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现实的困境: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距离多远

2005年02月01日




  

似乎距离很近,长期离家外出生活在城市里,与城市居民呼吸同样的空气,共同享有马路,公园,交通工具,各种公共设施,这些人俨然已经成为城市人口。
  

然而,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显然承载不动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眺望城市幸福生活的同时,农民工的生存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局。看来,这场和城市的集体恋爱还要持续下去。
  

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这道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命题,在2005年1月下旬北京举行的全国政策谘询工作会议上,被相关专家搁到桌面上的时候,显得鼓舞人心而又充满期待。
  

此次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就“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要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围绕这个政策,专家认为,要解决长期进城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问题。
  

这或许是这个寒冷的冬季,带给农民工们最为欣慰和温暖的消息。但是,就在农民工心中的兴奋刚刚被点燃后,接下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北京两会期间,传出政协委员建议外来进北京人口应设道门槛的消息,而这个提案,据说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认可。
  

似乎是一种嘲弄,抑或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对峙和冲突,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这个命题,在2005年之初拨弄>不少人的心弦,围绕这个命题,紧张,失落,而又充满期待的情绪开始弥漫。而透过这种情绪,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作为政府部门,一方面喊>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富馀劳动力进城以解决>农问题,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诸多措施上,却在无形中为农民工进城设置了种种门槛。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在现实中,遭遇了种种困境。
  

城中村逐步消逝
  

农民工正在一步步融入城市的证据,是季节性打工的比例逐渐降低,农民工倾向於在城市中寻求更长期的发展,而城市里的“村庄”则反映了目前农民工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城市里谋生,却在村庄里生活,无法与真正的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但是,从现实意义而言,农民工却又无法摆脱对都市村庄的依赖。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栖息的场所是最基本的保证。在房价节节上涨中,他们微薄的薪水所能承受的,恐怕只有都市村庄租一间简陋的小屋而已。
  

一个最新的数字表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据有关部门透露,截至2003年年底,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市区内目前有300多万人口,其中,流动人口数量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
  

都市村庄为这些大量的外来人口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栖身场所。但是,这些栖身场所却正在逐步消失。
  

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城中村庄改造规定》(试行),以更大的力度对郑州市的都市村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按照规定,今后城中村将逐步改变为城市社区。
  

2004年年底,郑州市金水区张庄村通过村庄改造,已经拥有201栋居民楼,规划有序、设施完善的花园式社区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金水区西关虎屯的改造方案出台,按照规划方案,西关虎屯地带被设计成了集商业、写字楼和住宅於一体的区域性购物休□娱乐中心。村庄南侧是13.6万平方米的住宅,其中8万平方米用於安置回迁居民,其馀的作为配套小户型公寓对市场销售。作为金水区城中村改造的第>个试点村,西关虎屯2005年5月份就要从规划论证阶段进入建设期。
  

在西关虎屯的6871人中,暂住人口达5810人,占据了绝大部分。村庄改革后,意味>将近6000人的暂住人口中相当部分将无力在此居住。
  

据金水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指挥长陈耀伟对记者介绍,目前金水区城中村改造在郑州市走得最快,西史赵村明年就要进入建设阶段,岗杜村明年开始拆迁建设。
  

这只是一个缩影。按照整体规划,郑州市在未来几年内,城中村将逐步通过改造而消逝。
  

在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当城中村消失后,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将来农民工进城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将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栖身之所。
  

政策与现实中的困境
  

农民工在城市里生存,除了栖身之地外,面临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就业。这是他们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
  

虽然目前各地政府都喊出了转移农村富馀劳动力到城市的口号,但是一些地方在具体政策的执行中,却始终伴随>自相矛盾的成分。
  

一个明显的体现是,一些城市在自身就业压力下,习惯於从短期和局部利益考虑,城市就业体系中难以见到农民工的身影。
  

游离於体系之外的农民工很难找到岗位,即使找到了,也因为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拖欠工资的遭遇时常发生,自身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这种就业政策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壁垒,使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门槛越来越高。
  

郑州市政府正在竭力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2004年初,郑州市政府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用人单位必须为他们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让他们享受与城镇企业职工同等的养老待遇;各级政府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各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确保经费足额支付;对农民工实行求职登记、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派遣等正规管理,资金由政府补贴。
  

这应该是郑州市政府为农民工就业,全盘考虑的一>好棋。
  

然而摆在农民工面前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举措,究竟有多少是停留在口头上,有多少能够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真正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和帮助?
  

我们在大街上,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群体,“新鲜爽口的玉米罗”,“香喷喷的爆米花罗”□□他们这样小心吆喝的同时,眼睛的馀光,还机敏地警惕>城管的制服和工商的帽徽。
  

徐林章是来自河南南阳的一个小商贩,2002年首次来到郑州做小生意。在经过两年的挣扎后,2005年春节,决定回到老家谋生。“在郑州,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以往我们赖以生存的小批发市场、都市村庄正在被逐步取缔和改造。”
  

据他介绍,他身边的不少从农村过来的老乡,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在城市里生存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为提高郑州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市容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强,各种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进程也明显加快,一些工作势在必行,但是,对於这批转型期政策的“牺牲者”,政府部门是否能给予及时、可行的就业补助措施?
  

城市公共资源的压力与反弹
  

“外来进北京人口应设道门槛”建议的提出,事实上,是城市公共资源在压力下的一种反弹行为。
 

据《新京报》报导,提出“建立人口准入制度”的张惟英委员认为,目前北京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北京市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极限,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也认为,限制人口增长主要的目的是节约能源,目前天然气紧张已经是具体存在的事实,电也是比较缺的,水资源更是紧缺,限制人口的总数还是必要的。
  

2004年底,北京市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500万,主要源自外来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由於人口增长引发的矛盾,在郑州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2001年11月开始,郑州市分两步进行了户籍政策改革。在打破了原先户籍政策的高门槛后,於2003年8月底,逐步放开户籍政策。
  

有数字表明,从2001年11月到2003年8月,共计有10万外省市人落户郑州,2003年8月到2004年底,又有15万人办理了户口迁郑手续,总共是25万人。
  

前段国内部分媒体报导,郑州市的这项“户籍新政”临时叫停,原因是由此引发的教育资源紧张、城市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虽然后来证明报导有部分失实的地方,但是,公共资源紧张却成为一个急剧膨胀的城市必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媒体报导,郑州金水区纬五路一小在2004年计画招6个班300人,实际招生664人,扩了两个班,达到每班82~84人,最多的一个班90多人。该校校长认为,造成这种就学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户口政策放开后,大量学龄人口的迁入。
  

交通压力也随之而来。去年4月,郑州市公交公司停办有优惠性质的公交B卡、C卡以及A卡转换B卡业务。尽管公交公司的解释是“系统升级而暂停”,但市民们仍猜测是因为人口太多的原因导致公交公司暂时缓办的。
  

在外来人口急剧增多的情形下,公共设施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不少城市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如果城市的公共设施的增加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公共资源更进一步吃紧,而形成压力反弹的局面,也将是制约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源:《大河报》

2005年1月30日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