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B记者手记】永远尊重劳动人民——记李肇星先生在浸会大学的演讲

2010年11月16日
11-15-2010
赶到浸大郑翼之讲堂的时候,天色已晚,题为 “外交生涯点滴”的讲座已经开始。尽管李肇星先生已在2007年卸任中国外交部外长之职,但门口维持治安的伯伯们还是亲切的称呼他为部长,“是听部长的讲座吗?这边这边,快点快点”。浸大一周前发的邀请函把李先生称为“睿智诗才兼备的外交家”,这也是记者第一次听李先生的讲座,不禁有些好奇。

进入讲堂站定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永远尊重劳动人民”。据李先生,劳动人民不仅能种能盖楼,而且也有创造力和享受生活的追求。比如高尔夫球原来是苏格兰一群牧羊人发明的,为了防止羊群走的太远,便在木头上拴一块石头,如果有羊走的太远就扔石头过去。这便形成了最初的高尔夫运动。


李先生的语速很慢,语言质朴,经常夹杂著浓厚的山东口音,让我倍感亲切。这时才有空环顾四周,发现容纳近300人的讲堂此时座无虚席,甚至连站立的地方也被热心的同学挤得爆满。


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地经常发生中国劳工遇袭事件。李先生任外长时,便遇到12名福建劳工在异地遭遇绑架。收到消息后,李先生立即开会,坚决表示一定要派外交代表团去营救。当时的气氛恶劣,恐怖分子要挟只要不按他们的要求办,就会不仅把12名劳工处理了,也会把在场的谈判人员打死。但外交人员们临危不惧,沉著冷静地与恐怖分子解释清楚这批中国劳工是来打工的,没有任何恶意。最后这批人质成功获救。“祖国唯一”,李先生抒发了这样的感慨。


从一个乡下孩子到读大学、成为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再到中国外交部外长,李先生既有著对祖国的感激,他的一言一语也都洋溢著他对祖国的热爱。深知作为外交官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他告诉在场的学生要以友谊为重,为祖国交朋友,多学习外国的长处。比如,他最近一次去日本,看到随行的日本朋友会把地上的碎纸捡起了,放到自己包里,然后找个垃圾桶扔进去。最近去韩国,一天都没有听到汽车喇叭声,可见这个国家的交通秩序好。


讲座末,李先生谈起了中国的制造业之痛,即缺乏创新能力和自己的品牌。也谈到了他最近与教育部长会面,后者说中国现在的大学毛入学率仅有1/4,即现在每个大学生都是代表这四个大学生在读书。李先生希望在场的同学能够快乐地学习、认真地学习。


接李先生的轿车停在讲堂外,媒体人士已在出口处摆好摄像机,不少没能进入讲堂听课的学生也拿著手机,准备拍下李先生的风采。也许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中国的第九任外长,纷纷猜测走出门外的是不是“李部长”。李部长和他的妻子秦晓梅终于缓缓走了出来,李先生先让妻子坐进车,然后转身精神饱满的同已等候多时的传媒朋友和同学们挥挥手,用近似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说了一句,“谢谢各位啦!”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