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nter>宝兴煤矿“1.11”特大爆炸事故反思</center>
<br>
<br><p>“新华视点”记者 范迎春
<br> \ \ \ \ \ \ \ \
<br><p>2003年1月11日清晨4时45分,黑龙江省方正县宝兴煤矿发生震惊全国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作业的36人,除2人距离井口较近脱险外,其馀34人全部遇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联合调查组调查后确认:这是一起由於违章作业引发的重大生产责任事故。
<br>
<br><p>令调查人员震惊的是:在事故发生前的2时16分到3时35分之间70多分钟里,安全监测系统曾10次发出过瓦斯浓度超标警告,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时41分45秒,瓦斯浓度达到1.72%,报警时间持续5分多钟!
<br>
<br><p>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的瓦斯浓度超过1%时,首先应当停电然后采取措施;瓦斯浓度超过1.5%时,作业人员必须马上撤离现场。
<br>
<br><p>蛮干+麻痹大意埋下祸根
<br>
<br><p>联合调查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获知:2002年12月31日,安全员在井下检查时发现靠近矿井底部的一个采空区里有明火,煤矿随即组织本矿工人到井下在□火区外打了一道封闭墙进入观察期,当时封闭墙表层温度65摄氏度。
<br>
<br><p>1月10日,墙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出现了险情。矿上组织工人下井救险,他们决定在明火区域的外侧再打出2道密闭墙,试图把火区同其它区域隔绝开。一位副矿长带领30多名工人从下午16时一直干到午夜,后由另一名副矿长带领工人于11日凌晨下井接替。4时45分井下发生爆炸。后经调查组确认,爆炸中心区域即是当时的作业现场。
<br>
<br><p>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赵书田说,宝兴煤矿的错误首先在於采取的救险措施不当。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处理火情应该由专业的矿山救护队来完成。打密闭墙固然是常规的办法,但是墙打在哪里、怎麽打、进度多快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须由矿山救护队经现场勘察后制定缜密而可靠的施工方案方可进行,而宝兴煤矿当时的做法纯属自以为是和“想当然”的蛮干。赵书田分析,有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缺乏科学指导的蛮干,改变了巷道内气体的分布状况,造成了瓦斯的积聚,导致了爆炸的发生。
<br>
<br><p>不按规程办事,对报警无动于衷,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赵书田说,瓦斯发生爆炸的低限浓度是5%,而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为瓦斯浓度达到1%时就开始报警,这是非常重要的预警信号。由於监测系统的探头所在位置并不一定在瓦斯浓度最高区域,所以系统一旦报警,首先应当按照规程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查明瓦斯积聚的原因和来源。
<br>
<br><p>当天值班的调度员李景恩在接受调查组询问时说,他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看到瓦斯浓度超标的警告后,立即用矿里的内部电话同井下取得了联系,当时在井下负责技术工作的李佩才在电话里说了一句“我知道了”,随后挂断了电话。
<br>
<br><p>已经永远无从知道这一句轻描淡写的“知道了”之后,井下是不是采取了措施?采取了什麽措施?但有一点调查人员可以确认:事故发生时,安全监测系统处於完好的运行状态,并且尽职尽责地发出了10次警告。假如当时采取了适当的措施,至少按照规程先把人员撤离现场,那麽惨剧便不会发生了。
<br>
<br><p><b>完善的硬件不等於“保险箱”</b>
<br> \ \ \ \ \ \
<br><p>宝兴煤矿是一个年产4万吨的小型煤矿,隶属於方正县宝兴乡,营业执照上标明的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实际上在3年前承包给杜生堂个人经营。事故发生前煤矿有职工226人,近六分之一在这次事故中丧生。
<br>
<br><p>在2001-2002年全国□围内的小煤矿整顿中,宝兴煤矿按照省级验收标准要求,投资4万多元配备了KL-19型小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除此之外,宝兴煤矿还上齐了3条安全防线,完善了灭火灌浆系统,新建了洒水降尘系统,各转载点和装煤点均实现了洒水降尘,因而在检查整顿中过了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专员、“1.11”事故调查组副组长崔慕说,仅就这些“硬件”设施来说,宝兴煤矿在全国同等规模的煤矿中居于上游。
<br>
<br><p>据赵书田介绍,宝兴煤矿的这套监测系统在井下的作业区共设了4个探头,重点任务就是监测瓦斯浓度,如果发现瓦斯浓度超过1%,探头上的报警器就会鸣叫,指示灯由绿色变成红色闪动,同时把信息传递到井上的计算机上通过符号闪动提醒值班的操作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br>
<br><p>尽管拥有了看起来健全的安全系统,宝兴煤矿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仅去年一年就多次被有关部门检查出安全隐患。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鹤岗办事处工作人员王德顺介绍,去年12月2日,他们在对这个矿检查时,已经检测出井下有瓦斯浓度瞬间超限情况,立即下达了停业整改通知。就在爆炸事故发生的当时,煤矿仍处於停产检修状态。这个“大病不犯、小病不断”的肌体到底也没有彻底切掉身上的毒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终於遭受灭顶之灾。
<br>
<br><p><b>与“狼”共舞时刻莫忘危险</b>
<br>
<br><p>同许多高危工种一样,采煤作业的危险性很大,必须保持长期的高度戒备的状态,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在宝兴煤矿,一位干了多年的采煤工对记者说:“刚开始下井的时候,整天提心掉胆的,生怕出事儿。时间长了,人也就‘疲’了,就不觉得和干别的活儿有什麽两样,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照这麽干下去,出事儿是早晚的。”这位矿工的话,也许就是矿工们普遍心态的写照。
<br>
<br><p>宝兴煤矿属於高瓦斯矿,煤种为长焰煤。矿工们工作在这样布满易燃易爆物的环境中,长期与“狼”共舞,确保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那位遇难的副矿长的哥哥痛心地说:“说到安全的重要,不明白是瞎话。可不出事儿的时候,全忘到了脑后。”
<br>
<br><p>“1.11”事故发生的最初几天,宝兴煤矿办公室的院子里、走廊上总是聚集□许多矿工的家属和亲友,等待□来自井下救护队的消息,期盼□奇迹发生。看到一双双焦灼的眼神和因悲痛而扭曲了的面孔,记者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这样一次因麻痹大意酿成的事故,不单单夺去了几十条鲜活的生命,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亲人造成了莫大的精神创伤。在矿办公室的走廊里,写在黑板上的“安全生产常抓不懈”8个大字非常醒目,此时此刻却给人一种苦涩无奈感。
<br>
<br><p>记者根据媒体报导粗略统计,从去年10月23日山西吕梁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至今年1月初80馀天时间内,山西、甘肃、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陆续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令人触目惊心。崔慕专员说,每参与调查一次事故,就会增加一份痛心,许多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过去小煤矿出事大多是由於硬件设施不过关,宝兴煤矿具备了相对先进的监测条件,但还是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故,其教训是相当深刻的,安全生产一定要做到警钟长鸣。(完)
<br>
<br><p>新华社
<br><br>200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