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北现象」调查二: 东北粮食高产政策走入困境 \

2002年02月07日

在吉林省粮食销售一片告急声中,人们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原来让东北人那麽引以为自豪的粮食,突然间竟变成了包袱,而且那麽沉重,想"甩掉"都不容易。


在素有"松辽平原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那金灿灿,泛>油光的玉米,此时正堆在一个个巨大的粮囤里,想嫁也嫁不出去。而从前,那粮囤是希望、财富的象征,是" 藏娇"的金屋,而今,不管这"屋",还是这"娇",都变成了一种极其复杂的东西,是粮库老板心中的一个疙瘩?是市长脸上的一道愁绪?还是老百姓爱恨交加的一种情结?


而这一切又都是怎麽来的呢?


吉林省农业办公室主任王守臣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吉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7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170亿斤,1980年是204亿斤,1983年是326亿斤,1998年达到了501亿斤,可以说在保证粮食安全,保证农民增收方面一年上一个台阶,生产发展了,粮食数量增加了,温饱问题也解决了,给国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商品粮的1/3都来自吉林省,全国差不多3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吉林省在"养育>"。


肥沃的关东大地,勤劳的东北农民,在一望无际的黑油油的土地上几乎是不问收获似的耕耘>。但是,王守臣说,在粮食供应不足的年代,追求产量是天经地义的,考虑质量似乎成了多馀的事情。如今我国粮食进入了供大於求的年代,市场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据权威统计,每年我国玉米供应量大於消费量近1000万吨。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老问题又遇到了新的情况,对像吉林省这样的产粮大省来说,又面临了新的考验。


吉林省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刘庶民分析,吉林省过去一直注重的是农业产量。由於玉米被誉为"铁杆农产品",即抗灾能力较强,单产较高,在过份追求产量的生产理念的驱使下,农民开始大量越区种植晚熟品种,使得国内品质最好的东北玉米变成了市场滞销的"水苞米"。20世纪80年代,吉林玉米的平均含水量只有10%左右,到90年代随>越区种植的大量出现,玉米的含水量增加到平均18%以上,仅烘干费用每年就需要1000万元以上,而且烘干以后色泽变浅,黯淡无光。由於片面追求数量,落后的产销方式让东北的农产品败走麦城。在国外玉米种植早已进入"专用玉米"时代的今天,"混种混收"、"混收混储"、"混储混销"的粗放做法在东北仍十分普遍,这也大大降低了玉米的质量等级。


同时,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也导致质量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吉林省榆树市农办主任孟繁光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仅有45%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在60%-70%,高的可达80%。如榆树市的化肥利用率仅有30%,发达国家在70%以上。


质量比不上国外,而我们玉米的成本竟然还要比人家高出近一倍。刘庶民介绍,吉林省玉米斤粮成本近几年在0.32-0.36元之间,美国玉米的生产成本仅在0.18元左右。而在粮食尚未充份对外开放和国内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又对粮食实行了保护,国内的玉米、小麦、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10%-70%,高成本的劣势并没有被市场反映出来。


"我们的成本到底高在哪里?"孟繁光分析了四个原因。一是生产投入高,物质费用大。这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居高不下有很大关系。榆树市去年每公顷玉米需投入3509元,其中种、肥、整地就需1370元,仅种子、化肥就需要920元。二是生产规模小,人工费用大,劳动生产率低。榆树市人均占有耕地4亩,发包面积人均2.6亩,平均2-3个劳动力耕种1公顷土地,而美国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100公顷左右。大量的人口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人工成本增加。榆树市人工种植每公顷玉米从种到收需要110个工时,人工费用为2000元,而美国的每公顷玉米人工费用不足300元。>是社会成本高,农业税费大。农民既要承担农业税,又要承担义务兵、敬老院、农村教育等各种社会负担,即统筹提留。榆树市玉米每公顷需承担税费645元,占总成本的近20%,高出美国8倍多。四是储藏流通成本高。榆树市的玉米如果运到广州口岸,储藏和运输费用每吨就需368元,储藏费用每吨118元。去年年底,榆树市的玉米销售价为每吨1090元,到达广州口岸的最低价格就达到1458元,而美国玉米运抵中国后最低价格仅为每吨1163元。


由於玉米质量不如人家,成本也较高,以前玉米出口靠的是国家对於流通企业的高额补贴,而随>入世,补贴已被取消,而进口玉米的关税配额初始是450万吨,后增至720万吨,南方企业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已成定局。在入世后这两项政策的夹击下,东北玉米市场竞争的"死穴"暴露出来,出现了积压。而大豆的情况也大抵相似。1998年我国净出口大豆100余万吨,2001年已进口近1400万吨,这相当于国内大豆一年的产量。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东北人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在粮食供应不足的年代,这里为国家粮食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现在粮食非但不值钱了,而且还成了政府的包袱,这种失落感在言谈中时时表露出来。操纵东北人心理从自豪走向失落的,是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这是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过程中,粮食生产片面追求数量带来阵痛的显露。




北大>角地

作者:刘树铎,华中炜

2002年2月7日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