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出三年新增至少16万个中小学学位,缓解随迁子女入学压力

2012年07月16日

财新网讯 日前,《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4年)》(下称《规划》)获北京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为应对未来三年入学高峰,北京将建设200余所中小学,新增不少于16万个学位。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将保持在70%以上。


  据《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报道,由于北京市户籍学龄人口出现周期性高峰及外来人口持续增长,北京将迎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据预测,2014年北京市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2011年的68万人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现有教学资源面临严重不足。


  建设的200余所中小学中,将新建学校70所左右,现址改扩建100所左右,接收小区配套学校30所左右。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入学压力突出的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新区。


  北京市要求,继续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接收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将“确保不再新增”民办打工子弟学校。


  在办学上,《规划》提出,重点支持15所名校、分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统一人、财、物,让名校真正办分校;建设70所左右特色高中校;支持90所“人文校园、科技校园、绿色校园”试点学校建设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主任刘云杉认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本身值得肯定。但在解决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学校”,如何使孩子念好学、受到良性教育上,需要拓展思维,开放更多的公众讨论空间,促进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同时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她表示,在复制名校模式、规模化办学的植入式之外,教育还有一条从社区生长出来的,方便社区民众、体现社区特色的路径,教育也可以是“小的,美的”,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空间,促进和培育自生型力量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