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越来越过剩,政府不应推脱责任

2006年07月31日
7月,大学校园失去了惯常的喧哗。在离校通牒的催促下,高达413万的高校毕业生在这个躁动的夏季被推向了社会。这个数位比去年增加了75万;而即便按去年72.6%的就业率估计,今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至少也在百万以上。
  可是,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多了吗?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资料爲25%以上。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目前不至於会出现大学生失业才对。那麽,中国的大学生是怎麽过剩的呢?
  落后的就业观念似乎成了罪魁祸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他们爲什麽不去做普通劳动者?
  实际上,在毕业即失业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背景下,把原因归结于学生和家长落后封闭的就业观念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们还需要找出大学生“非自愿失业”的客观原因。而这些客观因素,正表徵了社会中的一些深层隐忧。
  首先,大学生过剩折射了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的“非典型性”特徵。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奥肯法则,即经济增长1%通常会带来2%~3%的就业增长。衆所周知,这一在西方屡试不爽的经验规律受到了中国的挑战,而大学生失业则只是把奥肯法则的失灵延伸到了高素质劳动力领域。
  其次,大学生过剩折射了高等教育成本高昂。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就要有相应的回报。数万元的学费,加上寒窗几年的机会成本,使得让大学生们同一般劳动力混在一起竞争是不现实的。
  再次,大学生过剩折射了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与基础教育不同,上不上大学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如果高等教育市场是正常运转的,那麽,就不应该出现大面积失业这种“非均衡”状态。大学生供过於求表明“看不见的手”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牵制。
  高等教育市场失灵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等教育供给的垄断,许多高等教育供给根本就不是有效供给。比如,现在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师范大学,以前是专科,现在大都转爲本科,而这类大学生的就业率通常达不到50%。在西方,专门的师范大学少之又少。其二,高等教育需求的信号失真。一些高校和部门爲了提高就业率,营造高等教育“供需两旺”的假像。一些高校甚至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个别学生爲了拿到毕业证甚至找学校附近小店随意“签约”。这远不是什麽正常现象。
  最后,大学生过剩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较低。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不愿成爲普通劳动者是因爲普通劳动者的上升通道并不流畅。毋庸讳言,现实的很多体制尚不健全,缺乏基於能力的选拔考评机制,裙带关系影响巨大。正是由於这种社会流动性的僵滞,所以起点就格外的重要。大学生不想同普通劳动者混在一起,因爲一旦混在一起就很难分离,即便你是有能力的。
  因而,面对大学生失业的愈演愈烈,有关部门或许不应急於推脱责任,认定病根出在其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上,而更应该思考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重重社会隐忧。
2006年07月24日  广州日报  作者:傅勇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