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奶粉吞噬生命之花--阜阳农村婴儿“大头怪病”追踪

2004年04月25日
《半月谈》记者 周立民

头大,嘴小,浮肿,低烧。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谢,罪魁祸首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养料”的奶粉。一度□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由全国各地无良商人制造的“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已经残害婴儿六七十名,至少已有8名婴儿死亡,给这里还相当贫困的一个个农民家庭以无情的打击。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重度营养不良的畸形“大头娃娃”们

3月21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住院部病房里,临泉县谢集乡农民陈一道的老伴,抱>他们6个月的孙子李看哽咽难语:“娃这麽小就受这麽大的罪,他妈都急成精神病了。”小李看出生时8斤半重,是个健健康康的胖小子,而现在,体重比刚生下还要轻半斤多,嘴唇青紫、头脸胖大、四肢细短,比例明显失调,成了畸形的“大头娃娃”。

指>他“胖乎乎”的脸、皮包骨头的躯干,儿科医生赵永告诉记者,这是重度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他刚进院时全身肿得捏起来都感觉硬硬的,现在头、脸的水肿还没有消,躯干浮肿已好转,所以显得头大身子小。
住在隔壁病房、3个月大的杨洋也是个像这样的“大头娃娃”。她的妈妈□□□阜南县地城镇农民刘海英说,在住院前,杨洋显得很胖,家人高兴,左邻右舍也夸“这娃养得好”,可慢慢地,她吃得越来越少却越来越“胖”,到后来眼睛都不怎麽睁开。送到阜南县一家医院,才知道这是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高度浮肿,医生说县里治不了,赶紧送市医院吧。

据阜阳市人民医院郭玉淮大夫介绍,一年多来,仅他们医院就收治了60多个得“大头怪病”的娃娃,有时候一来就好几个,而且基本在6个月以下、来自农村。因为严重缺乏营养,这些婴儿多已停止生长,有的甚至越长越轻、越小。阜南新村镇陈娃3个月时7.5公斤重,到7个月时锐减到6公斤,头发脱落,不吃不喝,头脸肥大,全身水肿;利辛县马店镇王宝成,出生时4公斤重,3个月后却减至3公斤,全身浮肿、低烧不退、时常呕吐。

“大头怪病”正吞噬>农村娃娃嫩芽般的生命。赵永医生告诉记者,前些天一位婴儿全身浮肿得特别厉害,感觉积水要从皮肤向外渗,后医治无效,不幸身亡。

记者翻开阜阳市人民医院2003年以来的《住院登记簿》,上面用刺目的红笔记下了一个个死於“重度营养不良综合症”的婴儿:林乐,4个月,□上县关屯乡人;刘阳,4个月24天,涡阳县高容镇;李强,3个月,太和县双浮镇;马长远,2个月,吴毛毛,4个月,都来自□上县耿棚镇;李城市,8个月13天,临泉县吕寨镇;刘欢,40天,阜南县>塔镇;周龙翔,4个月,利辛县早集镇。这8个婴儿是在医院里死去的,所以有记录。而收治的“大头娃娃”中有一些,家人看到没法治或无钱治,就放弃治疗、要求出院了,这样回家的一般活不了,医院没办法统计。

除市人民医院外,阜阳市妇幼保健院、太和县中医院、阜南县医院等也都收治过不少重度营养不良患婴。阜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科医生周薇告诉记者,多的时候,两>天她就能碰到一例,而且病情较重。太和县中医院一位主治医生说,他曾主治过六七例,只有两个孩子活下来了。
劣质奶粉成了“婴儿杀手”

令人震惊、愤慨的是,摧残、扼杀这些幼小生命的“元凶”,正是蛋白质等营养指标严重低於国家标准的劣质婴儿奶粉。

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监督科齐勇、王倩君介绍,去年以来共有13位患婴家长送检了佳浓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健康牌婴幼儿铁锌钙奶粉、金宝宝牌黄金搭档2段幼儿奶粉等13种品牌的奶粉,经检测全部是不合格产品。按国家卫生标准,婴儿一段奶粉蛋白质含量应不低於18%,二段、>段是12%~18%,而这些奶粉蛋白质含量低的只有0.37%、0.45%,大多数只有2%、3%,钙、磷、锌、铁等含量也普遍不合格。齐勇说:“像这样的奶粉基本上没有营养可言了,比米汤还要差,婴儿吃了哪能不出事!”

