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上游加工厂违法生产 迪奥子公司因未尽到企业责任遭司法接管

2024年06月14日
“”

图片来源:andersphoto / Shutterstock

因供应链上游加工厂的违法行为,LV旗下迪奥子公司近期被米兰法院判处”司法接管(judicial administration)“一年。案件警示品牌如对供应链上加工厂的违法行为坐视不理,将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更可能声誉扫地。

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报道,意大利米兰法院今年来已三次因品牌公司未能有效监督其供应链上的生产商、而做出不利于品牌公司的裁决。最新的一份司法裁决在2024年6月份发出,针对迪奥旗下子公司,指控他们的直接加工厂违法行事、剥削工人,因而迪奥子公司和分包加工厂均需负上法律责任。

迪奥(Dior)是全球顶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的第二大品牌,整个集团2023年年收入达862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3%。据路透社援引法庭文件指出,今年三四月份,意大利警方针对迪奥全资拥有的一家意大利子公司迪奥SRL(Dior SRL)展开了调查,发现迪奥子公司直接分包给另外四间由华人经营的小型加工厂生产皮具。其中有两家工厂,分别在迪奥子公司承接了75万欧元和73万欧元的年度订单。

意大利警方调查这四间加工厂发现,工厂在米兰郊区生产,合共雇佣了32名工人。四家工厂当中,有两家使用了非法移工、有两家工人无证就开工。法庭指,这些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拿到的工钱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而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卫生条件“连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都达不到”,严重违反了意大利的劳动法。证据显示,工厂工人们整天整夜都得待在工厂,睡在工厂地板上、随时准备交接班,以保证生产线能24小时连轴转,节假日也全年无休。工厂甚至拆除了机器中的安全设备,只为方便生产线能转得更快——这也令工人置于危险之境。正是这些罔顾工人职安健的做法,保证了迪奥加工厂能以低至53欧元的成本生产皮包,最终一个挂名迪奥品牌的皮包可售出翻50倍、达2600欧元的高价。

Credit:Humphery/ Shutterstock

图片来源:Humphery/ Shutterstock

对此,米兰法院明确指出“迪奥公司未能采取适当措施来检查供应商公司的实际工作条件或其技术能力,也未能对其供应商进行定期审计”。警方调查到迪奥加工厂剥削工人的行为和违法用工,米兰法院就此下令,迪奥子公司将被“司法接管”一年,意味着虽然公司可以继续运营,但要由法庭指派的专员来管理公司。

早在今年一月份及四月份,米兰法院同样也针对皮革品牌企业监管供应链不力、未能预防加工厂的违法行为,而发出过类似的接管命令。一月份的接管命令是针对品牌埃尔维诺·马汀尼(Alviero Martini)这家皮革公司。而四月份的接管命令对象则是乔治·阿玛尼(George Armani)品牌旗下子公司。检察官指控,这两家公司都未能阻止其供应链上的侵权行为发生。而法院的接管判决更明示,针对供应链上加工厂的违法行为,阿玛尼子公司“监管不当、存在失职“,因而应承担责任。

针对这一连串”意大利加工厂违反劳动法、供应链下游的品牌企业未能提早预防并阻止违法行为发生“的供应链侵权案,米兰法院还在6月份的裁决当中总结,这些违法行为决不是一次性、单个生产线的偶然事件,而已经演变成了品牌供应商为赚尽利润而铤而走险的系统性行为。法院的判决不单是要打击违法加工厂,也是发出警号:品牌必须对其供应链上的行为负责。

意大利警方对这些品牌加工厂的调查,与米兰法院多次做出品牌子公司应被司法接管的裁决,均揭示了品牌公司不再能从供应链上的违法行为脱身,或是委过于人。品牌公司要对供应链上游的生产行为、违法行为负上切实的法律责任(而不是道德责任),不应容忍加工厂为任何考量而违反劳动法、罔顾工人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安全。

如若未能有效预防供应链上工厂的违法行为,米兰法院的裁决表明,分包公司和加工厂会被刑事调查与惩处,而品牌同样会因未尽到监管责任、尽责调查责任而受到批评、声誉扫地,甚至同样负上刑责。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