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去年底,珠三角尤其是东莞,还在慨叹“民工荒”。转眼之间,一切都成为过去。
早前,曾被专家预警的“路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变为短缺的转捩点)不可遏制地到来了……
事实上,梁辉(化名)并不是那场事故的直接受害人。
2008年10月15日早上,和往常一样,梁辉慢悠悠开著那辆二手银白色伊兰特去上班。车子行至樟木头宝山工业区路旁,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数千名工人围在合俊玩具厂门口,拉著横幅,叫嚷著讨要工资。
一旁的人告诉梁辉,工厂倒闭了。
木了半天,梁辉才回过神来,盯著门上交叉贴著的樟木头法院的封条,他才意识到自己位於合俊玩具厂区内部的模具配套小厂也跟著“倒闭”了。
这只是当下东莞企业倒闭潮的一个小镜头。临近年关,在东莞几乎时常可以看到扛著背包、帆布袋的人行色匆匆的走过街区。这些散布在东莞市4区28个镇的约1000万名外来工都在担心:下一家倒闭的企业会是自己的东家,他们该怎么办?
东莞无真相
虽然离合俊玩具厂倒闭才仅仅2个月,但梁辉颇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刚刚有点起色的生意就这么没了。”谈话间,梁辉笑得很勉强。
现实是残酷的,他现在忙著如何将合俊厂区内自己的设备弄出来,不过即使这些能保全,一直以来给合俊玩具厂配套的模具熟单(东莞有许多专为熟悉的客户做小配套的业务,通常叫“熟单”,偶尔接的订单叫“路边单”)也黄了。“‘靠厂吃厂’的风险在於,一旦大工厂倒闭,我们这些小供应商也会完蛋。”
除失业员工外,给合俊提供配套的大小供应商则是另一个直接受害群体,他们被合俊拖欠的少则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货款。此前,清远某纸品公司经理为了追回货款,两个月来曾多次辗转东莞和香港,均一无所获。兴利制线厂的曾老板是合俊的供应商,合俊拖欠他去年9~12月份的货款共101万元至今没有讨回。据供应商透露,这次合俊倒闭有800多家供应商以及加工商受牵连,而这部分欠款在2亿元左右。
作为樟木头最大的玩具厂商,合俊的破产并不是珠三角制造企业倒闭危机的序幕,更不是终曲。只不过因为它规模较大,受影响人数较多而受到外界关注,珠三角企业到底有多少工厂倒闭,有多少外来工失业,似乎谁都无法统计出来。
事实上,除合俊玩具厂外,曾是东莞最早的玩具生产企业之一的寮步安年玩具厂早在今年初就悄然关门;位於东莞厚街的老牌企业溪头玩具厂也於几个月前办理注销手续;11月1日,长安韦旭鞋厂老板庄佳颖“跑路”,近4000名员工讨不回自己两三个月的工资。来自东莞外经贸局的资料显示,东莞外资玩具企业数量已从2005年的639家降至2007年的500多家。
无数坏消息的传出,以及合俊等不少大型制造企业的倒闭,使得关於东莞“倒闭潮”的流言一时四起:2008年8月份,广州某媒体称东莞倒闭企业中有1600家台企、3000家港企;到9月份,东莞政府开始反驳这种猜测,称1~9月,东莞倒闭企业627家;10月份,东莞外经贸局的统计称1~10月东莞累计关停外迁的企业714家,占现有外资企业总数 4.79%,涉及合同外资8.8亿美元。
官方、媒体、民间数字互不对称,外界对东莞真实情况一直是雾里看花。身处其中的梁辉也注意到,随著年关的临近,身边的老乡们一个个都陆续回家了;原来附近租住的房子也逐步调低租价了,现在一套50~6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大约是300~350元,而2007年这个数字在500元以上。
而这只是“正规”工厂的情况,只是冰山之一角,那些未经报导的“非正规”工厂倒闭的情况可能更糟。尽管东莞政府部门对倒闭数字一直秘而不宣,但其对外的宣传却道出了东莞企业生态圈的一个现实——这里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计其数,一批数量庞大的小工厂都没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
