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手持政府“空头支票”讨薪十年

04 February 2010

1


1
        1.2万元—在城市精英眼里,些许薄金不值一提,而它是苏华文、一位被辞退民办教师晚年生活的最大保障。过去十年中,他四处奔波,希望得到47年教龄换回的这笔不对等的补偿,然而,兑现之日依旧遥遥无期。

        (“寻找代课老师”行动 时代周报、凤凰网共同发起) 78岁的苏华文安静地坐在床沿,戴著黑色老花镜,身著一件袖口已破的蓝色中山装。这件上衣已伴他走过30年。床的另一边躺著他脑萎缩和脑动脉硬化的66岁老伴,盖著一张单薄而发硬的棉被,黄色被套上印著几个红字。

        因爲没钱,(苏华文)只能用废弃的广告布做被套。”1月28日,广东雷州市南兴镇山尾村,苏国统如此形容他的老师—苏华文的贫寒一生。

        作爲民办教师的苏华文曾在山尾村的小学执教了四五十年,育人无数。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教师任上光荣退休,安度晚年;但2000年,雷州市政府的一份文件,一笔勾销了他数十年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他成爲雷州市第一批被辞退的民办教师中的一员。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苏氏夫妇贫病交加,生活陷入困顿。

        他想得到按教龄补偿给他的1.2万元辞退费,但十年过去,爲此四处奔波的他依旧没能拿回分文。尽管身体不好,但希望多增加些收入的苏华文坚持务农,可是去年种的八分地辣椒,投入1000元左右,至今只收入20元。

        “苏老师教书这么多年,一家三代都是他学生的,我们村多得很,没想到晚境如此凄凉。”苏国统感慨。

        有感於老师的遭遇,2010年1月13日,苏国统用“塞口风”的网名在凤凰网发帖,反映了苏华文的情况。2000年雷州市共辞退600多名在编民办教师和300多名代课教师,和苏华文一样,他们也未拿到任何补偿。而有些老师通过不懈地上访,虽未获得辞退费,却爲自己争取到转正的机会。

        但不是每个教师都那么幸运。

        辞退

       
苏华文是山尾村有名的书生。1953年起他便在村里教书,村里有了小学之后,更身兼数门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而且几乎每个年级的课都要上,村民尊称他爲“文公”。

        苏家清贫,境况好就番薯粥配豆腐乳,不好就盐拌番薯粥。而婚后六个子女的陆续出世,加重了苏华文的生活负担,吃鱼也便成爲一件奢侈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民办老师的工资是每月30元,公办老师爲200元;1993年后,民办老师月收入300多元,公办老师则有900多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尽管同工不同酬,经济困窘,但苏华文一直兢兢业业。1991年,他被评爲小学一级教师,两年后升爲高级教师。

        1992年,苏华文被聘爲民办教师,“在省教育厅是有档案的,在编,跟代课老师不同。”苏华文多次强调这一点,还出示了相关证书复印件。

        其实,这一年苏华文本有转正的机会,却失之交臂。根据当时的政策,所有在编、未超过58岁的民办教师不用经过考试便可转正。爲此,苏华文还把年龄改小了6岁。然而,在“计划生育”那一栏,他如实填写了。由於“超生”,他的转正资格被取消。

        “他太诚实了,当时那些转正的老师,谁不超生啊?”苏国统说。

        出於对转正的希望,更出於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已到退休年龄的苏华文继续在讲台上耕耘,直到2000年8月两个村干部拜访了他,说:“上面下通知,你不用再去上课了。”没有任何正式的书面文件通知,苏华文就这样被辞退了。

        “辞退之后很悲伤,难以言表。我家有块地在学校旁,每次经过都触景生情。现在的山尾小学,我也是创办人之一哪。”苏华文无奈地摇头。

        原来,在1982年,苏华文看到村里的小学很破落,便写信给在香港工作的好朋友苏自强,说只有教育才能出人才,但村里学校条件太差了,希望他能出资建校。苏自强於是捐款15万元,苏华文和村长等六人到了深圳,亲自把这笔巨款带回了山尾村。在小苏(苏华文的另一名学生)的记忆中,这个故事曾在多个场合被提及。与此相应的是,村里的小学也更名爲“山尾自强小学”。

        空头支票

        被辞退后,苏华文辗转找到了2000年雷州市政府的一份文件,总算爲辞退一事找到了一个说法。在谈到民办教师辞退问题时,文件里这样写道:“我市决定辞退1998年参加选招公办教师考试文化分折算达不到28分,以及不参加这次考试的民师,一次性发给辞退费。辞退费按每1年教龄300元的标准计算,由各镇在教育附加费中解决。”

