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年“农转非”比例仅增7.7个百分点

29 October 2013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27日在京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的大型数据显示,中国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为21%,非农户籍人口的流动率达到23.7%。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表示,这说明中国社会当前呈现的一种强流动特征,不仅表现为农民工的流动,城镇社会内部的流动率同样很高。这就提醒有关决策者在涉及市民化政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政策时必须分类型对待当前的城市流动人口。比如人们看到的那些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政策,有许多是只适应那些原本就是城镇居民的流动人口,对农民工其实只是一个幻影。

调查还发现,征地、拆迁波及16%的家庭,而征地拆迁后提供就业机会和城镇社会保障比例较低。农村本地居民打算以后还自己耕种承包地的比例降至79.1%;流动人口中打算以后还由自己耕种承包地的比例仅为47.7%。

就农民工就业和留城意愿来看,逾70%的农民工不打算回乡就业。绝大多数农民工不再打算从事农业劳动,只有7.3%的“80后”农民工选择愿意回乡务农,“90后”农民工中,这一比例降至3.8%。

逾80%的农民工选择在县城及以上层级的城市定居;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选择层级相对较高的城市定居。在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中,21.6%的家庭在城镇拥有住房;在非农户口的流动人口中,79.8%的家庭在城镇拥有住房。无论农业户口或是非农户口,流动人口最近五年内有购房(或建房)打算的比例均高于本地居民。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自2009年11月开始启动“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项目,此次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区、市),完成有效成人样本12540个,0至15岁少年儿童样本7517个。‎

来源:中新社

Back to Top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at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mputer.

Please see CLB's privacy policy to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data is collected from our website visitors and newsletter subscribers, how it is used and how to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over the use of your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