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

2003年08月08日

摘要: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文章通过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於农村.在於农业本身。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乡镇企业仍是当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路径。 <br><br>一、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事实与危害 <br><br>对隐性失业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各国对隐性失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常都把劳动者具有名义上的劳动关系,但在事实上由於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不足而处於在职失业的现象,称为隐性失业。照此定义,那么隐性失业现象就不仅存在於城市,中国的广大农村同样存在隐性失业的事实。"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 <br><br>许多学者用各种方法如国际比较法、抽样估计法或定性分析与推理法等,对我国农村的隐性失业率进行测算,尽管各方法测算的结果迥然相异,但实际估算值的差距并不影响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也无法掩盖农村存在著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的事实。 <br><br>据农业部课题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为1.96亿人,按199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3.48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达1.52亿人。到"十五"期末,考虑到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估计农业生产率每提高1%就将有近300万劳动力将涌入失业大军了),种植业劳动负担耕地规模将增长,在现有耕地不变的情况下,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到1.68亿人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 .8亿人。注意这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若加上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那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能在今后的几年内达到2亿人。 <br><br>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农村不稳定的重要隐患之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农村剩余人口的膨胀,人地矛盾日益加深,耕地和其他资源掠夺性开发日益严重,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的社会秩序越来越紧张,没有安定的局面,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正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事实及其危害性。才能将该问题的解决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br><br>二、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原因 <br><br>1、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1年59.7%,到1997年降至49.9%,而且从90年代开始,就业的绝对值也同时下降。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极大鼓舞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而於此同时资本要素则加速向农业流入以替代劳动。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家及社会各方面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使农业资本积累的速度明显加快。从1990年到1998年,农业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1.02%。同时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实施,良种的推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作物的组培快繁,畜、牧、水产养殖的工厂化,现代农业已初现端倪,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高,农业资本的增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 <br><br>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1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吸纳近600万人,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是,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1990-1998年年平均吸纳就业409万人,仅相当於1980-1989年每年新就业707万人的57.9%,尤其近两年甚至出现就业负增长。致使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原因,其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其二,政府从宏观利益出发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范管理,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有6.5万家易造成各类污染的"五小"乡镇企业和资源型小乡镇企业被强制关闭。仅此一项减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其三,乡镇企业深化体制改革,调整自身结构过程中,实行减员增效。 <br><br>3、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为37924万人,城市化率为30.4%而世界平均水准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的城市化率比同等人均GNP的国家要低12%。城市化水准滞后,使就业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量难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受阻。加速农村城市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当前较为乐观的观点。部分专家认为,每年城市化率多提高1%,即意味著可多吸纳100万农村劳动力。但从目前来看,农村城市化的前景不容乐观,进程缓慢,原因有二。其一,就主观方面而言,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乡镇企业和农民,对农村城市化的预期值不高,缺少根本动力。其二,就客观方面而言,农村城市化的费用惊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和农民的搬迁都需要大量资金,这笔资金的筹措尚需统筹规划。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br><br>4、城市失业率增高。近年来,伴随城市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精简,城市失业率剧增,据相关资料表明,90年代以来,城市下岗职工剧增,出现突发性失业高峰,城市高失业率的存在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流动渠道受阻。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最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1年输出地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同期减少了25%。 <br><br>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路径分析 <br><br>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80%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关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探索可以说也是由来已久。1955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主要的还是在农村",要求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确,时至当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主要还是在农村,要靠农业本身。 <br><br>1、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如上文所述,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了绝对量下降的新情况,许多人以此判断农业内部已无扩张就业空间。其实不然,发展中国农业,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还有相当大的就业空间。例如,当前极需强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土地产出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贫困地区多等均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密不可分,路网、电网、水网、网网不畅,农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日趋明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实力弱,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能力也较差。而这些地区正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密集地。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结合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符合国家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又符合加入WTO的"绿箱"规则。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谓一举多得,据有关专家测算仅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两项每年即可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br><br>再如,调整农业结构,也是当前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农业政策的推动下,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结构,这对於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调整仍然是有所欠缺的,在日趋升级的社会需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一,农产品质低,畜、禽、渔的工厂养殖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产品品质也跟著下降。其二,品种单一,农业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要抓住当前农产品总量阶段性过剩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结构"深度"调整,必然要求更高的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依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来调整结构,也要求农业生产由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而这种转变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br><br>此外,对农业技术类型的选择不同,也会影响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差异。一般来说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利於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各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在技术的选择上有所轻、重、缓、急,避免使本地区农业过早地走上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道路。 <br><br>2、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增速下降,由"八五"期间年均增长42%下降到1996年的21%,继而下降到1998年17.3%,由於增长速度的缓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但需要指出的是,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并不意味著乡镇企业已无剩余空间,笔者以为当前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扭转以往的"非农"倾向,发展以农业为核心,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建构全新农业产业链,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应是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为主体的。而我国,乡镇企业已有"农转非"倾向,已经全面介入工业部门。基础差、底子薄的乡镇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均无优势可言。而其放弃的正是离原料产地近,离农村市场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乡镇企业应取长避短,调整方向发展优势项目。例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照理说该是乡镇企业的优势,而199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城乡比为1:0.89,乡镇企业的优势显然并无体现,应该说农产品的加工工业应十分有潜力的。乡镇企业离原产地近,且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又能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再如,乡镇企业还可著眼於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在农村更显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但从1997年调查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全国为26.4%,农村仅为14.8%。这里有一块很大的就业空间,现阶段的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於一些传统的、低水准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而一些推动农村城市化亟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如交通、通讯、金融、保险、资讯服务、旅游业等。乡镇企业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当前乡镇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 <br><br>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全方面的,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尽管有所倚重但从根本上说,它还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寻找更多的就业空间。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br><br><br>山东农业资讯网 <br> <br>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