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中国劳工以色列纪实

2002年05月16日

BBC中文网驻耶路撒冷特约记者:郭林

近年来,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经贸发展极为迅速,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2001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13亿美元。

但是,在这片遥远的、纷争不休的以色列土地上,有上万名来自中国的合法和非法劳工。

在特拉维夫东部本尼巴拉克市有一个劳务市场,中国人称之为「排工场」,而当地希伯伦语称为"中国奴隶市场"。

在这里,每天上午都有数百名失业的中国劳工在街头等候业主的挑选。

当然,工作种类五花八门,包括建筑、清洁卫生等一切杂活,但对中国人来讲,关键是要有工可干,而且干完之后要付钱。

但在19个月的巴以冲突当中,他们的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困扰他们的不但是经济衰退后的高失业率,还有不测之难。

星期日(五月十二日),九名中国河北的劳工计划到西岸城镇拉姆安拉向国内的亲属汇款。像往常一样,他们首先来到巴、以交界的「克朗帝亚」检查站,从那里他们转乘了巴勒斯坦人的出租汽车。

汇款遭劫

出租司机觉察到了这九名穿著朴素的中国人,身怀「巨款」,汽车在行驶途中转入了岔路,在一僻静处,另外四名等候的巴勒斯坦人对中国劳工进行了毒打,并使用匕首刺伤了数名劳工的腹部和脸部。

约五万美元最终落入巴勒斯坦人的手中。据悉,这些钱属於这九名劳工以及他们另外的二十一个工友。

受伤后的中国劳工被送到巴以交界的以色列安全办公室,在那里他们被转送至耶路撒冷的「哈达萨」医院进行治疗。

在以色列,中国人到巴勒斯坦地区汇款是常事,因为那里的手续费要比以色列低一些,但这一点点手续费的差额对中国劳工而言举足轻重。

然而,来自中国的工人所蒙受的苦难远不限於此。

爆炸事件

巴以冲突所导制的高失业率、中外劳务「蛇头」的双重运作、语言不通,都成为困扰中国在外劳工的实际问题。

二零零二年四月十二日下午,在耶路撒冷市中心「本耶胡达」市场的发生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中,四名来自中国福建的劳工成为受害者。其中,两人当场丧生,另外,来自福建莆田的林金谋生命垂危,在做了上下肢截肢手术后,处於昏迷状态中长达十五天。而来自厦门同安西浦村的陈拥军只昏迷了五天,但醒来后他已经失去了一只左手。

抵达耶路撒冷看往丈夫陈拥军的妻子陈朱雪说,陈拥军是去年十一月去以色列当劳工的,当初出去的时候家里借贷了八万元人民币,五个月来他只汇回一万块钱。

以中「蛇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工地翻译透露,中国劳工的钱是由以色列和中国两面「蛇头」赚的。

在中国合法的建筑公司,买一个去以色列的工作签证需要八至十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包含著以方五千美元的中介费。这一切都是在合法的劳务输出渠道中运行的。

不过,通过正当劳务输出途径到达以色列后,很多中国劳工被当场抛弃,因为中外「蛇头」感兴趣的是几千美元的中介费。

即使能够「正常」工作,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医疗、生活保障。

就拿耶路撒冷爆炸事件中受伤的陈拥军、林金谋为例,他们虽然手续正当,但没有任何「保险合同」,所在单位已表示「会尽量考虑家属的要求」。

「走一步,看一步」

目前,两人的家属已抵达以色列,他们所有的花费仍旧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过,至少在以色列的法律下,恐怖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属於「国家赔偿」范围之内的。

对於中国劳工的问题,以色列当地新闻媒体也多次披露,很多以方建筑公司在接到中国工人的当日,就将他们撒向市场,让其自谋出路。同时,也有很多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欠发工资的情况下,只好自动「下岗」。

在记者采访在耶路撒冷「纱瑞.蔡德克」医院医疗的陈拥军、林金谋的同时,遇到了看望他们的朋友,但他们大部份是自动「下岗」后的在以非法劳工。

转BBC中文网

2002-05-16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