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人员写给中国科协领导的一封滴血信

2007年05月13日

尊敬的程书记:

    您好! 我叫郭昌盛,是一个刚刚从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下岗的“临时工”。本不想打扰您,但本著对科协事业和本人负责的原则,却又忍不住给您写信。

    我出身湖北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贫苦农民。应该说,我作为一个毫无根基的农民,能从乡村通讯员这个最基层的岗位一步一步地走到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层组织——中国科协,到科协事业单位从事农村科普工作,是我最感自豪和欣慰的事情。因为,在我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我可以利用科协这个大舞台,通过我的努力,为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 从1994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著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工作。先是在湖北省科协科普部,2000年又应聘到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我深知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组织的信任,我先后参与了湖北省“科学素质工程”的策划和实施工作;参与了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铁道部“科普列车西部行”中“科技致富大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提议开展“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创建活动,并被中国科协采纳实施;参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大王”科技下乡和科技扶贫活动,为老少边穷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民服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科技大王”活动成为中国科协的农村科普品牌活动:先后被列入中宣部等十四部委有关“三下乡”通知、中国科协《关於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活动进行了肯定报道,王兆国同志对“科技大王进阜新”科技下乡活动进行了肯定批示。

    我深知自己能在科协这个大家庭里,利用工作岗位,做一些有益於社会的事情,是我的万幸。在自身的努力和领导同事们的帮带下,我学到了很多业务技能。在开展好农村科普活动的同时,我还尽自己所能,为单位制作网站、编辑和发行内部会刊。

    13年来,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来访的农民热情诚肯,对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尊敬谦虚。虽然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却处处要求自己要比身边的党员做得更好。

    13年来,我虽然一直是“临时工”“合同工”的身份,却处处要求自己要有“主人翁”的意识,为单位著想,为事业著想,积极维护单位的社会声誉和荣誉。

    13年来,虽然入党、升职、加薪和表彰奖励多半与我无缘,但我却仍一腔热情地工作。

    目前,我居住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为了照顾到家庭和工作,我披星戴月,每天要换乘6次公交车,在路上往返5个多小时上下班。我尽最大的可能,早到晚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只想通过自己默默无闻地努力,把自己对农民的体恤和爱怜化作最实际的行动。 除了利用科协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尽心尽力为广大农民服务外,我还利用工作之余,对农民工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办了农民工网站(http://cnmg.cc333.com/),并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农民工的维权积极呐喊。2004年10月,凤凰卫视财经点对点栏目以《劳动者权益之在城市》对我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专访。

     2006年,中国科协进行了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事改革。新组建的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不仅有农函大、农技协的传统工作内容,更有科协和社会赋予的一些新的职责和任务。在机构改革中,我有幸留了下来,在农技协发展处(中国农技协秘书处)继续从事农技协的工作。说实在话,我打心底里希望,能通过机构改革,带来新的活力和工作动力。 应该说,科协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总体是成功的。不仅加强了事业单位的力量,拓展了事业单位的工作领域,而且整合了资源、使工作更加系统化。 但是,在具体的人员安排上,却也有个别不尽如人意之处。就拿农技协发展处来说,我个人认为:新任命(竞争上岗?)的薛志安副处长(主持处室工作),个人素质较差,不适合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她既不懂业务,又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业务工作上,下仅不懂装懂指手划脚,还处处节外生枝,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牵扯别人的精力,让人没法正常、愉快地工作。在做人上,不仅处处压制别人,还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威,对上对下两副嘴脸。在领导面前显得谦虚和善,对下面的同志态度怠慢,对同事时常蛮横无理。就连开会都不让同事在领导面前说话,如果有人在领导面前发言了,会后准会挨駡。仗著自己有背景,自认为把办公室的门一关,自己就是老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找碴整人。并且还处处先入为主,在领导面前颠倒黑白。功劳全是她的,错误全是别人的。

    为了工作大局著想,实现为农民服务的愿望,同时,也为了养家糊口,我只能是小心谨慎、忍气吞声。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我一心只盼著领导能慧眼识人,分清是非,支持正义。同时,我也希望单位内部能早日实行“双向选择”,重新选择自己意愿的部门领导。 机构改革半年来,虽然我天天加班加点拼命地工作,却仍换不来她的理解和同情。

    12月6日,在又一次无端被辱駡后,我实在忍无可忍,只好向中心分管农技协的领导张晓军副主任递交了申请,要求调换部门(并称如果实在不能调换部门,我自愿与单位解除合同)。12月6日上午,张晓军副主任找我谈话。通过交流,我觉得领导态度暧昧,更没有同意我调部门的请求,令我感到很伤心。因此,我於6日下班时,向翟晓斌主任递交了同样内容的申请,但没有同翟主任交谈。12月7日,薛志安得知我要求调换部门后,却宣称在科协和农技中心,“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并让我关闭网络,离开办公室。 我作为一个毫无根基的临时工,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只能是愤然而无奈地流泪离开了单位。离开单位办公室的时候,我向过来安抚的翟晓斌主任提出,想回家休息几天,好好想想,翟主任当时也同意说让我回家想想。 回家反思的几天里(包括周六周日),我不断收到单位同事的电话和短信(包括个别领导和其它部门的同志),对我进行开导和劝说,让我从工作大局出发,回来重新上班。

    同事们的行为,令我十分感动。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打工者,在新单位组建后,与大家相处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还有这么多的人关心我、认可我。

    12月12日早上,我像往常上班一样,早早来到农技中心的办公室,等候和领导谈话。李彦捷主任助理代表领导班子和我谈话。我还以为单位会考虑我的要求,给我调换部门,让我继续工作。但李彦捷主任助理却称尊重我本人的意愿,让我直接交接工作,离开工作单位。领导虽然说得比较客气和含蓄,但结果却令我大感意外。就因为我要求调换部门,又经领导同意回家反思了几天,却遭到单位的“开除”。

    在科协工作了13年,在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工作了近7年的历史,就这样什么也不是了。 说实在的,对於科协,我有著极深的感情。我时时提醒自己:是科协培养了我,让我通过科协的工作,放大了我个人的微薄力量,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升华。每当我在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看到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的无比需求和企盼时,我不禁感慨万千、眼眶湿润、心房颤动、胸怀神圣;每当我听到周围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对我的夸奖和称赞时,我知道,我又做了一件实事和善事,为我仍在农村辛勤劳作的父亲和兄弟姐妹,为千万个同我父亲和兄弟姐妹一样的农民。 我更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科协给予我的。

    科协的事业,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离开了科协,我不知道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偌大的科协,又为何没有我这个“临时工”的容身之地呢?

    难道就这样对待一个奉献了青春、血汗和才智的“临时工”?

     我希望领导能还我一个公道和正义!

    此致

 敬礼

    农技中心下岗人员: 郭昌盛
    2006年12月12日

  郭昌盛联系电话:13693316472(为了节约电话费,请发短信联系)

抄送:中国科协科普部、组人部

来源:中国农民工网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