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昆明一毕业生双手捧著各种证书、奖状影本,来到人才市场门口。他刺破左手,用血在复印纸背面写下这8个大字。他想以特殊的方式谋求一个满意职位。(《都市时报》1月15日)
从市场经济层面去解读,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其确实能吸引大众的视线,起到意料之中的轰动效应,但我依然觉得这样的行为艺术过於残酷,无法接受,因为它显然有悖於社会秩序与公德,是一种对人性的扭曲与羞辱,触痛的是所有善良人的心。
不过,这残酷背后暴露出的无疑是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苦楚,其无疑是在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表达著对现实的愤怒与不满,传递出的是一个警示性信号。难以想像,当一位拥有高学历的公民找工作,需要通过一种自残的方式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管怎样,都是一种不正常,也是对现实社会的莫大嘲讽。
这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找工作越来越难,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也是低得让人难以接受。对此,有人归结为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形成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而事实上,真的是我们的大学生过剩吗,我们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当然不是,而是我们存在著一种非常态的扭曲用人观,很多用人单位是在盲目地攀比人才,你用专科,我就用本科,你用硕士,我就非博士不用,结果犹如炒房、炒煤、炒兰花一般,形成了一种人才紧缺的假像。如此,导致人才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准越压越低,用人单位得利,而大学生却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一个处於工业化初级阶段,高等教育普及率并不算高的社会,大学毕业生居然要通过自残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求得一个普通的饭碗,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说出来都让人笑话。尽管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起传达出的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无疑值得我们冷静地反思。一个正常的社会,绝不会允许人才受到这样的羞辱待遇。
(责任编辑:李清)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08年01月16日
作者:黄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