李看血清中总蛋白质含量只有常人的一半。陈一道说,李看生下来就没吃母乳,一直喝的是他从镇上一个小店批发的澳蒙牌婴儿奶粉,一袋8.5元。一个月前,家里感觉李看身体不对劲,送到医院,医生诊断是重度营养不良导致低蛋白、低免疫力,把李看吃的奶粉送到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发现这种奶粉蛋白质含量仅为国家标准的1/6。刘海英说,杨洋住院前吃了一个多月她从镇上买的一种奶粉,全身肿得像个大馒头。住院后,医生立即让她换了一种价格比较高的奶粉,以前小杨洋连笑都不会了,这几天好多了。

“以前孩子没有母乳,喂面糊、米汤也没出现这麽严重的营养不良!”郭玉淮和赵永、儿科副主任医师叶玉兰等介绍,劣质奶粉不仅蛋白质含量奇低,有些产品细菌、铁元素还超标,长期食用就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甚至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很容易产生并发□、综合症,如果发现、抢救不及时,就会因器脏功能衰竭而死亡。

阜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科医生周薇告诉记者,这些来自农村的婴儿们吃的都是金童贝贝、飞鹿、庆丰源等没听过的品牌,几乎没有正常奶粉的奶腥味,只有浓浓的葡萄糖味,用手捏起来感觉也大不一样。“我们分析这些劣质奶粉不仅蛋白质含量太低,有的还含有亚硝酸盐之类的杂质,因为有些患儿嘴唇青紫,这种肠源性青紫是中毒的表徵。”

患婴年龄绝大多数都在6个月以下。这是他们一生中发育最迅速、最关键的阶段。医生们指出,重度营养不良恢复起来非常慢,而且即使后期营养跟上了,也可能产生后遗症,因为大脑和内脏发育已经受损,会影响婴儿将来的智力和体格、体质,特别是免疫力。

劣质奶粉□滥农村 “留守婴儿”备受摧残

阜阳市成为劣质婴儿奶粉的“重灾区”,与这里是全国较大的民工流出地有关。阜阳农村很多夫妻在小孩出世不久就双双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婴儿全靠老人用奶粉□养。农村老人一般都缺乏识别奶粉优劣的能力,而劣质产品品质虽差但包装不差,不少都打>“免检产品”、“保险公司品质承保”等字样,很难搞清真假。再加上农村家庭消费能力低,而劣质奶粉价格相对低廉,一般每袋400克零售价在10元以下,比13元左右一袋的正规产品便宜不少。

经营劣质奶粉利润高也刺激了经销商的售劣积极性。有的劣质奶粉批发价每袋只要3~4元,零售价则达到8~9元,经营正规产品不可能有这麽高的利润。

3月23日,记者来到与阜阳相邻的亳州市蒙城县,在该县食品批发市场看到,一些杂牌奶粉仍充斥市场。记者在新民街梁素侠食品店买了6袋不同品牌的奶粉,要梁素侠开张发票,她说:“我们这条街都没有发票。”连购货凭证都不愿出具。记者投诉后,蒙城县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工作人员领>记者到她店里要发票,她振振有辞:“没有就是没有,这里哪一家有发票?”根本就不买工商管理人员的账。

在另一家售卖廉价奶粉的摊点,看到记者一次购买多种奶粉,摊主一下来了警惕性,不肯卖给记者。记者拿出相机拍照时,摊主也不让拍,并上前要抢夺记者的相机,并盘问记者“哪个单位的”,争执纠缠近一个小时。

“卖场”管住了,“源头”谁来堵?

劣质奶粉□滥、幼小生命备受摧残,引起了阜阳地方政府和工商行政管理、疾病防控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底到今年初声势浩大的打击行动□化了阜阳消费市场。但因这些劣质奶粉是从外地流入,地区限制使他们在封堵源头方面无能为力。

据阜阳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李铁介绍,从去年12月份开始,工商部门对全市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放在县级批发市场和农村集市,发现问题很严重:抽检的75种婴儿奶粉中有33种不合格,对189户销量较大的劣质奶粉经销商立案查处。工商局、卫生局随后通过地方媒体发出了消费警示公告,将这33种奶粉列入“黑榜”。

“杂牌”奶粉在阜阳城区内已经消失。可如何保证劣质奶粉酿成的一幕幕悲剧不在其他地区重演?李铁告诉记者,他们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阜阳市工商局对超出管辖□围的售劣经销商,向所在地工商部门建议深查,但没得到回应,查没查不得而知。对生产商,除两家“>无厂家”、一家冒牌厂家外,向10多家能联系上的生产商发出了召回不合格产品和整改建议,但只有两家做出了整改答覆,还有近20家按包装上的电话根本联系不上。

李铁认为,当前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资讯资源共用平台和案件深挖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如果管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生产的技术监督、药品食品监督部门间互通资讯,端掉假冒伪劣会容易得多。“如果这33个牌子的劣质奶粉全国都知道了,每个地方工商部门都查市场、技术部门查厂家,很快就堵住了。但现在,他们查没查、查出什麽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没义务反馈,我们也没权力去过问。”
一些地方质检部门监督作用形同虚设,导致劣质奶粉一再流入市场。阜阳市>里工商分局局长李玲介绍,>
里分局抽查中发现,一个全国知名品牌的奶粉10月份合格,但11月就不合格,12月的产品品质更劣。她问厂家,难道质检部门对11月、12月的产品没检验吗?得到的回答竟是,因快过年了,消费量大,厂里加大产量、放松了品质。“卫生合格证”、“质检合格证”都是在产品还没生产出来时就打出来了。李玲问:“如果当地质检卫生部门按规定严查每个批次能有这结果吗?”

