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5日晚9时许,英国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莫克姆海湾(Morecambe Bay)发生重大事故,23名非法入境的中国工人在捡拾贝类时被潮水吞没而遇难。据英国《卫报》报道,时隔十年,莫克姆湾的拾贝行业逐渐衰落,该惨剧在大众的记忆中也日渐模糊。但当年吞噬23个鲜活生命的幕后黑手——对外国劳工进行盘剥的工头制度,却依然在英国活跃。
当地渔民本森(Harold Benson)当年参与了当年的救援行动。在赶到现场时,他能做的只有搜寻遇难者的遗体。十年后,这场惨剧对他来说依然历历在目。“那晚发生的一切可怕到无法用言语形容,但它同时却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森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有像我这样熟悉地形的人与工人们在一起,他们就可以生还。”
本森连同许多当地渔民都认为,除了无良工头草菅人命外,政府部门在该次事故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惨剧发生前8个星期,英国的拾贝业许可证制度才开始实行,该项制度要求持证人参加相关课程以学习如何进行潮间作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拾贝业一直蓬勃发展却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工头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许多中国劳工被迫卷入他们的纷争之中。“我曾经目睹有工头放火烧掉工人拾来的贝类,”渔民芝塔姆(Gary Cheetham)称。“8年前来自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工头们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这个行业简直是一团糟,拾贝者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
2011年10月,17名来自东欧的拾贝者在兰开夏郡(Lancashire)另一处被困,最后幸而被救。他们均无任何相关作业知识,而且雇佣他们的工头也没有提供任何安全指引或防护设备。
芝塔姆认为在惨剧发生后才得以通过的2004年《工头许可条例》并未能使情况得到多大改善,违反《条例》的小工头也许会被抓,但那些违规大户依然逍遥法外。
据悉,工头制经济每年为英国贡献13.4亿英镑,但全国仅有950个雇主持有相关用工许可。过去十年间,在酒店服务、食品加工、农业等行业,工头虐待工人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一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部人士告诉《卫报》记者,“现在无证工头跟持证的一样多。在食品加工业,有无数持证工头违反相关用工规定并利用制度漏洞投机取巧。”从2006年到现在,纵然有201本许可证被吊销,但该人士称,这仅是无数侵害工人权利案例的冰山一角。
在一批被工头扣押护照并欠薪的罗马尼亚劳工出现在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的一档节目中之后,负责颁发工头用工许可和监管其行为的政府部门(GLA)声称此现象“并非罕见”。面对日益严重的侵权现象,GLA好像无能为力,而工人们也对向GLA检举工头的违规行为也没有信心。
2013年,整个英国只有7名工头因无证招工而被判有罪,在这背后的是GLA极其有限的调查和起诉能力:政府拨款在2011年到2014年间下降了17%;整个GLA只有37名调查员,而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下降;从2013年10月开始,GLA更是停止了对林业、食品清洁等行业的监管。
工头制在英国的建筑业也非常普遍,令人堪忧的健康安保措施常常导致外国劳工受伤甚至死亡。英国劳动健康安全检查机构(HSE)的数据显示,英国230万建筑工人中的8%为外国劳工,然而这部分人却占到全部工地事故致死人数的17%。
社会人士对政府削减对工头制的监管开支纷纷表示关注,南安普敦一间波兰移民机构主席斯多里(Barbara Storey)告诉记者,在移民劳工从业的各行业中,工头对工人的盘剥和虐待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却乐于追逐外国劳工的涌入影响本地居民就业的新闻,而对外国劳工的权益却缺乏关注。在她看来,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将使两个群体同时受益。
原文作者认为,本地工资受到的威胁其实来自对外国劳工的剥削,而非外国劳工本身。而英国当下争吵不休的议会和政府的繁文缛节对改善劳工的工作境况并无益处。如果真的想借莫克姆湾拾贝惨案之鉴,英国政府应优化现在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尽快在惩戒违规工头和保护劳工权益方面加大投入。
本文原刊于英国《卫报》,题为The lessons of Morecambe Bay have not been learned,作者白晓红;中文译文由中国劳工通讯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