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经济改革的最大失误

2003年03月11日

很多年以前,我就有这样一个意见,但是苦於无处发表:我认为解决国营企业问题最公平,最合理,对社会震动最小的方法是:把国企的资产划分成股份分配给国营企业职工!比如,厂长分得1万股,工人分得1千股。从此以后,政府就和原国企在资产上彻底划清了界限。这些国企就和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一样了,一步到位改制成功。

本来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农村包产到户,实际上是变相地私有化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并由此解放了生产力。尝到甜头后,在80年代的城市经济改革中,本来就应该把国营企业私有化了的。但是由於意识形态的原因,由於官员贪恋经济管理权,国企的改革一直就没碰所有制这个关键的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农村分地比较直观简单,丈量后分了就成了。国企的机器厂房却分拆不得,我猜想土八路以前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股份制”为何物,压根就没想到可以“不拆机器拆股份”。

二十多年了,什么厂长负责制,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承包,租赁,名堂多得数不胜数。大小官员就是在这些变化中,趁机不断地把公家的东西窃为己有的,甚至把银行的钱都大量地装进了个人的腰包。中国的腐败尤其多,就是这个原因。企业虽然一天天垮下去了,官员们的日子却越来越好过了,普通工人到最后却下岗了。有人强调,这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云云。但是我要告诉你,按照我说的以股份制的形式分配国企资产给职工的话,这些代价就不用付出如此之多!!!

如果把股份分配给职工,职工就由以前的单纯为国家打工,变成了股东,工厂有他的一份,那积极性责任感等等就不必我多解释了。更重要的是,股东就有股东的权利,他们在法律上就有依据来监督厂长(也就是大股东)的作为,贪污腐败自然少多了。经营管理用心了,大家都是一个船上的了,那这些原国企的精神面貌就会涣然一新,哪会有大面积的亏损发生?哪会有那么多工人失业?哪会有长达几年的社会需求不足?

想当年朱熔基搞贷款倾斜,处处照顾国企,要求三年脱困,并且允许让工人下岗,实际上就此彻底剥夺了工人可以拥有股份的机会。我当时就意识到,朱熔基并不是真正的改革者。到后来,朱熔基的政策越来越照顾权力阶层的利益了,除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入世贸可以称道以外,其他大都失败。我爱其直言,爱其清廉,但反感其政策。

有人说,他的“宏观调控”云云。我告诉你,朱熔基致命的错误,是把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手段,用到了中国这个国营企业仍然占50%强的国家,所以他的调控屡屡达不到预期。人家的经济细胞--企业,基本上都是私有化的,而我们还有太多的国企,国企的官僚都是党的组织部内定的,既不是生意人也不是管理行家,更重要的是:企业并非他们个人的,所以他们不是资本家。既然他们不是资本家,那他们对调控信号根本就没有反应甚至进行错误的反应,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现在的国企,已经搞不清楚是属於谁的了。有好处时都来抢,没好处时人都不见了。银行的贷款没人张罗还。我相信到最后没办法,还是要全面私有化的,可是到那时候的私有化和当初红火的时候分配股份给职工的私有化,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很多国企已经欠债累累,净资产为负值了,不知道政府是打算赖掉银行的钱呢还是准备用纳税人的钱去填洞。遗憾哪!

天地良心,老国企名义上是国家的,实际上还不都是工人阶级长期拿著低工资,白手起家建起来的?后来改革了,把工厂按股份分给他们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就算工人阶级理解不到分配股权这一层,那经济学家这么久了都在干什么?有谁帮他们呼吁了?不是说共同富裕吗?分配股权这么公平合理的办法为什么不用?

猫眼看人 凯迪网路 2003-3-8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