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王宝惠的一生 

2001年04月30日
                      
   “二十年来,我均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代课,将自己的青春和爱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
                    ----摘自王宝惠《自我鉴定》

  王宝惠,女,42岁,未婚,福建省福安市城关人。她从1980年开始代课,有14次获奖的经历,其中1991年还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这是她的快乐。她的不快乐是她养不活自己,生活越来越没有保障,代课20年来,她个人累计负债万余元。但是,她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梦想---转正---她说这是她坚持活>的理由。她为此一直在努力,在挣扎,并付出了超乎常人的代价,包括青春、爱情。


“等转正了再说”

  1980年9月的一天早晨,在妹妹王瑞玲羡慕的目光注视下,22岁的姑娘王宝惠走出了王家世代蜗居的旧板房,甩>又黑又粗的大辫子穿出了狭窄、曲折的街巷。这一年,王宝惠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时候,姐姐是一个幸运儿,全家人都为她高兴。”妹妹王瑞玲说。1980年9月,王宝惠轻松地离开了福安城,上了山,从此再没有回城。

  最初的14年,王宝惠在福安市边远山区多所单、双人校之间顽强地教学。对这14年的教师生活,王宝惠有过简单的记录----住在破祠堂里,白天一个人从幼儿班教到>、四年级,从语文、数学教到音乐、体育,晚上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业。二哥有时送点菜上山,生活就好过了----这就是我们能找到的她对自己生活过程的全部记述,此外就是她对各级“上级”的强烈请求----转正----“让我成为真正的人民教师!”

  代课后不久,王宝惠似乎遭遇了一场若隐若现的爱情,见了两>次面,就因对方父母嫌她是民办教师,生活条件差,失败了。王宝惠的二哥告诉我们,从此,“等转了正再说”成了她不嫁的理由。

  此后的几年间,妹妹出嫁了,弟弟成家了。

  王宝惠对愈来愈□心忡忡的父亲说,她在学校过得很快乐。

  王宝惠的二哥做小生意,颇有经济头脑,多次劝她放下教鞭从商,“道理好简单,1个月24块钱工资,从1980年拿到1996年,后来也只有200块钱1个月,自己都养不活,有甚麽干头?”但王宝惠就□想教书,即使在山区教一辈子,只要将来能转正。1987年至1993年,王宝惠被派到 中乡的青元教学点代课,这是她代课时间最久的一所单人校。其间,因为房子年久失修,成了严重的危房,王宝惠一个人组织当地村民集资,并从上级部门申请到一部份拨款,盖了一间砖瓦房,“都是她带头和当地人挑砖挖地盖起来的。”青元村的村民对王宝惠印象最深的一点----“在这里教过书的王老师住的时间最久。”

  在山区顽强辗转代课的过程中,王宝惠的青春逐渐逝去,同时生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增加收入,周末、假期,王宝惠开始到城里的各种手工作坊揽活做,她学会了糊纸扇、晒米粉,拼装打火机,用面条机打面条。


新政策出台了

  1994年,王宝惠被安排进入 中乡亭兜完小,结束了单、双人校的生活。1995年,她考取了中等师□函授班。这是她代课15年来第一次>实地盼到了转正的希望。按当时的政策规定,1980年至1984年期间任教的代课教师,在取得了专业合格证后考取中师函授班,3年毕业后以“入学不入校”方式正式成为当地中等师□学校的学生,2年后即按师□毕业生待遇分配工作,也就是转正。因为交各种费用,王宝惠3年中陆续借了3分利的高利贷近7000元,至今本息1万多元。

  但是,1997年福建省教委出台了相关的新政策规定:1979年底后参加工作的代课教师不予转正。同一年,福建省宣布提前解决了民师问题。福建和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名排在一起,光荣地成为全国提前解决民师问题的前7名。

  消息传来,对王宝惠等141名已考取中函但尚未毕业的代课教师来说,无异晴天霹雳,“我们一下就被打懵了,觉得生活完了,整个地完了,我们不知用甚麽来还这1万多块钱的高利贷。”与王宝惠同是中函毕业生的代课教师张惠梅说:“这真的就像一场噩梦,谁也无法预料。为了教书,我们比谁付出的都多,学生交不起学费,我们垫付;学生出不起书本费,我们不收;宝惠替学生出的这种钱她自己都算不清,我也有好几百块钱替学生家长出了,我们穷,他们比我更穷,实在不忍心找他们要。事到如今,残酷的政策让我们感到我们以前付出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转正无望的王宝惠随时面临被清退的威胁。

