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的冲突与法律的失效:中国劳工权益分析报告

2004年12月17日


去年“中国劳工通讯”就中国劳工权益、工会发展及劳动法规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能揭露中国的现实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问题造成的后果。《利益的冲突与法律的失效:中国劳工权益分析报告》是该系列的第一炮,该报告共分五章,全长九万馀字,将於一月下旬於本网刊出。下面是该报告的内容简介及目录,让读者先睹为快。

概 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以来,中国政府以这两部法律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劳动法律体系。十馀年来,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两大弱势群体 □ 城镇的下岗失业工人与农民工。两大弱势群体的出现以及它们的处境,凸现了实现劳工权益的巨大障碍,这些障碍泯灭了劳动法律在其颁布之时所强调的保护劳工权益的初衷。
\

《利益的冲突与法律的失效:中国劳工权益分析报告》试图从两个视角 □ 法律与政策之间的矛盾、立法与执法之间的差异,对中国劳动关系中的问题作一概括分析;对《劳动法》和《工会法》作一简要评论;对立法和执法的缺陷作一客观探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报告不是一份学术报告,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个报告也不是一份新闻稿,因为它引用的资讯已经没有了新闻的价值。但是,这个报告揭露了中国的现实问题,触及了现实后面的背景,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了问题造成的后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国劳工通讯”的观点。

在这份约9万馀字的报告中,我们不可能对上述视角涉及的各种问题作更多地分析,也不可能就分析到的问题提出更多的建议。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向海内外一切关注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工权益的人们提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日趋成熟的同时,两大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向中国政界、产业界和知识界的人士们呼吁,以牺牲劳工利益来扶植资本,以劳动者的权益作为改革的代价,是无法发展经济和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劳资矛盾的持续激化,只能引发社会的动乱;保障劳工权益,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规□化的要求;而对劳工权益的保障,除了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还要依靠劳工自身,依靠那些由工人自己组织起来的,真正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

下面是报告的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劳动法》和《工会法》实施过程的背景回顾

一、国有企业的最后历程

二、私营企业的发展近况

>、工人的构成变化

四、中国的劳动政策和劳动法律


第二章 法律与政策的冲突(1):对城市工人劳动权益的制度性剥夺
一、国企改制与解除劳动合同:政策主导下的违法操作

二、工人的就业权利与劳动条件:企业改制后工人的处境

>、艰难的自我维权活动:工人集体行动的法律依据和特点

第>章 法律与政策的冲突(2):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性限制

一、从户籍制度到就业限制:来自公共权力的障碍

二、从责令改正到处以罚款:雇主违法的成本分析

>、从无助到无奈:农民工维权艰难

第四章 法律与现实的差距:对工会法实施难点的分析

一、2001版《工会法》的变化:工会的维权职能、维权手段和工会干部的权益保障

二、《工会法》实施的难点之一:企业工会的依附地位

>、《工会法》实施的难点之二:工会在企业中的实际角色

四、工会法实施的难点之>:企业工会干部的双重身份

五、工会法实施的难点之四:全总行政性工会组建运动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社会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对劳动法律失效的分析

一、劳动法律的执行监督体系

二、劳动法律与地方政策:劳动监察机构的行政不能为

>、行政执法与官商一体:劳动监察机构的行政不敢为

四、劳动监察与部门协调:劳动监察机构的行政不愿为

五、“雇用合意”:劳动法律失效的另类原因

\ \

结论与建议

参考资料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