其当做与发达国家的某种天然差距坦然接受,有些ZF官员还为此庆幸,似乎中国也终於有了某种不容剥夺的奇禀异赋。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26年中,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於这个幅度(在中国,在体制内人员工资出现刚性增长同时,数量庞大的底层劳动者群体的工资却在表现出罕见的粘性)。
    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从50年到80年,日本的工资追上美国用了30年;而从78-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4%。在制造业,中国劳动力价格甚至比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低10%(印度快速增长的历史比中国晚了10多年)。更让人费解的是,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在中国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工资竟10年没涨。这不但对中国独步全球的经济增长构成了刺耳的嘲笑,也确证了中国工资增长的不自然性。
    
  如今这种工资与经济增长反向运动的现象,已从中国最下层的民工那里蔓延到所谓知识阶层。这几年中国经济过热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工资出现了明显下降,05年初,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已被打到每月500-600元的超低水平。一位在人才市场焦急寻找工作的河南财经大学毕业生表示:这让人怎么活?
    按这种劳动力价格趋势,再过一个3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恐怕只会越来越大。中国世纪可能只是一段民族主义非理性亢奋所留下的历史笑柄。将经济不断增长、工资却停滞不前(甚至不断降低)现象简单归咎於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禀赋是非常容易的,然而疑问在於,为什么人口密度远大於中国,内部市场潜力远小於中国的日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同样的疑问还有,如果由数量惊人的农民直接转换来的农民工确实存在过剩的话,难道在中国人口比例中小得微不足道的大学生也存在无限供给吗?
    很显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说法只是一套似是而非,根本无法让人信服的肤浅说辞,是有人故意强加给大众的一种学术蒙昧。事实上,劳动力价格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禀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中国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也并不是由什么自然禀赋所决定的,而是由一种人为的制度在起作用。其中,政治制度的作用相当关键。
    
    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过程,而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众口一词的简单市场过程。现在已经很清楚,在中国经济全速增长的整个过程中,这种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劳动者尤其是底层劳动者毫无保留的惨败。所以,在21世纪最初几年中,当有人突然发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这个秘密,并将这个秘密当做中国某种天然禀赋的时候,我们就很难不钦佩他们不求甚解、倒果为因的本领了。将一种政治过程的冷酷后果(劳动力价格)当作为可资炫耀的比较优势欣然接受,当然早已不只是一种学术上的无能。
    应当坦率承认,有人已在公众意识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神话,使我们误认为---我们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如果人民不延长工作时间、不降低工资要求、不降低保障水平,他们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实际情况是,中国的低工资更多的是国内分配严重不均衡的结果,它既非国际竞争的结果,也非自然禀赋所致。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固然可以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有限但非常脆弱的比较价格优势,也可以因为外汇储备的扩张、贸易的增长而为国家赢得某种强大的形象,但这种以牺牲人民福利,降低社会伦理标准为代价来换取所谓国家竞争力的办法,是一种典型的竞次。难怪有西方评论家惊呼:中国正在摧毁资本主义!
    
  显然,他并不是惊奇中国的竞争力,而是惊奇我们竟能如此轻易地逾越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底线,向著野蛮、冷酷的原始资本主义时代倒退。
  
  对这个结论,只要看看工厂中远远高於正常水平的工伤死亡率、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的工作时间,就丝毫不会怀疑了。或许,正是凭藉这种野蛮的力量,我们才让老牌资本主义对手不寒而栗。然而,野蛮的力量毕竟是野蛮的,它不可能与文明的力量做长久的赛跑。人力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一个国家将人力资源打压至简单再生产的底线,就像一个工厂不提折旧费用一样荒谬。它纵然可以创造短期超常的产出,但决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中国虽有超低的劳动力价格,但如果考虑生产率因素,在劳动力密集型制成品方面,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仅仅相当於中国的1.3倍,日本相当於中国的1.2倍。而如果与韩国比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甚至比韩国还高20%。这意味著,中国用相当於美、日将近1/25的微薄工资换来的仅仅是非常微弱的劳动成本优势。这个优势随时可能被其他因素所抵消。
    
  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采取的竞次姿态是全方位的,这在FDI上也表现得同样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已吸收的FDI达到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战后50年间日本吸收FDI的10倍。与此同时,中国自02年之后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年度吸收FDI的全球冠军。有人宣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FDI一个巨大的磁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短时间中超越世界资本主义的首都美国,的确是非常令人吃惊的,绝大多数人也是将此看成中国势如破竹的全球竞争力的一个明证而甘之如饴的。但正如我们在低工资中所发现的秘密一样,中国傲视全球的FDI 之中也同样隐藏著巨大的代价。除了低工资的吸引之外,全球FDI蜂拥而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各地方ZF以竞次方式对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甚至是ZF税收的甩卖。
    
