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在本世纪初完成了市场化的转型,劳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本应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在2009年底出版的一期《了望》周刊中,这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称为一种“忧患”。当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转变为一种“社会的忧患”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值得分析与探讨的命题。本报告将引用研究文献、媒体报导、劳工政策和劳动法律,回顾与梳理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过程,探讨劳资矛盾成为社会忧患的根源所在,概括分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市场化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完成了转型,雇佣主体已经明确,劳资之间的利益对立已成定局,从此,中国将进入一个劳资矛盾的多发期,劳动关系的紧张与冲突是必然的趋势。而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却一直受到“政府主导”的模式调整,这一模式与转型后的劳动关系中“雇主主导”的内涵是相悖的,因此并不能对劳动关系起到有效的调整作用,这种不切实际的“政府主导”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正是劳资矛盾成为社会忧患的主要原因。报告最后提出,以劳资之间的集体谈判为核心的机制建设应当是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要实现这种模式,无论是政府还是劳资各方,都要对劳动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基於现实的劳动关系观,要纠正对劳资矛盾的错误理解,并且要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政策作出调整。
报告的中文简体版本可从此链接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