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杀人”悲剧不断 中国"教育产业化"争议难息

2003年08月28日

"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在中国内地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究竟该不该"众说纷纭,更多的民众质疑"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引致了明目张胆的"乱收费""学费暴涨",而近期,接二连三的 "学费杀人悲剧"在媒体报道后,更是让"教育产业化"成为众矢之的,对其笔诛口伐不断。<br>中国教育部在2003年7月22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责任制,不允许任何高校以任何理由拒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努力实现"确保没有一名考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br><br>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日前也再次向公众强调,绝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国家完全有能力让每一名中榜学生上大学。<br><br>事与愿违,教育部信誓旦旦的承诺话音刚落,8月25日《兰州晨报》以《中学生因无钱上大学上吊自尽》为标题的报道再次引起了关注。山丹一中一名叫苏天将的高三毕业生参加2003年高考被大学录取后,因父亲常年患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学费,在生活的重压下感到前途无望的他,在自己家中上吊自尽。<br><br>而此类"学费杀人悲剧"并不鲜见。7月14日,在陜西榆林,一位名叫景统仕的考生考上大学,其父因无钱给女儿上大学而自杀身亡。去年,陜西宝鸡一位考生的父亲,在儿子接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也因学费问题,跳楼离开了人世……<br><br>8月6日,江苏省溧水县东并镇爱民村40岁的农民陈能根,因没筹到女儿陈霞上中专的学费,喝下一整瓶农药自杀身亡。<br>……<br><br>一时间,民众惋惜之余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教育产业化"。<br><br>"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剥夺了多少人的上学权利?这就是社会和教育的进步么?" "教育产业化就是要让没有钱的人不能上学!!!!!""教育改革,就是让有钱人随便都能拿个本科甚至硕士。 教育改革,就是让所谓小康的人们读不起书上不起学。" ……而网民有感而发的《教育产业化:丧钟为你而鸣》更是在各大论坛被传诵一时。西南民族学院肖雪慧副教授近日也在媒体连续发表《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南橘北枳的"教育产业化"》等系列文章,在痛陈现行教育体制弊端的同时,以尖锐的笔触对"教育产业化"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业界引进较为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br><br>的确,近年学费的急剧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上学难"引起了更多民众共鸣。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大学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和生活费,平均每年8,000-12,000元。1989年,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当年大学新生每年交"学费"200元;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一些高校作为试点,其学费开始增加,不少高校当年的收费超过2,000元;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持续增加,年增长幅度达到30%-50%;1990年至1997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涨幅不足6%;2000年,全国高校学费大都达到了5,000元以上,而1999年中国内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仅为5,854元,农村人均收入为2210元。"<br><br>诚然如有关部门宣称的"教育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然而,在这"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明目张胆急剧暴涨的学费,却难以释众疑,"教育产业化让教育成了富人的福利,长此下去,社会贫富差距将会拉得更大"民众更多表示了担忧。<br><br><br>亚洲时报 2003年8月28日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