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国际订单减少,不少工厂透过长时间停工、大规模裁员的方式应对,产生许多单方面降薪、拖欠工人工资和遣散费的情况。永明电子有限公司是美国上市公司Bel Fuse在广东省中山市开设的工厂,2023年工厂宣布将逐步搬厂至广西,惟对工人的去留和补偿安排没有交代。
工人们曾向当地行政部门求助,也和工厂谈判,但最终工厂给出的处理方案仍明显违反中国社保及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若从中国的法律角度来看,面对“摆烂”的工厂工人们只能透过法律途径维权,过程复杂而漫长,更动用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然而若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思考,工厂的母企仍在国际上继续运作,且母企受限于国际上多种认证和调查,有责任去处理上游工厂的劳资问题。
永明电子有限公司要搬迁的消息,让工人们感到吃惊,毕竟工厂在2022年的中秋还给员工派发了月饼、发了300元购物券卡——这些本都是工厂运作良好的表现。不过事实上,早在2022年底Bel Fuse就宣布整合在中国的个生产基地,并预计这项整合将在2023年中完成——只不过这些内容的公布都远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国,公告的内容也是英文。也是因为整合计划,永明在中山的工厂和广西省平果市的另一家工厂将合并为一,并更名为“新Bel广西工厂”(new Bel Guangxi facility)。对于这一系列母公司的决定,中山厂的工人们并不知情,他们最初也不认为广西的新工厂宣布在2023年春季招聘1000名工人的事情,会对自己的饭碗有什么影响。
然而到了2023年5月,工人们发现工作时间持续减少,加班不复存在,收入大幅减少。5月12日,工人们对搬厂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出抗议。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工人冲出工厂,向人社局、税务部门求助。几番拉锯下,工厂表面上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同时又要求工人提交自愿辞职信,想以此暗中取消工人领取补偿金的资格。另一方面,所谓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也对工人不利。在工人后来贴出的补偿协议里,永明虽然承认了公司欠缴养老保险、公积金等社保缴费,但是指若工人想要补偿金就要自愿放弃社保,并要撤回要求补缴的申请。也就是说,补偿和补交社保公积金,工人只能二选一。
几番交涉之后,永明厂没有给出更好的方案,不少工人无法继续和工厂拉扯纠缠,只能自选其中一种方案后离职。在7月21日,高峰时曾有逾万职员的永明厂,仅剩下肉眼可见的工人。剩余的工人继续逾管理层就经济补偿金进行协商,但仍无进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如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等情形),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算法是,按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即“经济补偿金=月工资x补偿年限”。
另外,根据中国的《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用人单位均需要在员工入职后30天内开始缴交。就社保而言,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CLB事后联络当地南区人社劳动监察部门,王姓工作人员透露指工厂年资长的工人较多,有些从2004年工作的工人仍然未有补交社保和公积金,记录最早到2006年—— 即公司的做法公然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达17年之久。
工人们尽了自己的能力冲出去当地人社局、税务部门希望可以解决问题,而当地行政部门对其欠缴社保、不按照法律要求赔偿工人的做法早就知晓,但仍是解决的方法有限,最终留给工人的只有透过法律途径去维权,过程漫长之余,更动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永明的母公司Bel Fuse有哪些需要履行的企业责任?
而在CLB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永明的母公司Bel Fuse有签署多项被称为TÜV SÜD的南德认证检测。另外,Bel Fuse更是责任商业联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简称RBA)的成员,同时也接受责任矿产倡议组织(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简称RMI)的规范调查,这些均对企业责任有明确的要求,包括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些认证都对母企的进出口生意有助益,全球供应链角度出发,这或许就是突破口。当中TÜV SÜD本身更是德国产品认证机构,有责任配合德国在供应链方面的新立法,督促母企与工人集体谈判,按照合法的标准处理被遣散的工人。
先讲一讲TÜV SÜD南德认证检测。这家德国产品安全及质量认证机构,是德国政府公认的权威检验机构,凡是从海外销往德国的产品,其安全使用标准必须经过TÜV 认证。目前其主要分公司及办事处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北以及约30个分支机构贯穿整个区域,TÜV南德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支持桥梁。而TÜV南德也十分重视全球供应链的尽职调查,在其网站上特意以宣传片的方式强调了2023年德国的供应链法案,宣传片强调这一法案的生效国将监察国际供应链的人权问题;并强调(这一法案)“并非仅仅为了减少企业风险,更是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人群负责。”这或许证明了,远在德国的尽职法案,也有机会在永明的案件上适用。而这一认证,我们同样在早前广东新安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拖欠工人社保的案例中发现其母公司新玛德同样有此类认证。
另外,Bel Fuse还是RBA成员,在2021年责任商业联盟公布的行为准则中明确表示,电子行业企业和其供应链和转包商应积极与准则保持一致。 其中就包括劳工的工资和福利和人道待遇问题。比如,“向工人支付的薪酬应符合所有适用的工资法律,包括有关最低工资、加班时间和法定福利在内的各项法律。”
同时,Bel Fuse还也接受责任矿产倡议组织(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简称RMI)的规范调查。RMI有400多间会员公司,其官方网页上指非常重视各行各业负责矿产采购时在供应链上遇到的问题。在RMI的风险手册上,我们看到其要求接受调查的公司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要求工资起码要达到最低工资水平,另外薪水相关的福利(wage-related)也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最后,除了以上这些认证之外,Bel Fuse自己也有公司的《人权守则》,当中的条文也要求要支付员工适用于法律的薪资。
企业申请获得这些认证,接受某些组织的审查,可以避免法律风险,以免因为不满足立法要求而发生供应链中断的问题而生出额外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海外客户要反复审批,以此降低成本;同时这类的认证,也对企业的口碑和声誉有正面效益,国际品牌在选择生产厂商时,对这类有认证的企业会有倾向性。而公司自定的《人权守则》一方面是确保公司的管理操作方方面面没有违法,另一方面也是一份“招牌”,无论是雇员还是经销商、消费者都对公司有信任。
Bel Fuse这类的认证不少,相信这些认证在商业上也有价值。其子公司永明却明目张胆触犯法律,拖欠工资社保以及经济补偿,Bel Fuse应该给予重视,以免一家工厂的违法行为影响整个公司及供应链的生意。另一方面,永明厂倒闭,但是Bel Fuse在广西的工厂还要继续运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仍然对其有吸引力,若是放任这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员工对公司的信任不足,更会影响国际性生产。正因如此,CLB早前致信Bel Fuse的总裁Daniel J. Bernstein,谈及了永明搬迁带来的劳资问题、工厂在遣散员工时出现的违法行为以及多年来拖欠工人社保和公积金的积弊,正在等待公司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