    了解了中国FDI的真实内容,就不会对下面事实感到惊讶了:在中国所有城市中,FDI雄踞首位、GDP 排名全国第四的苏州市,在多项衡量居民富裕水平的指标上竟落后於远处内陆的成都市。中国FDI在增进本国人民福利水平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更加重要的是,FDI在未来影响本国居民收入的负效应可能还远远没显示出来。因为土地、自然资源可能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收益都在通过GDP在源源不断地外流。把财富带走,把GDP留给中国,这就是竞次逻辑下FDI的另外一面。学者曾对FDI的效果做出过某种宏观估计,如果假定FDI的投资收益为10%,主要由FDI形成的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为,那么中间这7个百分点的投资收益率差距,将意味著资本效率的重大损失。
    
  中国与日本一样,是储蓄率奇高,资本相当丰富的国家,但中国在改革开放26年中吸收的FDI不仅相当於日本战后50年的10倍,而且还在年度数字上超过储蓄率低得可怜的美国,这实在是个相当让人诧异的事实。这除了证明中国存在惊人的资本浪费,证明的另一个事实是:中国节节升高的FDI是个政治选择,是个非理性的体制做出的非理性的经济选择(虽然它对官僚体系的利益来说是一种理性选择)。
    可笑的是,这种政治选择仅仅制造出了一些可以唬人,可以炫耀的FDI数据,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既然是体制的选择,只要这个体制不变,这种竞次战略不走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就很难回头。学者在研究了一些地方ZF05年的经济计划后发现,引进外资被普遍提升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在改革时期,向中央ZF争取项目投资,一直是地方ZF官员发展经济首要的议事日程,90年代中期后,FDI为这种传统思路开辟了另外一条捷径。如果说前一条路导致巨大的投资浪费的话,那么后者则是洞开了财富的输出之门。
    
  我们不能怪国际资本太狡猾/太贪婪,只能怪自己太愚蠢。这个体制的独特优势仅在於,它可以未经国民允许就慷慨牺牲国民的福利。而资本总是流向那些劳动力价格最低廉、ZF保证剥削力度最高的地方(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剥削)。毫无疑问,闻利起早的国际资本非常欢迎这种体制,他们乐於用最廉价的赞扬满足我们炽烈的虚荣心。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竞次手段,远不止于人为压低的工资价格,也远不止於土地收益、财政收益的赠送。对环境破坏的容忍,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性开发,对本国市场的让渡,对本土经济的歧视等等,都是这种竞次方式的体现。有太多的证据表明,中国赢得世界工厂美誉的同时,中国的环境破坏、能源消耗率、自然资源消耗率都已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而这,正是世界工厂得以奠定的基础。
    
  在这个星球上,人们可能只见过赖账不还的发展中国家,却很少见到像中国这样奢侈大方的穷国。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曾经以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大肆支援第三世界;今天,中国以同样方式无私地补贴著国际资本。这真是绝妙的历史雷同。在这种历史雷同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某种核心体制和文化的历史延续---一种一贯歧视、压抑本土自主民间力量的体制和一种ZF中心主义的战略文化。
    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上,作为一种游离於ZF之外的力量,企业比ZF力量更容易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跨国企业巨头在全球化中越来越显赫的作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整个转轨时期,尤其是90年代,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一直固守著ZF中心主义的战略姿态。这种战略将一个国家的ZF而不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人民作为竞争的主体。ZF中心主义,作为中国内部全能ZF体制的延伸是个非常自然的结果。它要求将最大限度的财力集中在ZF,以形成某种调控能力和塑造某种名不副实的指标形象,中国以ZF控制为基础的汇率制度所形成的庞大的外汇储备,以ZF廉价出卖资源为手段所获得超高的FDI,以压低人力工资和财政补贴所刺激的出口能力,以及在ZF投资为主强行拉动的经济增长率等等,都是这种ZF中心主义战略的结果。毋庸置疑,所有这些的确都为中国创造一个完美国际形象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在相当程度上是以本土企业的衰弱和人民的贫困为代价的。

