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俄劳工「除了撒尿都在干活」

2006年06月26日

在海参崴,有一批长年从事劳务的中国工人。他们来自中国的各个地方,在这里从事著卑微而繁重的体力劳动,过著清苦流离的生活。对於他们来说,能够挣到钱,最终平安地回国,就是最好的结果。

干最苦最累的活

「你们从哪里来的?」他小心地问,海风刻在他粗糙的脸上,这个朴实的中国男人有些害羞。

 他叫王福贵,在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负责给未干的水泥墙贴烤花瓷砖。他是一万三千名在滨海边疆区持劳工卡务工的中国人之一。

 这些背井离乡的中国劳工,在这个异国的城市里,干最苦最累的活,住拥挤的通铺,吃大锅饭,辛勤如工蜂,卑微如蚂蚁,却憧憬著机遇、价值,以及money。这些憨厚的汉子,只在拿到工钱的时候,心里狠命乐一下,然后,按月寄回老家。

 在滨海边疆区,他们大多从事建筑、汽修、种地、伐木、修鞋等体力活和小手艺,每月最低也能有两三千人民币的纯收入,但同类工作在国内往往只有几百元钱,有时还会被成年累月地拖欠,相比之下,他们是满足的。

没有自由的日子
然而最令他们难受的,是失去自由的滋味。在广场上和水泥的李姓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的活动只有两点一线,从宿舍到工地,再从工地到宿舍,除了到最近的小卖店买烟,几乎从不到其他地方。据当地人讲,有大量中国劳工居住的「好望角」,也是俄罗斯警察最爱光顾的地方。在海参崴,一旦遭遇突然的冲突,劳工们选择的方式往往是中国人特有的息事宁人和委曲求全,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和谐与安宁,得以在异乡的土地上与陌生人共存。

 我们以借洗手间爲名进入劳工宿舍一探究竟。在狭窄的走廊两侧,各有一扇门,一边是两个卧室,另一侧是卫生间和厨房,这样一间宿舍住4个人。我们发现,住在这里的中国劳工们对陌生人很警觉,不愿多说,当发觉记者在摄影后,更如惊弓之鸟,不见踪影。据说,这是当地警察给他们留下的后遗症。

 不可否认,部分在俄务工的中国人有令当地人讨厌的地方,他们整体素质不高,不讲卫生,随地吐痰,公衆场合大声喧哗,有时还杀狗、打鸟、吃青蛙,这是俄罗斯人无法接受的。

 但中国人真能吃苦,这一点俄罗斯人不得不承认。在海滨,我们应邀到船长巴撒的船上作客,问起他对中国工人的看法,巴撒竖起大拇指:「他们干的活很多很苦,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低。」「去年在这里干活的中国工人非常多,但是今年很少了,这是因爲当局不让他们过来了,当局认爲他们没有护照,」巴撒耸耸肩,「他们很苦的。」

中国建筑工人工作勤奋,效率高 

汽车修理业是在海参崴务劳的中国人聚集的大行业。在海参崴最大的华人汽修行外,摆满了各种送修的车,十多个工人正在忙碌。「每年从4月到11月,是修车的旺季,活儿多得干不完!」老板娘李春凤很满意。

 海参崴是港口城市,每天有大批二手车运到这里,经过修理,再销住俄罗斯各地。但俄罗斯人修车效率低,预订修车得等一个星期,排上号还得再等10天。而中国汽修行,活干得细致速度又快,价钱还低,因此俄罗斯人都愿意把车送到中国汽车修配行。

 去年李春凤投资5万美金,用每月3,000美金的租金创了这个汽修行,可以同时修50台车。现在她的车行每天收入1,300美金,一年下来相当可观。李春凤的汽修行雇了18个中国工人,每月除有3,000元人民币底薪外,还可按业务额有35%的提成。

最大愿望:每月寄钱回家
 「他们除了撒尿都在干活!」泼辣的女老板不无得意,「让出去都不出去,他们说,不懂俄语没法交流,外面也不太安全,还不如多干活。这群小伙子爲赚钱不怕吃苦!」
修车工刘师傅,今年二月刚刚来到海参崴,是河南驻马店人,在乡下还有三个儿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个月把自己挣的钱数好,汇到河南老家去。」「干得多就挣得多,根据每一辆车喷漆的面积来计件,大活要一周才能喷好一辆,小活就简单些,有时一天就能干完。」

 在喷漆控制间,年轻的喷漆调配师正在配漆,相比於外面冰冷车间里的工人来说,他的工作算是轻松的,只需要根据型号在电脑上进行配置即可,「我这也算个技术活,有技术含量。」他的月工资能达到6,000元人民币,当然,吃住都由老板解决。

费用昂贵入不敷支

 对於在俄的中国劳工来说,虽然挣得比国内多,但当地的生活费用却也相当高。当地华商爲记者算了一笔账:对於一般来俄务工的人来说,每个月的费用要达到6,000元人民币,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中国劳工一般四个人租一个民宅,即使地点比较偏,也要每月350美金,地点稍好一点的就要到400美金一个月,平均每人每月就要800多元人民币。

 吃饭方面,平均每人每天最少要花50元人民币,这已是最节省的了,土豆、白菜爲主食,若是想要吃肉、喝奶,一天就得1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3,000多元。如果住得远的,还要打车或是坐公交,每月又得500块钱。

 另外,海参崴的通讯费也很贵,在中国,手机作爲民间消费品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在俄罗斯则是奢侈品。据了解,俄国的电话费是中国的10倍,对於远在异乡的中国劳工来说,每个月又得花上固定电话和手机费用400元左右,再加上一些意想不到的苛捐杂税、签证费用,要维持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6,000元人民币一点都不多。

数百鞋匠乐在异邦
人们不会留意,在海参崴市政广场的天桥角下,一个中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鞋。
他是37岁的王小东,家住黑龙江绥化,在边境绥芬河干了3年后,他把自己的事业延伸到了海参崴,妻子也与他一起来闯他乡,共同修鞋。

 夫妻俩现在与另外一对中国人同租一间房,伙著吃饭,生活虽艰苦,但修鞋收入很是诱人。王小东对记者说,像他这样一天下来,纯收入能有人民币200元,要是找对了好的地点,一天最多可以赚到100美金。像他这样的修鞋匠,海参崴有数百人。

 在他的鞋摊上,除了满满当当的鞋掌、鞋跟、罐胶,还有五顔六色的拉链,王小东的鞋摊兼换拉链。说话间,一名俄罗斯男子来取前天送修的皮鞋,左看右看,几分钟后男人满意地离开了。「俄罗斯人很讲信誉,事先讲好的价钱,绝对不会拖欠。我准备坚持干下去。」

中国在俄劳工数位成谜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通过正规手续赴俄务工的中国劳工总数约爲2.2万。但也有媒体称,连黑市劳工在内,有50万人或者100万人。而俄罗斯外交部公布的数位则是10万人。还有,俄罗斯远东经济研究所的估计是20万人,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

 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大量外流,当地人口从800多万锐减到670万,要发展经济,补充劳力势在必行,而勤快能干的中国劳工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但当地《东方侨报》的主编薛会林说,俄远东地区一直有人散布中国进行「静悄悄经济和人口扩张」的言论,俄罗斯一些政客也不时攻击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蚕食俄罗斯领土」,所以,现在远东地区正准备从中亚移民,即使考虑越南人和朝鲜人,也绝不会考虑中国人。
2006年6月20日  香港文汇报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