  从1997年暑假开始,王宝惠和其他代课教师开始了上访,长达数年但都无功而返。张惠梅告诉我们,“上访的部门谁都同情我们,但谁都说没有办法解决,说政策的线就划在1979年,我们198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就不叫民办教师,叫代课老师。省教委接待我们的领导告诉我们,我们是1980年后的代课老师,享受不了国家25万个民师转正的政策。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说太残酷了。”


应急措施

  王宝惠和其他类似的代课教师利用周末或假期上访,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年,直至2000年9月份,他们的上访行动终於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潭头学区, 中学区、溪潭学区等7个学区就部份代课教师上访出台了类似的应急措施:

  学区成立了“维稳工作”、“应急工作”小组,并规定“学区班子人员因工作上疏忽等原因造成代课教师上访的:给予纪律处份,年终考评降级或不参评;完小校长因不在岗或工作疏忽造成代课教师上访的,给予纪律处份,就地免职;在维稳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适当的奖励;代课教师若擅自离岗或上访,立即清退。”

  这些事情发生在宁德撤地改市,福安市人代会、宁德市人代会召开之前。

  11月3日,福安市政府发出特急明传电报,要求立即传达到全市各中小学,强调对代课教师特别是单、双人校、教学点的代课教师的动态要严格掌握,进一步落实每天>汇报措施,保证无一人上访。这一天,福安市人代会开幕。11月8日至12日,宁德市将召开人代会。11月14日宁德地区撤地改市正式挂牌。


最后一次听课

  11月3日(星期五)傍晚,王宝惠回到福安市城关父母家中,晚上分别接到 中学区和亭兜小学校长的电话通知,要她11月4日(星期六)早上赶到20公里外的铜岩小学听课,进行教学交流活动。

  一位参加了11月4日 中学区教学交流活动的教师在家中接受了记者采访,以下是她和丈夫的相关回忆:

  “头一天晚上,学区的领导和我学校的校长先后给我打电话,要求我11月4日上铜岩小学听课,说是学区毕业班任课老师进行教学交流活动,我是毕业班的老师。因为我刚生病开了刀,在家里休息,所以就表示不愿去,要求请假,他们却很严肃地说,必须去,如果生病动不得派人来抬也要抬去,否则就清退,语气决绝,与平时说话完全两个人。(丈夫)我们很生气,这不是要控制人身自由嘛。这一段时间以来,总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进来,等我叫她接电话时电话就挂断了,几次下来我们就明白了,是有人在监视她,怕她上访。

(妻子)在电话里他们没有说其他的代课老师也要去听课,第二天到了铜岩小学我才发现,学区几乎所有和我一样1984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代课老师都来了听课,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除了毕业班的老师,就是这一伙了,其他的老师没来。上午听课,下午讨论,讨论结束后别的老师都陆续下山了。学区校长和其他学区干部单独把我们这伙人留下来,说有事要交待,大家都心照不宣,也有点慌,是不是要清退我们了?早就说要清退了。开头,学区郑校长传达市政府最新的‘维稳’精神,传达完他就开始针对文件举例子了,说当前维稳工作形势很紧,拆迁户要上访,台独分子要捣乱,然后就针对我们说:‘你们这些人不要上访’,‘谁上访就立即清退谁。’郑校长还提到了宁德地区撤地改市,说有甚麽问题等撤地改市以后再谈。郑校长还给我们透露了点消息,说市里已经安排了1000多人参加维稳工作,为此,学区也派了2名人员参加上路设卡,他强调说,‘你们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上访就清退,其实
就是想去也去不了,各学区都派了人上路,谁一上路就会被认出来,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郑校长最后宣布:‘为了配合当前的维稳工作,学区决定明天(星期天)统一到井口小学去玩,我已经给他们打了电话,他们热烈欢迎。’ 他又说,‘那里空气新鲜,景色又好,大家去那里开开心,会延年益寿的’。”

  \ 11月4日下午,交流活动结束后,王宝惠等13位学区同事搭上了一辆学区安排的柴>机下山,4时15分左右,这辆柴>机驶至福穆公路的一个下坡左转弯时,因为严重超载,车头轻车厢重,司机无法将车头左转,柴>机就像一匹脱□的野马冲出了公路,翻下50米深的悬崖。

  11月6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对这起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的惨剧作出反应。对包括王宝惠在内的8位死亡代课教师的优抚问题批复如下:

  “优抚标准按公办教师的标准执行。”


中青在线2001年4月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