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遗忘的角落:贫困乡镇卫生院见闻

2003年06月21日

记者:慎海雄
<br>
<br>(按:记者年内沿冀蒙交界地区采访农民医疗卫生状况时发现,许多乡级卫生院运转情况令人担忧:“一个卫生院一天收不了十块钱”、“20年来不了一个大专生”
<br>
<br>……在形容乡镇卫生院的现实处境时,一些被采访对象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举步维艰”这个词。好在非典疫情并没有大肆向农村蔓延,但设想一下,假如SARS病毒和农村医疗体系来一次面对面交锋,那将毫无悬念,后者不堪一击的命运是必然的。)
<br>       
<br>*一个卫生院一天收不了十块钱*
<br>
<br>记者年内沿冀蒙交界地区采访农民医疗卫生状况时发现,许多乡级卫生院运转情况令人担忧,有的一天收入不到十块钱,基本失掉了应有的医疗保障作用。
<br>
<br>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卫生局局长王金贵对记者说,除宝昌镇外,全旗共有11个乡级卫生院,但只有<<三叁>>四个有一点效益,其馀的只是勉强维持。全旗平均算帐,卫生院一人一年的业务收入超不过1万元,这还包括药品收入,纯收入实际上不到2000元。11所卫生院都没有药品周转资金,就靠赊欠药店的药品来运转。
<br>
<br>在河北省尚义县红土梁镇卫生院,院长银志满告诉记者,这个医院是1998年坝上地震后重建的,院悝的设备在附近几个县还算比较好,可以拍X光片,做心电图,还有麻醉机。但是,全院医生加上他本人只有3个。人员不配套,医疗技术差,这是卫生院目前最大的问题。由於红土梁镇附近有个煤矿,工人得病有时也来这悝看,所以全院一年的业务收入要好些,约有26万元,但这仅能维持职工正常工资,办公经费就得靠节省,一到冬天,有时候连煤都得省<<著着>>用。
<br>
<br>在贫困地区,卫生院接待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当地农民生活贫困,小病往往扛<<著着>>,病重了才去医院,而到这时,乡镇卫生院已经无能为力了。
<br>
<br>在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头支箭镇中心院,一位正在给病人量血压的医生说,他们这悝一天毛收入只有10多块,还不如一个外出打工农民挣的多。这是由於当地农民太穷,有的农民来看病只拿一块钱;设备也不行,真正遇到大病,卫生院又看不了。这所卫生院病房只有一间,同时兼医生办公室。记者看到,这个所谓的病房,也就是在房悝放了一张床,供病人打针输液用;说是办公室,也只是摆了一张桌子,此外没有别的。就是这麽一个简单得接近寒碜的地方,却要负担一个乡近万名农民的健康和防保工作。这位医生说,他们能做到的也就是打个针,输个液,再难的就无能为力了。
<br>
<br>*20年来不了一个大专生*
<br>
<br>人才缺乏是制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批一批技术骨干离去,使得一些乡镇卫生院徒有其表,甚至成了只能卖药的药房。
<br>
<br>在河北沽源县白土窑乡卫生院,院长张振刚说,全院在岗医生原来11人,现在只剩5人了,那6个人留也留不住。河北省尚义县卫生局局长庞义说,现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多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赤脚医生、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正经医科大学毕业的一个也不来,来了也留不住。
<br>
<br>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段惠军告诉记者,20年前,他到河北省一个贫困县一家中心卫生院时,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院长一人,20年后再到那悝,发现医疗条件几乎一点没有改善,而且连一个大专毕业生也没有了。他说,一些乡镇卫生院经过这麽多年发展,人才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医生专业水准也呈下降趋势。
<br>
<br>段惠军认为,我国并不缺乏医疗人才,但是许多医科毕业生不愿到乡村去。河北一些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宁可在城市作医药代表、甚至干与医疗无关的活,也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去工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实,究其原因不外是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太低、待遇太差。
<br>
<br>沽源县共有20个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平均不到300元。沽源县卫生局局长张文清说,工资如此之低,根本留不住懂技术的人,现在乡卫生院最多的也超不过7个人。医护人员没有经费,得不到技术培训,病人又少,所以技术提高很慢,医疗水准很低,和村悝的个体大夫差不了多少。这个县白土窑乡卫生院院长张振刚说,目前他们院在岗人员的工资只能发60%,养家都难,怎麽说也不能怪那些走了的医生。
<br>
<br>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做过一个调查,在他走访的一个县悝,全县乡级卫生院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只有一个,占总数的0.4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7.8%,业务技术水准好的不足5%,大中专学历的卫生人员每月工资只有210元,加上病员少,业务收入低,所以医院留不住有水准的人,也无法吸引大学毕业生补充进来。
<br>
<br>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问题,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段惠军建议吸收日本建立“自治医科大学”的经验。他说,在日本,同样存在医生不愿到农村去的情况,於是日本政府建立了“自治医科大学”,招收分数稍低、家境困难的学子,上学期间一切费用全免,但入学时即签订10年至15年到某农村服务的协议,服务期满后才可以流动,但是,服务期间擅离岗位,就是犯罪,会受到惩罚。
<br>
<br>*给贫困的卫生院输点“血”*
<br>
<br>乡镇卫生院作为我国农村<<三叁>>级医疗保障体系的中枢,关系<<著着>>农村几亿农民的身体健康和预防保健,也关系<<著着>>今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展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卫生院就像一个极度贫血的病人,自身就需要诊治,而救治的良方,也许应该从“输血”开始。
<br>