梁辉说,在东莞这样的“工厂”到处都是。比如梁辉的一位朋友,湖北人余彬开的一家纸包装印刷厂。说是厂,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小作坊。“这个‘厂’位於街道背面的一个小巷子里,门口没有挂任何的公司招牌,没有在工商局注册,一间约 80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办公室和车间,拉三五个人就能干起来。”
广州大学一位对珠三角制造业有深入研究的教授也表示,合俊玩具厂等大型企业倒闭后,可能会引发全国性的关注,但是这些无数小企业的倒闭几乎无从统计。
制造业盛极而衰
实际上,东莞制造业转移、倒闭的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合俊的遭遇也仅仅是这个危机的一个缩影。东莞的多数企业都面临著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及金融风暴等多重困境。
此时,东莞的企业们又遇到了一个幽灵:次贷危机。此前,美国是东莞最大的出口地。有统计资料显示,东莞每年有近300亿美元商品出口美国,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市场需求萎缩,美元持续低迷的影响已通过订单和汇率的方式传导到东莞。根据2008年3月19日东莞海关公布的资料,2008年1~2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合计17.2亿美元,下降了0.8%。
金融危机摧毁了以出口和代工为基础的东莞制造业根基,而在此前的近30年里,东莞依靠这种发展模式和港台资本,打造出电子、机械、服装、毛纺、玩具、家俱、制鞋等8大支柱产业,创造了东莞2007年3151亿元人民币的GDP总值和590亿美元的出口产值,解决了近1000万外来人口的就业。
於是,企业们落进了自己扩张过度的陷阱里,光是为了寻求国际订单和卖掉现有产品就已经很费劲。而始於年初的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合同法》,又使这些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随著收入的减少,制造业的扩张变得不再可行,削减生产和人力成本初露端倪。
相关报导:
东莞3000家圣诞礼品厂“生死竞争” 利润接近零
广州东莞深圳明年房地产存货超2000万平方米 消化遇难
东莞春运"提前到来" 工厂放假打工者纷返乡(图)
广东东莞出现“搬家式”返乡潮
东莞中小企业“求钱若渴” 广东将推进小额贷款试点业务
1
1
来源 : 2008年12月28日 中国经营报
1
1
1
去年底,珠三角尤其是东莞,还在慨叹“民工荒”。转眼之间,一切都成为过去。
早前,曾被专家预警的“路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变为短缺的转捩点)不可遏制地到来了……
事实上,梁辉(化名)并不是那场事故的直接受害人。
2008年10月15日早上,和往常一样,梁辉慢悠悠开著那辆二手银白色伊兰特去上班。车子行至樟木头宝山工业区路旁,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数千名工人围在合俊玩具厂门口,拉著横幅,叫嚷著讨要工资。
一旁的人告诉梁辉,工厂倒闭了。
木了半天,梁辉才回过神来,盯著门上交叉贴著的樟木头法院的封条,他才意识到自己位於合俊玩具厂区内部的模具配套小厂也跟著“倒闭”了。
这只是当下东莞企业倒闭潮的一个小镜头。临近年关,在东莞几乎时常可以看到扛著背包、帆布袋的人行色匆匆的走过街区。这些散布在东莞市4区28个镇的约1000万名外来工都在担心:下一家倒闭的企业会是自己的东家,他们该怎么办?
