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二元”矛盾:外来务工者如何安居?

2011年07月27日


编者按:创造条件让外来常住人口融入上海,是我们这个特大都市社会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本报从今日起开辟《让“他们”变“我们”》专栏,反映上海在破解这个新的“二元”结构矛盾中的探索和遇到的困惑,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首先推出一组系列报导,探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文化需求及社会参与等来沪常住人员关切的话题。

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已达900万之巨,占到四成,其中大部分是劳动适龄人口。无论是在城市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还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其贡献有目共睹。如果说,上海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那么外来常住居民的融入问题,则成为新的二元结构矛盾,甚至比前者更为尖锐。对上海而言,这是紧迫又深及长远的大课题。因涉及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涉及多种利益群体,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我们要从坚持执政为民、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从社会和谐和稳定的深度,以长远的政治眼光来认识和破解这对矛盾。

凡中心城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都应近悦远来、五方杂处。海纳百川不但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态。上海城市精神所要求的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完全符合大都市形成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中心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以宽广的胸襟善待四方人群,要使公共服务更多惠及常住外来人口,尽力破解新二元矛盾。

瓶北路上,新建社区鳞次栉比。

来沪务工人员黄焕云的“家”,就在这里:瓶北路479弄,鑫泽阳光公寓。这里是闵行区最早规划建设的一处公租房。目前,鑫泽阳光公寓共住有6000多名来自各地的来沪务工人员,黄焕云说:“在这里,我们有了家的感觉。”

然而,并非所有来沪务工者,能有这样的“幸运”。在上海,目前依然有许多“黄焕云”为居住而烦恼著……

拎个包就能入住

22岁的黄焕云从老家学校毕业后,来上海打工。在莘庄工业区,她进了一家液晶显示幕生产企业。工作有了著落,落脚的地方却一度让她担忧:“没有百把千元,根本租不到像样的房子;想要找便宜些的房子,要么住‘城中村’,要么和人合租。”

巧的是,就在黄焕云入职前不久,由莘庄工业区投资建设的鑫泽阳光公寓建成启用。“这里有470余家落户企业,来沪务工人员达5.6万。”公寓运营管理方工作人员杜红丽说,“工业区建公寓,就是为了向落户企业的来沪务工人员提供实惠的房屋租赁服务。”

走进“鑫泽”社区,15幢公寓分类布局在不同区域。11幢经济型公寓内,每间约40平方米,独立卫生间、家俱配套,可供8人居住;2幢温馨型公寓内,设置的是40平方米的2人标准间;而小康型公寓,则设置了55至8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和二室一厅,不仅有配套家俱,还有独立厨卫,可供家庭居住。

黄焕云的“家”位於经济型公寓的6楼。刷卡进门,只见房间里摆设了4张上下铺,进门处的过道内统一配置了橱柜;卫生间里,还有淋浴设施,24小时供应热水。房间虽然小,女孩子们却收拾得干净、温馨。黄焕云满足地说,“像极了学校宿舍!”

让黄焕云“称心”的,不止於此。“鑫泽”社区里有食堂、超市,还有图书馆、舞蹈房、网吧及健身房、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设施。公寓公共服务中心还提供“一条龙”服务,不但可以登记入退住、接待维修,还能协助办理居住证、开具婚育证明,提供法律谘询等。回想起当初拎著包就来入住的场景,黄焕云满心欢喜地说:“真没想到,能在上海住上这么实惠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仅100元,还是公司支付的呢!”

像这样的公租房,在闵行、松江等市郊来沪务工人员集聚的区域,已开始渐成“气候”。在松江区新桥镇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中心,陈敏一家在新华公寓安了“家”。两室一厅的小天地让来沪打工多年的夫妇俩人倍感幸福。他们所供职的龙工集团是松江骨干企业,公司统一出面租赁,让1000多名职工在集团附近的社区里劳有所居。“公租房的房租比市场价便宜20%左右,公司还给予房租补贴呢。”陈敏说。

“幸运”背后的尴尬

黄焕云算了一笔账:在莘庄工业区附近,与人合租两室一厅中的一间房,月租金至少七八百元。对於平均月工资仅2000多元的她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住在这里,每月至少能多省下五六百元。”

