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运动观察报告2015-2017

2018年08月13日

本报告是中国劳工通讯发布的第七期工人运动观察报告。在报告期内,中国劳工通讯的“工人集体行动地图”共收录了6694起工人集体行动个案。中国工人的集体行动继续呈增长趋势,并随着企业的迁移和新兴行业的兴起,从沿海城市向内陆省份、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扩散。这显示,集体劳资关系正在企业层面形成,为工人组织和劳资集体谈判创造了条件。报告期内,伴随着反腐败的深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意识到,一方面反腐败为中共领导层赢得了巨大民意支持,另一方面包括企业工人在内的普通百姓,对自身利益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不公平地位也迅速觉醒。包括劳资矛盾在内的社会矛盾激化程度,已经越过了政治和民生临界点,并直接威胁到政权的合法性。为此,在报告期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由最高层自上而下发动了群团组织改革。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改革被定为群团组织改革的重点。中共最高层破例自上而下推动全总改革,旨在使工会能够在企业层面代表工人通过集体谈判参与初次分配,提高工薪阶层家庭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重建政权合法性。

图片:2015年夏,工人和劳工NGO一同庆祝利得鞋厂集体谈判胜利  图片来源:纪录片《凶年之畔》,版权归纪录片所有

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总结报告期内发生在全国各地各类企业的工人集体行动。随着企业层面集体劳动关系的快速形成,劳资关系的调整机制却仍然停留在个体劳动关系层面,工人在企业工资分配中仍然没有话语权。面对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不再坐等制度,而是选择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反抗违法侵权和提出工资诉求。第二部分通过个案分析,呈现中国劳工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劳工NGO”)介入工人集体行动的工作过程,尝试总结这些组织在将工人集体行动导入集体谈判轨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可复制工作模式。第三部分析2015年开启的工会改革。首先分析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启动此次改革的深层原因,然后描述了全总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其后将全总改革措施及其宣称的成果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提出全总并未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进行改革。因此,工会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最后对全总深化改革提出了建议。

在本期报告中,我们对中国工人集体行动、劳工NGO的工作和全总改革的观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人集体行动的发展势头趋于强劲。在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中央政府实施去产能战略、传统制造业衰落、新兴行业崛起的大背景下,工人的集体行动呈现出行业全面扩散的趋势,尤其表现为,传统制造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比重下降,服务业和新兴行业(例如快递、送餐及“互联网+”等)的工人集体行动个案比重上升。

第二,工人集体行动呈区域蔓延趋势。工人集体行动正在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向内陆省份扩展。报告期内,发生在河南省建筑业、交通业、零售业的个案均居各省首位。

第三,工人的集体行动从过往以抗议和发泄不满为主的无序阶段,正在快速进入到更加理性的有序谈判阶段。这表现为,工人行动的组织性大大提高,行动的工具多样化,行动的目标趋于统一。个案显示,集体行动中的工人们虽然没有工会组织的支持,但通过劳工NGO的协助,却能够迅速掌握集体谈判的策略和技巧,并通过自己选举产生的谈判代表成功争取共同的诉求。

第四,劳工NGO对于工人转变维权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介入工人集体行动中探索出一套工作模式,包括统一工人诉求、选举工人代表、培训工人代表、指导工人代表进行集体谈判、保护工人代表等等内容。这套模式为中国工会改革提供了样本。有理由相信,如果总工会各级工会组织能以这一工作模式为参照,参与到工人集体行动中,企业劳资集体谈判将快速形成,更加公平的企业一次分配将可以实现。

第五,中共最高领导层亲自启动了全总此次改革。中共作为执政党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急速恶化的社会矛盾源于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贫富差距源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分配不公最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工资分配不合理。中共希望通过提高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缓解总体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从而为政权合法性找到新的基础。中共最高层对全总寄予厚望,并亲自启动工会改革。

第六,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启动全总改革,要求各级工会去除“四化”( 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增强“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两年多来,全总在去除“四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各级工会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有所改观。但是,在增强“三性”方面却没有什么起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仅仅是各级工会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学习和考核的内容,并没有真正成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在工会的具体工作中就是,各级工会仍然游离于企业劳资关系之外,企业层面的工会组织仍然处于老板和管理层的控制之下,工人在企业工资分配中仍然没有话语权。也就是,工会改革以来全总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进展,无论是与中共最高层解决分配问题的期望,还是与企业工人的实际要求,均存在着巨大差异。

第七,本报告提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改革重点,在于重建工会的身份。首先,在企业层面,工会必须由企业工人选举产生,才能将企业工会从雇主和管理者的操控中解脱出来,企业工会才能真正代表工人与老板和管理者就工资待遇、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时休假、保险福利等进行谈判。另外,各级工会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必须由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者担任,才能确保工会作为工人利益代表者的身份。由社会主义者主导工会工作,在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今天尤其重要。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