<br>河北省沽源县卫生局局长张文清说,目前,县悝只负担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的30%。按照国家要求,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每年应确保拿出部分资金,可是由於县财政困难,实际上这部分资金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导致账越欠越多。内蒙古太仆寺旗卫生局局长王金贵说,旗财政负担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80%,其馀的要靠自己创收解决。以前乡镇对卫生院多少有点投入,实行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较以前更加紧张,对卫生院的投入就没有了,许多依赖乡镇投入的卫生院陷入瘫痪境地。
<br>
<br>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主要用於大城市医院的建设和医疗设备投资,对农村卫生院的投入很少。有的地方,80%的乡镇医院没有检验、急救和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投入太少的直接后果就是乡镇卫生院连一些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开展。王金贵说,目前,农村预防保健工作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来完成。一个卫生院一年“防保”费用平均1万元左右,占去了业务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医务人员下乡搞"防保",不仅补贴到不了位,而且饭费、路费都得自己掏,认真不认真,基本靠的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br>
<br>由於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一系列先天不足的原因,乡镇卫生院的日子不仅举步维艰,而且在竞争中节节“败退”,残存的一点阵地也在逐步缩小。记者采访了解到,贫困地区很多卫生院现在主要收入靠卖药,可现在医药公司网点很多,乡镇所在地往往分布<<著着>>好几个。卫生院不论从货源还是价格上都没有竞争优势,处在被挤压的地位。个人诊所也是乡镇卫生院的一个强劲对手,虽然二者在本质上都在为农民服务,但实际上,一些个体诊所往往只顾贪图利润,常常通过购买假药等不法手段打压卫生院,大多数农民对药物根本没有鉴别能力,反而因为图便宜被个体诊所吸引,使得卫生院更加困难,也不能尽到服务农民的职责。
<br>
<br>一些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在卫生事业投入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到农村医疗事业的比例。河北省政协委员史书娥认为,基层乡镇卫生院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把财政支持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上。同时,乡镇卫生院应逐步将重点从治病转移到预防保健上来。
<br>
<br>*短评:乡镇卫生院不能一卖了之*
<br>
<br>记者近日在一些地方采访农村非典防治工作时了解到,不少农村乡镇卫生院早在几年前就已被“转制”为个体民营,卫生防疫部门在与之打交道时不太顺畅。相反,在浙江绍兴等地,由政府掌管的以镇乡社区卫生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网路,在防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整个农村防非典工作井然有序。
<br>
<br>由於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设施比较简陋等原因,近年来不少地方纷纷将乡镇卫生院推向市场,有的干脆一卖了之,完全变成个人所有。这种改革对於减轻政府部门的负担,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经济原则激活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无疑有一定效果。但是,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和老百姓看病难的实际看,将农村卫生资源完全推向市场,纯粹由市场法则来运作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显然弊大於利,不能提倡。
<br>
<br>相对於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格局而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总体上仍然非常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有所退步。除了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条件外,农村疫病的预防、监控和资讯反馈体系,显得尤其脆弱。这也是当前农村非典防治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隐患。
<br>
<br>对那些既有公益性质又有市场成分的特殊资源,不能一味照办市场化的模式,而应该视具体情况稳步改革。比如,就医疗卫生领域而言,在生活水准比较高的城市悝可以放开一部分医疗市场,吸收社会资源搞市场化的医疗机构。但就广大农村而言,政府不仅不能放弃经过几十年辛苦积累下来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而且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和健全农村防疫和医疗网路,让广大农民花费较少的钱就可以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城”,逐步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有效控制和防□各种疫病在农村的蔓延。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基层疫病防治的中心,要义不容辞地承担农村医疗和疾控的双重任务,并且成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br>
<br>政府在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也要鼓励个体民营医疗机构在农村的发展,繁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乡镇卫生院在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上也要借鉴市场手段加以搞活。
<br> \ \ \ \ \ \ \ \ \
<br>新华网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