然而,和居民房租户相比,黄焕云也有“多支出的费用”。“鑫泽”社区建造时用地属工业性质,水电煤等都按非民用性质定价收取:居民用水每立方米2.93元,这里是每立方米4元;居民用天然气每立方米2.5元,这里也是每立方米4元;居民用电日间价每度0.617元、夜间价每度0.307元,这里不分昼夜均为每度1.2元。黄焕云了解到,上海出台的发展公租房《实施意见》已明确“公租房专案的水、电、燃气等设施的建设和收费标准按照居住类房屋标准执行,实际使用量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标准计价”,她“希望政策能早日落地”。尽管如此,黄焕云仍为自己感到“幸运”。因为就在几周前,她送走了同在工业区务工的堂妹:她租住居民房,每月房租几乎占到工资一半。“啥时候能建更多的‘鑫泽’社区?”

改变公租房“僧多粥少”的尴尬,不仅是“黄焕云”们的期盼,也是管理者的设想。记者从闵行区了解到,闵行现有40万至50万名产业工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来沪务工人员。从2008年起,闵行区就开始规划来沪务工人员居住点,到2015年前将建设2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2万来沪务工人员居住问题。截至去年底,闵行区已有15处来沪务工人员居住点,还将规划21处。然而,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外省市来闵行常住人口已超过120万人。“这就意味著,原来的规划已经赶不上变化了。”区房管局村宅办李德官说。

同样的尴尬,也出现在松江。目前,松江已建成78个公租房社区,有近6.4万名来沪务工人员在此安居。未来五年,松江还计画再建320万平方米公租房,容纳三四十万名来沪务工人员居住。而松江外来务工人员目前已近100万人,五年后恐怕还会增加……

布点能否更广些

目前,市郊布点的公租房大多为周边工业区和产业发展配套。

记者了解到,在闵行、松江等市郊,为工业区配套的公租房中,有相当数量是镇村级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单位租赁房。在闵行七宝镇联明村,全体村民集资9300万元建设了“联明雅苑”单位租赁房,不仅解决了附近企业1000多名来沪务工人员的安居问题,还为村民每年带来了高於银行贷款利率的收益分红。“在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中,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新建单位租赁房,不仅开辟了单位租赁房房源筹措的新管道,而且有助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李德官说。

而与市郊情况不同,在城区,从事不同行业的来沪务工人员散居各处。长宁区政协委员徐建国注意到,在垃圾清扫和清运第一线的工作者多数是来沪务工人员。环卫公司提供给工人休息的“倒班房”数量有限。对於收入不高的他们来说,大多只能在外环线外租房。

不仅是环卫工人,许多服务於上海的来沪务工者也都需要在这座城市有落脚之处。上海社科院教授卢汉龙发现,除了不得不在外环线外租房,城市里的许多来沪务工者大多选择租住在待改造的旧区中。“一来这里房价低廉;二来由於这里的社区管理相对滞后,为他们的居住提供了一定空间。”卢汉龙建议,“公租房的布点能否更广些?”“城市运行离不开他们的服务,城市也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服务。”徐建国也提议,可否把城市中的边角料地块、老厂房等改建成公租房,让这些在城区工作的来沪务工者有所居。

然而,专家们也认识到,不断增长的公租房建设需求,直接面临的是土地和资金的压力。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研究员看来,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都面临著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成本高的现状。如何让规划中的公租房“落地”,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此外,由於公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回笼周期长,许多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单位普遍反映资金来源管道狭窄,即使贷款也很难。而公租房建成之后的运营、管理,也不可能长期依靠政府埋单。“动员全社会参与公租房建设是当务之急。”张兆安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和社会主体参与公租房开发建设,并对参与公租房建设、管理的主体单位在用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目前,上海在公租房供应上不设置户籍、收入等门槛,只要在上海生活并工作满一定时间的常住人口,都在保障范围内。如此一来,“僧多粥少”的尴尬将更突出。对此,张兆安建议,应建立有效的来沪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管理体系。针对来沪务工人员中的管理人才、蓝领、普通务工者的不同住房需求予以细分,分别建立各自的申请轮候制度和退出制度,让公租房为更多来沪务工人员提供安居之所。(记者 陆一波 沈轶伦)


文章来源:  中新网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