维权意识弱 维权路艰辛

劣质奶粉为害之烈最初进入工商管理部门视野,始於几位患婴家属的投诉。但遗憾的是,拿起维权武器的受害者人数极少。李铁告诉记者,目前只有4人到市工商部门投诉,他们都得到了一定的赔偿。受害人维权意识的缺乏,不仅自身损失得不到应有赔偿,也客观上加大了职能部门对制假售劣者的发现、打击难度。
由於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在当初买奶粉时,他们根本就想不起来索要发票或其他凭证,现在想到找经销商索赔,却很难拿出有效证据。陈一道在李看出事后,不敢在当地声张,因为他怕卖奶粉的老板知道后不认账。一番软磨硬缠,他终於拿到这位老板手写的一张“凭据”,喜滋滋地拿给记者看:“有了这,他就跑不了啦。”站在一旁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一瞅,哭笑不得。上写>“证明:奶粉一箱,共计80元钱”,既没有品名、购货时间,也没有购货人姓名,根本不能作为索赔证据。

婴儿受劣质奶粉之害仅需几个月,而受害者维权之路却总是漫长。太和县>堂镇8个月大的男婴韩奥强,现在只有正常婴儿3~4个月的发育水准。他生下来10天父母就外出打工,吃从镇上买的伊鹿牌奶粉,两个月后成了“大头娃娃”,重度营养不良,心衰竭、反复高热,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在花完家里东挪西借的4万多元、经过几个月治疗后,韩奥强生命保住了。但按医生建议,韩奥强还需到外地大医院治肝。

筹款无门,他的亲属开始向经销商索赔。他的亲属高正告诉记者,当时从镇里3个商店买奶粉时没开发票,现在想尽办法终於拿到经销商出具的购货凭证,阜阳市防疫站检验结果也证实,这些奶粉品质非常低劣。之后高正到太和县消协投诉。县消协调查得知,这3家商店所售奶粉来自县城一位叫刘杰的供货商,消协现场封存了五六箱这种奶粉。一开始刘杰还答应赔,但一看数十万元的索赔金额,就声称他和厂方联系不上,而且他也不是第一被告人,要找就先找那>家经销商。

在消协调解时,>家经销商只有一家愿意赔偿,金额仅为2000元。消协只得告知高正,我们调解不了啦,你到法院起诉吧。高正一脸黯然:“我现在还没起诉,但不起诉还有啥办法呢?起诉又会有什麽用呢?经销商已经放出风声给我,到法院,我狠狠地拖你,你哪有多少钱去打官司呢?你就是赢了,拿不到钱也是白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安全?

李华斌

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发生的大米有毒、进口奶粉被污染和亚硝酸盐超标、瘦肉精、结核奶、金华火腿添加敌敌畏、毛发酱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以及食品未标注转基因标志,使消费者的安全权受到极大伤害。2003年,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2002年增长24.1%。根据中消协的资讯,这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食品包装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自1999年6月国家开始强制推广B瓶以来,啤酒瓶爆炸的投诉有所减少,但并未间断,在2003年依然扮演>夏季第一“杀手”的角色。如浙江某县一位6岁的小女孩,两手拿>啤酒正欲放入冰箱,突然爆炸的酒瓶碎片炸伤了小女孩的肚子,当时脂肪被钩出,惨不忍睹。
二是食品中夹有异物。消费者反映,吃蜜饯吃出铁丝,吃饼干吃出棉线。消费者杨女士在吃了某超市出售的烤鸭后,在刷牙时发现牙齿上附有黑色沥青状物质,经卫生防疫站鉴定,该黑色物质是残存在烤鸭体内的松香。
>是擅自更改食品保质期。最常见的是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保质期,也没有标注具体的生产日期;有的只标注保质期,却不标注生产日期;有的则在包装上写>生产日期见某处,但寻遍包装却难见踪影。如湖北省孝感市某商场竟然将一批已过保质期18个月的某牌银红茶更改保质期,用新标签覆盖老标签,继续出售。
四是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隐患多。2003年全国共受理有关儿童消费用品安全的投诉308件,比2002年增长62.9%。比如,儿童奶粉品质不达标,造成了饮用这些奶粉的儿童高度营养不良;吃果冻竟然被噎死;生产厂家为吸引儿童,将儿童玩具放在食品中,不仅造成二次污染,还易造成儿童误将玩具吞食。
五是餐饮不洁造成食物中毒。广州的黄小姐在某酒楼吃饭时,因咬到硬物致使一颗牙齿破裂;云南李先生等3名消费者在某酒店食用野生菌后,3人不同程度出现头晕、恶心、胃腹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医院诊断为食用野生菌中毒。经消委会调解,酒店赔偿3名消费者医疗费一万多元。

来源:《半月谈》
2004年4月25日摘自搜狐网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