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将有2400百万人涌入已经过度拥挤的就业市场。2006年有410万大学生毕业,但好像有三分之一没有找到工作。今夏,将有495万学生离开校园,而对毕业生的需求降到了新低——大多数企业都会招聘都加上一句,有工作经验。然而象牙塔封闭出来的学生们,哪里有什么经验可谈呢?
毕业就等於失业,就业等於“拼老爸”。我记得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有这种提法了,那时觉的就业难,但和现在比起来,还真是容易的多。因为那时候我们毕业的比例最好的是财金专业的,15:1,最差的是文科类,也能达到4:1,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面临4至15个工作机会的选择,当然双向选择还是要看个人实力。
现在不知道就业时学校还提不提这些比例了。不过,今年有超过120万名学生申请参加研究生考试,通过考试就可以继续学习,不用面对就业市场。而去年,12700个政府岗位就有110万名学生申请。然而多数人角逐并不需要学位的工作。去年夏天,超过七百名毕业生争夺诸如高速公路收费人员之类的147个岗位。 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面临毕业后没有经济来源就不能生存的现实,所以很多人只能做出这些选择。为了工作经验,有些零工资就业的。毕竟,“手心朝向”的日子不能一辈子享用呀!
不能责怪学生们“自降自价”。社会就是这么残酷,缺乏责任感的企业们继承著遗留下来的糟粕精华,惟利是图。当然这么做也不能怪企业,企业也要生存,更多的还是要反思教育机制,培养的还能算什么天之骄子吗?
天之骄子是八十年代的提法了,自九十年代就渐渐变成落地凤凰,如今贱成大白菜了。可以说中国此刻最廉价的两种商品是大学毕业生和大白菜。
来源:华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