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工通讯在今年统计了中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最低工资增长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共有20个地区在今年提高了最低工资,平均涨幅13.1%,较往年有所下降。(详细统计信息请点击此处)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广东等省份在内的12个地区在今年并没有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省,最近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13年5月1日。但位于广东省境内的深圳市,在2014年2月1日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将月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到1808元,涨幅11%;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小时16.5元,涨幅达13.8%。
浙江、江苏和上海在2014年分别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2.2%、10.1%和12.3%,但同样属于制造业重镇的福建却未调高最低工资,福建最近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在2013年8月1日,将月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到13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小时14元。
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20个地区中,贵州省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涨幅最高,达21.4%;其次是重庆市和青海省,达19%;四川省则将最低工资标准调高16.7%,位居涨幅榜第三。虽然这些省市大幅调高了最低工资准备,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仍然只有上海市、深圳市最低工资的2/3左右。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国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与往年数据相比,今年虽然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但是13.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
如果将12个在未调高最低工资的地区也计入,今年全国32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仅调高8.2%。
最低工资标准涨幅下降或许与今年的低通胀有关,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今年一直在1.5%和2.5%之间浮动。然而,总体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制造业的衰退趋势也对最低工资增长造成了压力。在此情况下,许多拿着低收入的工人实际到手的工资并没有任何增加。
尽管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一年都有上调,但依靠最低工资在中国的城市仍然难以维系生计,许多中国工人都需要靠加班等方式才能拿到足以维持家庭生活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