东莞无真相
虽然离合俊玩具厂倒闭才仅仅2个月,但梁辉颇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刚刚有点起色的生意就这么没了。”谈话间,梁辉笑得很勉强。
现实是残酷的,他现在忙著如何将合俊厂区内自己的设备弄出来,不过即使这些能保全,一直以来给合俊玩具厂配套的模具熟单(东莞有许多专为熟悉的客户做小配套的业务,通常叫“熟单”,偶尔接的订单叫“路边单”)也黄了。“‘靠厂吃厂’的风险在於,一旦大工厂倒闭,我们这些小供应商也会完蛋。”
除失业员工外,给合俊提供配套的大小供应商则是另一个直接受害群体,他们被合俊拖欠的少则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货款。此前,清远某纸品公司经理为了追回货款,两个月来曾多次辗转东莞和香港,均一无所获。兴利制线厂的曾老板是合俊的供应商,合俊拖欠他去年9~12月份的货款共101万元至今没有讨回。据供应商透露,这次合俊倒闭有800多家供应商以及加工商受牵连,而这部分欠款在2亿元左右。
作为樟木头最大的玩具厂商,合俊的破产并不是珠三角制造企业倒闭危机的序幕,更不是终曲。只不过因为它规模较大,受影响人数较多而受到外界关注,珠三角企业到底有多少工厂倒闭,有多少外来工失业,似乎谁都无法统计出来。
事实上,除合俊玩具厂外,曾是东莞最早的玩具生产企业之一的寮步安年玩具厂早在今年初就悄然关门;位於东莞厚街的老牌企业溪头玩具厂也於几个月前办理注销手续;11月1日,长安韦旭鞋厂老板庄佳颖“跑路”,近4000名员工讨不回自己两三个月的工资。来自东莞外经贸局的资料显示,东莞外资玩具企业数量已从2005年的639家降至2007年的500多家。
无数坏消息的传出,以及合俊等不少大型制造企业的倒闭,使得关於东莞“倒闭潮”的流言一时四起:2008年8月份,广州某媒体称东莞倒闭企业中有1600家台企、3000家港企;到9月份,东莞政府开始反驳这种猜测,称1~9月,东莞倒闭企业627家;10月份,东莞外经贸局的统计称1~10月东莞累计关停外迁的企业714家,占现有外资企业总数 4.79%,涉及合同外资8.8亿美元。
官方、媒体、民间数字互不对称,外界对东莞真实情况一直是雾里看花。身处其中的梁辉也注意到,随著年关的临近,身边的老乡们一个个都陆续回家了;原来附近租住的房子也逐步调低租价了,现在一套50~6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大约是300~350元,而2007年这个数字在500元以上。
而这只是“正规”工厂的情况,只是冰山之一角,那些未经报导的“非正规”工厂倒闭的情况可能更糟。尽管东莞政府部门对倒闭数字一直秘而不宣,但其对外的宣传却道出了东莞企业生态圈的一个现实——这里大大小小的企业不计其数,一批数量庞大的小工厂都没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
梁辉说,在东莞这样的“工厂”到处都是。比如梁辉的一位朋友,湖北人余彬开的一家纸包装印刷厂。说是厂,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小作坊。“这个‘厂’位於街道背面的一个小巷子里,门口没有挂任何的公司招牌,没有在工商局注册,一间约 80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办公室和车间,拉三五个人就能干起来。”
广州大学一位对珠三角制造业有深入研究的教授也表示,合俊玩具厂等大型企业倒闭后,可能会引发全国性的关注,但是这些无数小企业的倒闭几乎无从统计。
制造业盛极而衰
实际上,东莞制造业转移、倒闭的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合俊的遭遇也仅仅是这个危机的一个缩影。东莞的多数企业都面临著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及金融风暴等多重困境。
此时,东莞的企业们又遇到了一个幽灵:次贷危机。此前,美国是东莞最大的出口地。有统计资料显示,东莞每年有近300亿美元商品出口美国,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市场需求萎缩,美元持续低迷的影响已通过订单和汇率的方式传导到东莞。根据2008年3月19日东莞海关公布的资料,2008年1~2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合计17.2亿美元,下降了0.8%。
金融危机摧毁了以出口和代工为基础的东莞制造业根基,而在此前的近30年里,东莞依靠这种发展模式和港台资本,打造出电子、机械、服装、毛纺、玩具、家俱、制鞋等8大支柱产业,创造了东莞2007年3151亿元人民币的GDP总值和590亿美元的出口产值,解决了近1000万外来人口的就业。
於是,企业们落进了自己扩张过度的陷阱里,光是为了寻求国际订单和卖掉现有产品就已经很费劲。而始於年初的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合同法》,又使这些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随著收入的减少,制造业的扩张变得不再可行,削减生产和人力成本初露端倪。
相关报导:
东莞3000家圣诞礼品厂“生死竞争” 利润接近零
广州东莞深圳明年房地产存货超2000万平方米 消化遇难
东莞春运"提前到来" 工厂放假打工者纷返乡(图)
广东东莞出现“搬家式”返乡潮
东莞中小企业“求钱若渴” 广东将推进小额贷款试点业务
1
1
来源 : 2008年12月28日 中国经营报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