        苏华文说,1998年他因爲年纪大,没有参加考试,按照文件精神,属於辞退行列。而辞退费,根据教龄他应该领到1.2万元,但整整十年过去,他一分钱也没能拿到。

        对年老多病的苏华文而言,这笔辞退费无疑是晚年生活的保障。他曾十几次跑到镇教办,也多次到雷州市教育局反映情况,但依然没有等来有关部门的一纸答复。“我到现在还能活著,全靠这张空头支票啊!”苏华文不无自嘲。

        凤凰网关注代课教师:

        网友发帖:一个80岁代课老师的困境

        自由谈:代课教师,该怎么和你说再见

                         代课教师 让我们再送您一程

        评论: 我们能爲代课老师做点什么

        凤凰网/时代周报/新快报联合发起“寻找代课教师”活动

        在南兴镇南渡村、港东村、梅田村,不乏与苏华文同批被辞退的民办老师。同样,他们也没能拿到辞退费。

        在南渡村,46岁的符泽盘如今生活陷入了困顿,6个孩子、妻子和88岁卧病在床的母亲至今住在三间茅草房里。他的女儿符晓斐说,十年前符泽盘从讲台上退下来,心情非常郁闷,因爲顺利通过转正考试的他最终没能转正。“当时我家就剩下妈妈手里的5元钱,连买菜都不够。我只好出去当保姆,每月能有300元,那时我才12岁。”符晓斐说著,眼睛就红了。

        尽管急需钱以纾解困境,但符泽盘说,他对那笔辞退费不抱丝毫希望。

        曾是村委会会计的苏国统告诉记者,2000-2003年,山尾村曾按人头每人每年收取30元教育附加费(2000年之前爲20元),幷统一上缴到镇财政。但南兴镇教办主任陈泽解释,由於镇财政紧张,教育附加费已用於各学校的基本建设,根本无法支付辞退教师的补偿费。“只有通过上级财政拨款,才能解决这问题。”他说。

        雷州市教育局长林涛对此的解释却不尽相同。“2000年那批辞退教师的补偿费其实都安排好了,每个人该领多少钱都计算好了,也通过了人大批准。但那些教师都不愿意领,因爲他们要转正。”他在电话里说。

        对此,被辞退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不解:“既然安排好了,爲什么从来没有通知我们去领钱?既然没有通知,怎么知道大家不愿意?”

        隐性欠债

        “那是因爲上访。”关於不愿意领钱的说法,2000年也遭辞退的王昌尧解开了谜底。

        “2000年被辞退的那批老师觉得不公平,多次组织代表到雷州市、广州市甚至北京上访。在这过程中,他们有转正的要求,却被解读爲‘不愿意领钱’。”王昌尧分析。

        一名自称姓陈的老师就是“上访专家”之一。2006年,他以雷州600多名在编民办教师的名义,给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等领导写信,反映被辞退教师的集体诉求:希望得到公正对待,或解决转正问题或给予相关的福利待遇。

        一年后,还是这位陈老师,又组织了一次在广州的上访。他回忆说,上访当天,他打电话与几个教师朋友约好,到广东省教育厅前抗议。他们最终得到了接待,雷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同时也被请到广州,双方开始协商,最后达成协议。2008年,通过考试取得公办教师资格的这位44岁的陈老师,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涯,就像其他一起上访的老师那样,重新回到了三尺讲台。

        然而,幸运的大门幷未对每个被辞退教师敞开。60岁的王昌尧曾先后是南兴镇四所小学的校长。而他不能转正,仅仅是因爲没有档案。1987年,小学老师王昌尧被借调到南兴镇港东管区当干部;6年后因爲教育工作需要,又被调回学校任校长,但档案幷未随之转移和建立。2000年,错过1997年转正机会的王昌尧被辞退。

        与王昌尧有相同经历的老师,南兴镇还有6名。最年轻的王汝桑也符合考试转正条件,却没有机会。

        “代课(民办)教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爲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让他们退出时一定要给予合理补偿。事实上,政府与已被辞退的代课和老民办教师之间存在隐性欠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辉表示,像雷州地区这样补偿费拖欠了10年,说到底还是社会管理出了问题。

        “若是地方财政没法解决补偿费,理应由省财政甚至国家财政支持,这已经不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民政和财政部门,需要全社会通力配合。”储朝辉说。

1


来源  :  2010年02月04日  时代周报

1

Back to Top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at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mputer.

Please see CLB's privacy policy to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data is collected from our website visitors and newsletter subscribers, how it is used and how to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concerns over the use of your data.