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许昌市暨河南省各地、市政府是如何违法拆迁的!

2003年10月20日

\
<br>最近,身为法律工作者、1988年考取律师资格的许昌市被拆迁户段书予终於接到了许昌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的行政裁决书。段书予立即搬了家,把腾空的被拆房屋钥匙交给了政府拆迁管理部门,并领取了裁决书确定的货币补偿金。段书予将提起行政诉讼,状告许昌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违法行政、裁决违法,严重侵犯广大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br>
<br>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以国务院令第305号公布,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该《条例》,建设部於同年7月25日下发建住房(2001)161号通知,要求各省市建设厅(拆迁办)“对《条例》中授权地方作出具体规定的内容,要在《条例》实施之前作出规定”,“各地要尽快制定拆迁补偿的评估细则,明确拆迁评估的程式和应当包含的内容”。该通知还对新《条例》实施前的过渡、新老《条例》衔接工作提出了“法律不朔及既往”的原则,将2001年11月1日之前“核发拆迁许可证的项目”作为“既往”的标志,而不以2001年11月1日之前的拆迁补偿行为作为“既往”的标志(这本来就有问题)。然而,河南省建设厅却在新《条例》实施后的2001年11月7日下发豫建住房(2001)42号通知,再次曲解“法律不朔及既往”:“2001年11月1日之前已经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建设项目,补偿标准仍按原《条例》规定及各地已制定办法执行”。就这样,新《条例》的实施时间在河南省□围内就不是2001年11月1日,可以由各地、市无限期推迟。
<br>
<br>为贯彻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於2002年9月27日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该条例於2002年12月1日施行。这两部《条例》均要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方面的具体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河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三叁>>十条还明确规定:“货币补偿基准价每年制定并公布一次,遇重大调整时应当召开听证会。” 许昌市政府置国务院和河南省《条例》於不顾,以违法的河南省建设厅豫建住房(2001)42号文件为依据,对200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条例》施行之日)以后至今的拆迁补偿行为,拒不制定、公布新的补偿标准及相关具体规定,仍依据该市政府1998年9月暗箱操作的低补偿标准(许政[1988]55号)对被拆迁人补偿。根据该55号文规定,<<三叁>>层以上砖混结构被拆楼房即使十成新,其补偿金额为360元/平方米。而开发商目前卖给回迁户的<<三叁>>楼以下安置房价格却达近千元/平方米。许昌
<br>市的党政领导、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他们的不正当利益和开发商的不法利益,对成千上万被拆迁人强烈要求市政府依法行政的抗议呼声置若网闻。
<br>
<br>国务院和河南省《条例》明文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不得接受拆迁委托。”而许昌市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公开违反法律规定,接受开发商的委托,不让被拆迁人与开发商见面协商,代表开发商组织实施拆迁。据了解,开发商支付给许昌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钜额委托费用。
<br>
<br>为使被拆迁人尽快搬迁,许昌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接受开发商的委托后,或通过政府管辖的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向被拆迁人施加压力(以下岗、停职、免职、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等要挟),或用其他哄骗、欺诈手段,或以停水、停电逼迫等,无所不用其极。为防止被拆迁人签过协议、领取补偿款后又反悔,依法到法院起诉拆迁人,负责动迁的政府拆迁管理人员以种种理由拒绝把签字补偿协议交给被拆迁人。如遇个别被拆迁人不愿在显失公平的补偿协议书上签字,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裁决后诉至法院时,政府拆迁主管部门一般是先不理睬这些个别人,先找“软柿子”捏。大多被拆迁人或被欺骗、或受施压、或不懂法、或考虑诉讼成本高、或认为与政府打官司不会胜诉等原因,无可奈何地被迫签字搬迁。对剩下的个别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裁决的“钉子户”,政府动迁工作人员百法施尽,再进行其他哄骗、欺诈、威胁等手段,不到“山穷水尽”时,政府拆迁主管部门决不轻易下达裁决书。这样,虽然政府违法行政,拒不制定新的拆迁补偿标准及相关具体规定,最后能走进法院大门寻求司法救济的被拆迁人则寥寥无几。
<br>
<br>针对段书予要求政府裁决,准备诉至法院的问题,开发商申请政府裁决前,其负责人约见段书予(这是段第一次见到拆迁人代表)作最后一次协商时(按政府动迁工作人员的说法是对段做到“仁至义尽”),开发商承诺对段的房屋补偿标准可以在55号文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段的一百馀平米房屋可增加补偿金<<三叁>>、四千元),但被段拒绝了。段拒绝的理由是:“许昌市政府的行政违法及行政不作为,严重侵犯了千家万户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为了以后广大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严重侵犯,为了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尽早制定新的拆迁补偿标准及相关具体规定,只有寻求司法救济。即使打不赢官司,也要抗争一番。”
<br>
<br>
<br>中青线上 2003-10-20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