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担忧的国企的“私营化”

2003年04月21日

<br>
<br>4月9日《检察日报》头版发表了《北京检察机关公布数据表明□□国企中职务犯罪多发呈现五大态势》一文,其中最为令人不安的一个新资讯是:发生在国企中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数量出现了“四个不断上升”:即,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从五年前的169件增加到2002年的242件;企业“一把手”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超过百万元的大案数量不断上升;犯罪造成的损失不断上升,从五年前的不足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7亿元。正因为如此,北京的腐败呈现了一个不同於过去的新动向:即,随<<著着>>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发生在政府机关的贪污贿赂案件逐步减少,而企业却随<<著着>>规模、数量和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成为职务犯罪的多发部位。
<br>
<br>什麽原因?文中列举了很多条,然而最为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国企的“私营化”。(最好是用国企的“私营化”倾向□□笔者注)
<br>
<br>为什麽?
<br>
<br>因为这个国企的“私营化”倾向,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著着>>企业规模、数量和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确确实实存在<<著着>>的、但是始终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它所隐藏<<著着>>的一些问题,一直是在打<<著着>>“改革”这一无人敢说、无人敢碰的旗号进行的,俗话说“冰冻<<三叁>>尺,非一日之寒”,发展到了今天,终於成为腐败态势的一个“新动向”、“新特点”。
<br>
<br>因为这个国企的“私营化”倾向,隐含<<著着>>一个当今社会为什麽腐败会那样发展、□滥的共性问题: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权力缺乏监督而产生的“第一把手”无人敢监督、无人能监督的现象。
<br>
<br>因为这个国企的“私营化”倾向,确确实实是点到了问题的要害,它是产生国企腐败增多原因中的根本原因,这个国企的“私营化”倾向不努力克服,那麽,国企中的腐败态势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br>
<br>的确,国企姓的是“公”还是“私”,这本来是一个不应该成为争论的问题。但是,在当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入到市场经济之后,尤其是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本是适应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个人承包制”成功并向城市管理、大企业管理“推广”之后,一些公仆在这个问题上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公仆意识”大大地减弱了,“老板意识”大大地增强了,既然这个公司、单位是我“承包”的,那麽这个公司、单位当然是“我的”,我自然是“当然的老板”,所以他们不仅从内心喜欢听部下叫他“老板”,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喜欢说“老板的话”,喜欢摆“老板的谱”,一举一动当然都是“老板的派头”……於是,他自然以老板的方式去管理他的一亩<<三叁>>分地。
<br>
<br>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时兴的是“第一把手组阁制”,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都由“第一把手”挑选,无形中大大强化了“第一把手”的“个人权威”和他的“绝对权力”,结果如何呢?心术不正的“老板”就来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组织路线,形成了绝对的“清一色”和“一条龙”。社会提倡的是“优化组合”,而这些“老板”们却是热衷於“优亲组合”、“优劣组合”,这样的企业怎麽能搞得好?!如今就更“方便”了,藉口一个企业效益不好就可将“带刺的人”下岗,在这种腐败分子领导下的企业,敢怒而不敢言的人就更多了……我们的社会“穷庙”为什麽会出现那麽多的“富方丈”?这与当时不合时宜地大搞“单位承包制”和“第一把手组阁制”联系在一起。
<br>
<br>在《北京检察机关公布数据表明□□国企中职务犯罪多发呈现五大态势》这篇文章中还揭示了另一个“新特点”:即,国企中的腐败分子的犯罪动机“正从非法占有消费转向非法资本运营”。为什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企的国有资产会发生大量流失?原因也与这个“国企的‘私营化’”有关。如今这些“老板”年纪轻、有文化、见识也广,其脑子实在好使得很,他们很快发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能长期获取大量的利润,因此,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他们再也不仅仅满足对企业已有财产的消费和占有,再也不满足对钱和物的占有,而是要把公家的资产转换成自己的资产,用它去“再投资”、“再生产”,用这个“扩大再生产”的方法去“生产”出“更大的、更多的利润”,通过资本经营和资本运作使钱再生钱,从而“从财物的积累向资本的积累转化”,以满足未来更高的私欲。而在“权力绝对化”后,“老板”们处於谁都不敢监督、谁都不能监督的状态,因而极其顺利、极其方便地将企业的资产转移,用腐败得来的赃款去开私人公司、办私人企业,有的用腐败款去搞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的经营。
<br>正是因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心术不正的“老板”们钻了这个空子,他们无须像资本家那样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艰苦奋斗过程,他们以“个人承包”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接收”了公家的全部的资源,真的像当资本家、当老板那样去管自己“承包”的那个“庙”。不过,因为这些社会主义的“方丈们”没有资本主义社会老板那种因经营不善而有破产、债务、跳楼甚至自杀的风险,所以他们不必为企业经营的好与坏负责,不必为员工的下岗忧虑,不必为单位的发展而操心,只要我这个“老板”当得舒心、称心就可以,只要将那个封我当“老板”的官的口袋塞满就行(官话是对他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公权”变成了“私权”,腐败怎麽能不发展起来?
<br>
<br>总之,国企的“私营化”倾向是一个需要我们社会高度重视、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它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广:涉及到当今国企的改革方向,涉及到我们组织路线中的用人机制,涉及到现时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涉及到对根深蒂固的“家长制”的治理,涉及到对现阶段如何监督难办的“第一把手”的权力绝对化问题,涉及到……只有通盘考虑、综合治理才能解决国企腐败中的这一“新情况”、“新特点”。
<br>
<br>(网友:邵道生)
<br>
<br>人民网 2003年4月21日
<br>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