    如果仅仅是国家好像具有了某种竞争力,而企业变得衰弱,人民变得贫困,那么这种所谓国家竞争力就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假相。经济发展的本来目的是让人变得昂贵起来,而伴随著中国高速增长,人却变得越来越贱,越来越廉价,这种事实显然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扭曲。或许,在全球化时代,对於一个经济人似的国家官僚体系来说,要想获得某种跨越民族国家范围的巨大寻租利益,蓄意维持贫困的底层和一群毫无竞争力的企业,就是它所必须做的。
    与其他国家相反,中国不仅没有保护本国市场尽量只面向本土企业开放,反而利用各种手段抑制本土尤其是本土民间企业。这使得本土企业无法充分利用本土市场给予的宝贵成长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号称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在长达26年的时间中却没有成长出一家国际巨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苏州,这个与全球化融合得最为彻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四家曾在80年代中国市场上非常知名的本土家电企业(被称为四小名旦),如今已悉数销声匿迹,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家如今在靠门面房出租苦苦度日。
    中国商务部0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没有达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已显露垄断苗头。但中国商务部显然不会承认,跨国公司能够长驱直入是中国官僚体系蓄意削弱本土民间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全球化的力量不过是主动利用了中国体制的天然缺陷罢了。或者说,这是全球化力量利用各国的体制禀赋(而非自然禀赋)主动进行的一次全球配置。显然,跨国资本全球化配置在中国的试验是一次成功的经典之作。很难想像,在全球化的激烈角逐中,由不满的劳工+低技术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中国企业能具备什么真正的竞争力。以这样原始的竞争力,中国恐怕只有能力向非洲出口资本主义。事实上,这种竞争力的匮乏已经充分地表现在中国的贸易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总额迅速攀升,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表明,到 03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已经跃升为世界第四,世界第三。但伴随著贸易总额超高速增长的奇怪现象是: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而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恶化的典型症状。有统计表明,02年,日本对华出口产品价格比90年上升了3%,而对华进口产品价格则大幅下降了18.4%。
  
  仅此一项,日本每年从对华贸易中节省将近200亿美元。与此形成对比的一个景象是,在中国华南的一家出口工厂中,电扇、榨汁机、烤面包机的平均批发价格从10年前的7美元下降到03年的4美元。该厂的一位负责人感叹到,只有最廉价者才能生存下来。
  
  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表面上看,仅仅是中国从不断增长的贸易中获得了越来越少的利益,深层表现的则是一个相当符合逻辑却令人不安的现实:中国企业的相对竞争力不仅没有随著经济的增长而上升,而是在不断下降。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全球化力量对中国转轨的深度卷入,在中国塑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格局。
    一方面,跨国资本利用品牌和文化影响力占据中国少数富人和中产阶级的绝大部分消费能力。富人和中产阶级是中国最具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而跨国资本的产品中所包含的某种文化内容,是最能够满足他们的品牌追求以及身份确认要求的。作为全球化的核心意识形态,消费主义首先是从意识上,然后才是从经济上将中产阶级从民族国家内部分离出去,从而成为世界的中产阶级。所以,跨国资本一旦占据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就将中国的市场从民族国家的内部转移出去,变成了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本土技术简单、生产率低下的制造业,由於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所导致的激烈竞争被跨国资本成功地纳入全球生产体系,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简单的组装、加工、零部件生产等。於是,中国的底层劳动者实际上也就变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底层。

    很清楚,中国的阶层分化已经与世界性的阶层分化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借助本国政治体制和国际资本的双重力量,中国庞大劳动者的底层地位也将更加稳固。这样,单一民族国家的经济体系由於全球化力量的嵌入而遭到了裂解。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对应的是国际资本的供给,而本土制造业却由於无法掌握最终的销售渠道被变成了跨国资本的组装车间。
    对跨国资本来说,这样的组装车间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随时可以挑选他们认为成本最低廉的地方。这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不仅是本国同行的竞争,也面临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为跨国资本最大限度压缩这些组装车间的利润提供了藉口和现实可能。当本土最大的消费需求无法转变为本土产业的合理利润时,产业的竞争力的升级是根本无法想像的。换言之,他们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并被固定在世界经济体系价值链的低端而无法向上游移动半步。
    
  然而,这并不是这种格局最严重的后果。更严重的后果在於,这些为中国提供了最多就业机会的本土制造业(也包括其他产业),由於利润微薄无法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陷阱。这是中国宏观经济经常表现为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需不足就必须扩大外需,增加外需就必须和其他穷国竞争,这种竞争又导致不断压低工资及成本,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导致内需的萎靡。这显然是一个难以自拔的需求陷阱。
    
  从社会结构上看,全球化力量的涉入,在二元结构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中国已经无法通过本土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作用推动社会结构的整合和转型。一个消费不能渐次向下层移动的断裂社会,其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一个合理的推断是,蜂拥而至的全球化力量可能促进了中国的短期经济增长,但却阻断了中国的长期发展之路。改革开放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官僚体系就一直奉行著抑制本土经济尤其是本土民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无法平等分享金融、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情况下,中国大量的本土企业要么与官僚体系结盟,形成一种多元化、短期化的战略文化,要么持续挖掘廉价劳动力这个惟一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形成长期的企业竞争力。
  
