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産业非法雇用童工 他们不应这样生活[1]

2006年06月14日
不该如此生活的童工
    非法雇用童工现象从服装加工行业向其他劳动密集型産业扩展,中部地区向发达地区输送童工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浙江省诸暨市大塘镇是“中国袜业之都”,这里每年生産袜子超过60亿双。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60亿双袜子有很多出自童工稚嫩的双手。
    无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所使用的童工多来自中部地区。在江西宜春市洪塘和柏木两个乡,失学儿童多数被带到诸暨等地工厂打工。2005年8月初,当地公安机关曾对十多名童工进行解救,结果只救出4人,6人已被转移,另有一名女童不堪老板虐待逃跑后失踪。
    记者了解到,两年前,非法使用童工还主要集中在服装加工行业,现在已经扩展到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纺织用品、塑胶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産业,中部地区向发达地区输送童工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诸暨市大塘镇,记者在中午1点左右遇到几名经老板同意出来买东西的孩子,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从前一天晚上工作到现在没有闭过眼。记者问他们多大,他们立即就走了。附近超市的收银员说,这些孩子大多十四五岁,周围的一些厂里也有这样的孩子,每天都这样通宵工作。
    非法使用童工的企业大多数是家庭式作坊,很多是无证企业,利用自家或租用独门独户的院子,楼下作爲生産场所,楼上则是童工日常起居场所,生産设备和生活条件都很差。童工们往往十多个或二十多个人挤在一个隐蔽狭小的房间里日夜不停地工作,每天吃的都是一些水泡饭之类的食物。这些企业大多对童工采取封闭式管理,平时童工无法出门,更不能和家人取得联系,有时甚至连同村人也不知道这里竟然住著童工。 
    在广州市海珠区的鹭江、康乐两个村里的制衣、钉珠和绣花厂,一些从湖北到广东打工的儿童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日夜颠倒。一些在钉珠厂工作的孩子,因珠孔大小仅容一根针穿过,眼睛不能离开针和珠孔,不仅孩子们的手每天都会被扎几十次,而且长时间工作后,他们的眼睛便疼痛怕光。许多童工还患上了头痛、“熊猫眼”、疱疹等疾病。
    据调查,仅广州市海珠区的鹭江、康乐两个村的上千家小型服装加工企业里,就有来自湖北、贵州、湖南等地的童工300~400人。他们年幼的身体不同程度地産生了难以消除的病痛。更爲严重的是,一些在塑胶、化工类小企业工作的孩子,因爲身体没有成熟和缺少抵抗力,有的中毒,有的身体致伤致残。2003年,诸暨市就有一家家庭工厂在非法使用童工过程中,因爲高强度劳动和工作环境恶劣,导致一名童工死亡。不久前,这名工厂主被以强迫劳动罪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据了解,近年来,童工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在童工死亡后往往和家长以“私了”的方式摆平。
    经济发达地区的童工主要来自中部地区,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了望新闻周刊》在湖北、江西等童工的主要输出地采访时发现,目前童工非法流通除传统“亲帮亲”的形式外,还发展到以“传销”方式组建队伍。
    几年前,江西、湖北等地农村地区的一些失学儿童是由亲戚或邻居带出去做工的。但近一两年,随著市场需求的扩大,一些沿海打工族根据一些企业主的用工需求,利用自己两头熟的优势,频繁往来于童工输出地与吸纳地之间组织和吸纳童工,然后以不同的价格出卖“童工”。
2006年01月04日  了望新闻周刊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