  除了抑制本土经济之外,中国对外资却给予了税收超国民待遇,这也使得本土企业长期处於极其不利的竞争位置。中国对本土草根企业的歧视之深与对外资企业的优待之多,形成了非常显明的反差。一个最广为人知的例证是,外资的税收优惠在延续了20多年之后,仍然无法取消。
    
  对此,中国的财政部长金人庆深感无奈。在一次会议上,他明确表示了他的不满:目前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不到15%,而中资企业为33%,这完全是不平等嘛,WTO框架下,不说给中资企业优惠,至少要一视同仁,这才是国民待遇。我觉得,现在为中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少了,而为外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多了。但金人庆可能不明白,在这种独厚於外资企业的怪现象背后,是全球化官僚在中国的崛起。全球化官僚是那些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全球化视野,在意识上与跨国公司有著深刻认同的民族国家的官僚。如果范围更加宽泛一些,全球化官僚还应该包括那些对中国官僚系统有著深刻影响的学术团体。这些官僚未必与跨国公司有著直接的利益牵涉,但是与跨国资本家阶层有著深刻的文化认同。正是由於这种文化和意识上的认同,全球化官僚会不知不觉地偏袒国际资本,而这才是全球化真正的力量所在。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力量,更是一种文化力量。隐性的文化力量要比外显的经济力量强大得多。01年,主管中国证券事务的中国证监会,竟然要求IPO、再融资时,必须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补充审计。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固然造假成风,不堪信任,但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也同样可能造假。将制度建设的失败归罪於国内会计事务所并加以歧视性政策,当然是相当荒谬的。而其中反映的则是中国全球化官僚骨子里的一种文化自觉。早就有美国学者观察到,多数国家和城市中,具有全球意识的官僚和政界人士的力量已超过提倡民族经济的一方,这种正在中国充分浮现出来的力量,就是金人庆感受的那种(替外资说话)的无形力量。

    有迹象表明,跨国资本为了经济利益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卷入了中国的政治腐败案件。中国政治级别很高的建行行长张恩照的腐败丑闻即是其中一例。完全可以预计,这种合谋在中国将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格外令人担心的是,只要他们愿意,跨国资本的ZF俘获能力要比中国本土企业强大得多。如果这种系统性的勾结真的成为现实,那么,中国的官僚企业利用国家权力入股可能还能分得一杯羹,而中国本土的草根企业就将被置於一种完全失去话语权的危险的依附地位。
    
  这意味著,中国本土企业将被彻底固定在利润最微薄的价值链的最底层。下面的数据可以直观告诉我们价值链最底层企业的依附境遇究竟是怎么回事:03年中国出口了53亿双鞋(相当於为世界上每个人生产一双鞋),但中国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仅仅是总利润的20%,其余80%的利润都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厂商所获得。按照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在中国本土企业由於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被逼至了附加值极低的世界价值链低端的同时,外资却占据了中国附加值极高的价值链的出口高端。93年之后10年中,工业机械的出口总额增长了20倍,而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从35%跃升到接近80%。同时,在最能体现附加值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出口中,外资企业占据的比例更是达到92%的绝对比例。其他高新技术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外资在中国出口中的超高比例,与其他后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泰国等国的情况相比,相当的不寻常。
    
  有研究者由此认定,中国已经出现了外资替代效应。即正规制造业被外资取代的情况。如此看来,中国不过是一个为外资提供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有著超低环保标准、超低社会责任标准的生产基地。总之,90年代之后,由於在全球化浪潮中选择了激进的竞次战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正在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最廉价、最庞大的中转站。这大概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经济体但外贸依存度却奇高无比的背后原因。
    
  然而,正当许多不求甚解的经济学家为中国的自由贸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陶醉的时候,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却给他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穷国的贫困并非由於缺乏自由贸易,因为贫穷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 40%---远远高於富裕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等於说,外贸依存度奇高所表明的,可能并不是这个国家贸易的发达程度,而是这个国家的贫穷程度。
    
  中国独特体制有这样一种功能:它可以将全球经济竞争的压力向内转移并转移给它的底层人民,而在国家层面上维持一种强大的形象。个中奥妙,是长期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人们所难以理解的。所以,在中国凭藉各种强劲的指标引得观者如云,并博得阵阵惊叹的时候,它实际上可能是在表演一套魔术。不过,在一通让人眼花缭乱的东方功夫之后,我们也开始渐渐露出了最大的破绽,那就是:我们有一个庞大得惊人的底层人口和一群毫无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这正是是我们在全球化图景背后,看到的另外一个中国。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